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后,由于各项金融制度尚不健全,使票据犯罪有可乘之机。要防范票据犯罪,就要健全金融监管措施;要完善票据犯罪的刑事立法;加强社会防范意识;加强打击票据犯罪的侦查力量;建立公安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协作机制;强化打击票据犯罪的国际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票据犯罪结果,数额及既未遂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票据犯罪结果 ,主要是指票据犯罪行为对票据法律关系的破坏所造成的社会财产损失。票据犯罪数额的认定 ,应以票据兑现数额为依据。虚假票据所记载的数额与真实有效票据所记载的数额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票据诈骗犯罪既遂未遂的界限 ,以行为人是否非法获得数额较大的票据经济利益。伪造变造票据犯罪的既遂未遂界限 ,主要把握是否完成了票据必须记载事项的填写行为。  相似文献   

3.
票据犯罪侦查是经济犯罪侦查的一种,其侦查对象具有特殊性、侦查工作易受干扰性和侦查途径具有独特性。票据犯罪侦查的关键也因不同的票据犯罪类型而不同。侦查程序与一般经济犯罪侦查程序基本一致。因票据犯罪的多样性,票据犯罪的侦查途径也具有多种,主要是围绕票据与票款的流向进行侦查。  相似文献   

4.
票据诈骗犯罪的认定必须从具体案情出发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以票据诈骗犯罪的构成为标准。票据犯罪案件的特点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了票据诈骗案件侦查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及业务发展迅速,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加强票据市场管理是促进我国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票据发行市场增长过快、票据业务违规办理、票据诈骗及犯罪和票据业务操作缺乏统一的规定及程序是造成我国票据业务风险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快改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研究发展电子化票据,完善银行企业内控机制和加强票据业务的监督管理,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票据转让中的特殊情况,《票据法》特别设置“善意取得制度”,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票据交易和使用的安全。票据善意取得对票据诈骗犯罪侦查具有提供票据鉴别真伪和查清票据流通关系的直接作用。还具有为侦查提供直接的犯罪线索和防止犯罪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票据抗辩是票据债务人的自我保护方式,相对于票据债权人的请求权而言,也是票据债务人的一项权利。票据抗辩的事由包括基于票据本身的事由发生的抗辩,也称物的抗辩;基于人的事由发生的抗辩,也称人的抗辩。票据制度在规定抗辩的同时也对抗辩进行了限制,在限制的同时又规定了例外。这样一个完美的制度对票据犯罪侦查具有抑制票据犯罪的得逞、为票据犯罪侦查赢得时间和确定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票据犯罪     
票据犯罪是新《刑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一节中的一个犯罪集合。由于票据本身所具有的形式法定、操作特殊、专业性强等特性,对于以其为犯罪对象的有关犯罪构成进行总体把握和比较分析,特别是准确理解票据法和刑法意义上的票据伪造、变造的不同含义对有关票据犯罪构成的影响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法出具票据,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非法为他人开立银行汇票及银行本票。非法出具票据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是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非法出具票据罪的犯罪场所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因为存在非法出具的票据,所以易于确定犯罪嫌疑人。非法出具票据犯罪具有隐蔽性,查证难度大。对于此类案件应从银行出具票据的处理手续...  相似文献   

10.
票据诈骗罪侵犯的公私财产所有权既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又包括其他生产经营企业或经济主体的货币或实物财产,还可以以虚假票据偿还债务或者支付费用等间接方式来实现。票据诈骗犯罪的立案应注重初查获取证据,防止介入票据纠纷或其他经济纠纷,尤其是针对签发空头支票的行为更须引起注意。票据诈骗犯罪呈现职业化、团伙化、智能化等特征,应从犯罪疑疑人、票据伪造和变造手法、票据流转环节、串并案件等方面确立侦查途径。侦查中,应获取证据证明犯罪行为人对自己所使用票据之非法状态具有明确认识,如果不具有明确认识则不能以票据诈骗罪论处。  相似文献   

11.
票据行为的意思表示应当遵循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一般规则。但是其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都有特殊性。在对效果意思作解释时,以“观其行,不听其言”的严格表示主义为原则;以“言对行的反叛”的意思主义为例外。但这个特性以不同于一般民法理论中的折衷主义;在表示行为上其特殊性表现为唯一的文句记载,排斥一般法律行为可适用的沉默和推定方式。票据行为意思表示效力的发生均无须相对人(债权人)的承诺为要件。  相似文献   

12.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并非一般的民事权利,而是票据法上的非票据权利。文章从理论和实务角度对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成立的条件、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当事人、利益返还的范围、诉讼管辖以及时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对我国《票据法》相关条文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严重破坏了我国对证券、期货交易的管理制度,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应从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的行为表现、主观方面、罪与非罪的界限等几个方面对该罪加以认定.  相似文献   

14.
票据抗辩的法哲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票据法规定的票据抗辩权制度蕴涵着丰富的法哲学理念 ,这些理念集中体现为安全与效率、公平与公正 ,体现为追求正义的价值取向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从票据抗辩的法理念入手 ,从法哲学价值层面和经济层面分析了票据抗辩的合理性 ,对加深我们理解票据抗辩制度 ,充分利用票据资源 ,实现票据的安全、高效和充分体现其经济价值 ,有效保护票据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已有观点对于票据诈骗罪犯罪客体的认识,囿于“纯刑法”或者“纯公法”的思维方式,认为其主要客体是票据管理秩序。然而,对于此问题应从整个法律体系(刑法与其他部门法或者公法与私法的关系)的角度,并结合刑法分则的体系结构进行整体把握。本罪的主要客体应该是“票据流通秩序”,而不是所谓的“票据管理秩序”,二者分别代表了“公”和“私”两种不同的法益。  相似文献   

16.
挪用公款罪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发的一种犯罪.本罪首先属于侵犯财产罪,其次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本罪的客体首先是国家财经管理制度和"公款"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其次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公款"应当限于"具有直接支付功能的公共财产"."挪用"有价证券、定期存单和作为结算依据的金融凭证均不属于挪用公款.国库券被司法解释拟制为公款值得商榷.在刑法将挪用公款罪明确规定为"挪用公共财物罪"或单设"挪用公物罪"之前,"以使用变价款为目的挪用公物的行为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和"从实质上把握‘公款’的内涵"的观点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17.
裁判文书改革既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探索,同时也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改革,显然,制度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制度层面的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迅速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需要从裁判文书写作的技术层面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方面阐述裁判文书写作技术的调适,对于提高裁判文书写作的质量,实现裁判文书的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器械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各种有关医疗器械的违法活动也在日益增多。文章对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违法行为进行了总结,并系统整理了现行《刑法》对医疗器械违法行为的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