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个中国”内涵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当前两岸关系僵局无法打破,两会商谈机制无法启动,障碍就在于台湾当局拒绝承认和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更具体说则是拒绝承认和接受“九二共识”。至于如何来表述“九二共识”,中国大陆方面的认知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其出处见于“海基会”的来函;而台湾方面则是执政的民进党不承认有“九二共识”,只承认有“九二精神”或“九二成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24,(6):50-51
<正>工作遇到难题,环顾四周竟无一位同事愿向你伸出援手;部门组织团建,你最后通过朋友圈聚会照才“被通知”……不知身为职场人的你,是否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这种境况。如果是的话,你很可能遭遇了“职场排斥”。所谓“职场排斥”,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感到被他人忽视、排挤甚至是拒绝的现象。尽管“职场排斥”是个体主观判断,但凡只要有了被“排斥”的感受,便会对身心产生负面影响,继而影响工作。  相似文献   

3.
夏循祥 《南风窗》2012,(25):40-42
我们似乎无法拒绝电子,也因此无法拒绝电子垃圾。就像我们无法拒绝生活。数量庞大的电子垃圾,不仅表明了我们的过度消费,也反映了当前工业文明体系的失衡。你有没有想过,随手丢掉的那块电池,不经意换下的旧款手机,和你吃的越来越不对劲的蔬菜之间有什么关系?从电子到垃圾随着高科技时代到来,手机、电脑和电视机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人们在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方便舒  相似文献   

4.
你在等待成功吗?如果是,那成功永远不会来到。 成功就是做你自己;它就在你每天要过的日子里。成功不是临头的奖赏,也不是最终目的地,而是你巡行、耕耘、照料自己“花园”的一条路。 “乐在工作”的想法。在西方文化中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5.
相信还是不信? 如果你面前坐着一个陌生人,他非常自信和坚定地告诉你—— “哈佛培养总经理,我们培养董事长。” “我们的目标是在2005年以前成为世界十强企业,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 “我们公司的任何一个业务部门的小项目都足以在中国称得上一个庞大的公司,我们永远是春天,永不凋谢。” “我们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第四产业  相似文献   

6.
唐小兵 《南风窗》2011,(21):92-93
被发展主义所绑架的地方政府、渴望发家致富的原住民,以及用消费主义心态面对旅游景区的游客共同编织了一个现代性牢笼,让旅游开发成了文化自毁,让本意为寻求自由的旅游,成了一场永远无法达到真实目标的梦游。  相似文献   

7.
永远无法忘记新疆女子那双眼睛,忧郁,绝望,孤独无助,那双眼睛一直在我的眼前晃着。将近一年前,我刚刚开始关于易性癖和变性人的采访,正值新疆一家报纸记者电话采访我,他问:“下一步准备写些什么书?”我告诉他:“变性人。”在那篇专访见报不久,我便收到你的来信,一封署名“一个渴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时髦并被广泛接受的名词,原来的人事部已纷纷改称人力资源部,如果你去应聘,人力资源部的人也早已不再是高高在上地审视你,他们非常谦和,非常尊重你,甚至还会倒杯水给你,如果你的求职被拒绝,你也许还会收到一封告知信,信上会先感谢你对公司的信任,然后例行公事地夸你两句,最后做一些“由于名额有限”之类的解释,并说如果以后有机会希望能与你合作等等,虽然你几乎不能指望对方真会再来找你合作,但这种态度还是让我们感到非常舒服,因为我们终于感到自己是受人尊重的“人才”了,我们不再是任人挑来选去的砖头,我们成为了企业重要且急需的“资源”。然而,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变成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让其为企业所用,并不断增值,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白手苦兴家     
许多读者来信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他们渴望个人奋斗和事业有成,他们希望“城市故事”多登载一些这方面的文章以备参考。从今期起,我们开辟了这个新栏目“成功在你手”。陈玉书先生是一位50元起家的亿万富豪,他写了一本书《商旅生涯不是梦》,我们在这里节选了该书第一章“到新境,白手苦兴家”中的部分内容,希望我们的读者从中看到成功的不易。我们同时还刊登另一篇文章《跑街的女孩》,这是一个从北方来深圳的女大学生奋斗的故事,希望读者们喜欢。  相似文献   

10.
另起一行     
人生有好多条路,你只能走好其中一条。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谁都不能圣人一般地把自己的脚印叠加成一个个正确无误的路标。有时候,我们难免会迷迷糊糊地误入歧途,或者神思恍惚地走上一条远离目的地的岔道,等你陷入了生活的怪圈,才会突然觉得早就应该把自己执著的目光向另一个方向眺望。我有一位从名牌大学企管系毕业的朋友,去年分配工作时,顺理成章地进入企管部门工作,但就在这人生的关口,她觉得,如果从此就让那张毕业证把自己牢牢贴上一张“企管”的标签,她就永远不可能向社会淋漓尽致地推销自己。她觉得,以自己敏捷的思维、不深不浅的文  相似文献   

11.
与米卢对话     
从米卢到中国的第一天起,他就处在了漩涡的中心。他被我们描写着,被我们评论着,被我们质疑着,也被我们批判着。然而镜头前、话筒前的米卢永远是三缄其口,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在记者们的穷追猛打下,他熟练地运用“太极推手”,巧妙、圆滑地兵来将挡、水来土堰。即使与他成为朋友,米卢讲话也不是无所保留,特别是在谈到一些问题时,米卢不愿批评任何人。他最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这可是我们私下说的,你要保密!”从这一点上说,我不是个合格的朋友,偶尔我会将他的“私房话”告诉读者,但这只有一个原因——让更多的人了解米卢,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了解他对中国足球的改造,了解他在中国经历的一切,而所有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与经验。米卢经常说,他尊重每一个人,他努力做到善待每一个人。他说得非常认真,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处事原则。不过,偶尔在他心情舒畅或极度郁闷的时刻,老米也会用一种沧桑的口吻对我说:“LILY,终有一天我要给你打开我的日记本,让你了解所有的一切!”对面是老米的一阵沉默。我接着道,“你不用给我看什么日记,我只想要你一次发自内心的倾诉,关于过去这一年半。”  相似文献   

12.
内地人几年前才承认“时间就是金钱”,而香港人早就确知“机会就是一切”了,尤其是青年人。香港的青年人生长在一个“机遇至上”的社会里,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了“抓住机会,一举成功”的道理。香港总有这样的连续剧,一位出身低微、但孜孜不倦向上奋斗的主人公,由于抓住某个机会而一举成功。再比如充满诱惑的娱乐圈,固然有不少靠face(面孔)漂亮一夜红透的人,但也有其貌不扬的人照样发紫。这种现象告诉青年人:机遇面前人人平等,抓住机会便是成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联想危机     
联想又遇危机。杨元庆坦然承认:“联想的冬天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到来。”联想的困境隐含在自身之中,这才是联想的危机所在。联想的转型正在进行之中、杨元庆能不能把这次危机变成一次机会呢? 作为中国的旗帜性企业,在经历换帅和分拆的风暴后,联想的转型是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一位年轻的大学生给站在身边的老人让座,没想到竞被老人拒绝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大学生再次请老人坐下,又被拒绝了。年轻人可能感到有些意外,有些尴尬,嘴里嘟哝了一句:“你摽我呀”(当地方言,即“你耍我”之意)谁知老人竞将“摽”听成了“嫖”,扬手便打了年轻人一耳光.还气愤的说:“我活了70多岁.一辈子清清白白。还从来没有人说我嫖过呢!”小伙子的嘴被打出了血。牙也有一颗被打松了,他很是伤心:“我只是说了句口头语.不是你说的这个嫖呀!我不是在骂你呀!”老人大概也觉得有点冒失,掏出了200元作为赔偿,但拒绝道歉。(据M《时代快报》)。  相似文献   

15.
巧用争辩术     
“推销员最忌讳的是什么?是争辩。辩论是一种竞争,任何人都不愿意因竞争而失败。”纽约大地产商威廉·哈蒙曾这样教导手下。勉强让别人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孩子或象孩子一样天真的大人的做法。富兰克林年轻时,就如许多聪明的年轻人一样,说话总带着傲气。直到有一天,一位年长者指正他,他才有所醒悟。“你所有的意见,”这位长者说:“对你周围的人来说,不过是给他们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决不会有人高兴来听你唠叨的。”富兰克林从此大大收敛了自以为是的气焰。之后,他用自身的体会对人说:  相似文献   

16.
煮酒论成败     
《南风窗》1997,(11)
“成败乃兵家常事。”成功是人永远的渴望,失败是现实中经常的故事。市场经济是一种充满了生生死死、起起落落的竞争经济,有竞争,就必然有成败。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中国企业宛如刚出航的百吨级小轮,要与西方的万吨巨轮们争渡,这是一场没有捷径的竞赛。当下岗失业成为我们词  相似文献   

17.
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就要明确“三个前提”(一是要承认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行了;二是承认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是多元的,谁也不能垄断;三是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里的社会主义)、“一个核心”(一个制度的好坏应该以人民能否接受为标准)和“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的问题。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体现宪政主义。  相似文献   

18.
去求职面试就像身入“雷区”,稍有不慎即遭不测。许多出色的人因小疏忽而被拒绝。纽约一家猎头公司的主席回忆道,一位候选人因袜子松垂而未被看中;另一个呢?则因为太随便了,他一开口就说了一句粗话,还摆弄人家的文件和小装饰品。没有指导面试的万灵技巧,但是,下面10个问题是美国一些最老练的面试官透露的:1.你想从我们公司得到什么?谈谈你向往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朋友,如果你真的想爱一个人,那就离开她吧。离得越远,心会越近。那没有发生的一切,才是最真实的记忆。朋友,如果你真的爱上一个人,我知道,你一定会很痛。因为爱不是欢乐的极限,而是漫长的承受。没有痛苦的拨动,那琴弦永远无法动人。对于许许多多和我一样有着留洋经历的朋友来说,他们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1995,(8)
即使是再普通的上班一族,内心中一定怀有成功的渴望。法国作家莫罗阿说:“失败足证欲望的不够强烈,而非欲望的过于大胆。”成功是需要计划的,虚度光阴则不需要计划。成功是需要不断检讨自己、超越自我的,甘于平庸则只需要自我安慰。失败并不可怕。有失败感,恰恰说明你有更高的追求并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差距。有失败感的人比没有失败感的人,距成功可能更近。不是失败,而是对失败的无知,才是真正的失败。愿和读者朋友共同从下面这篇短文中,检讨与反思,提升自我,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