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法律确认社会主体经济权利;二是通过法律保障社会民众经济权力;三是通过法律将宏观调控权力予以分解。其中,通过法律将宏观调控权力予以分解,是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主要方式。我国在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之中,有必要通过法律将宏观调控权力分解为:宏观调控决策权、宏观调控执行权、宏观调控监督权,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共同作用,实现对于宏观调控权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转型期宏观调控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宏观调控失范行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转型期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体系中,某些法律供给缺失、控权不能、控权不足。我国应转变政策调控的习惯思维、职权主义的立法模式、粗放主义的立法策略,并完善有关保障社会主体基本经济权利的立法,通过法律制度的变革,对这种特殊的宏观调控行为予以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权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关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权力,要保证宏观调控权运行的合法性,就必须在横向上和纵向上进行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关于宏观调控法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作为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其核心问题是宏观调控权的配置和行使,作为规制这两个问题的宏观调控法也成为当代各国经济法的核心。本文仅就宏观调控权的性质和宏观调控的法律程序谈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宏观调控已成为国家管理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从法律程序的角度保障国家宏观调控权的实施,促进经济民主,增进宏观调控效益,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以正义的程序理念为指向,充分体现程序民主,建立起完善的宏观调控程序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宏观调控决策权是一种区别于宏观调控活动中管理决策权、业务决策权的战略决策权。我国宪法规定的宏观调控决策权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包括国务院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宏观调控决策权作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大事项决定权,其运行必须受到宪法、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规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假使违法行使宏观调控决策权,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而非仅承担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使中国的宏观调控法面临新的任务.首先,宏观调控立法要有透明度;其次,政府在行使宏观调控权时要有新思路;最后,宏观调控具体法律制度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加入WT0使中国的宏观调控法面临新的任务。首先,宏观调控立法要有透明度;其次,政府在行使宏观调控权时要有新思路;最后,宏观调控具体法律制度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9.
论宏观调控权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承堂 《时代法学》2008,6(3):27-33
宏观调控权作为宏观调控法学的核心范畴,对其性质的理解关乎整个理论体系的架构。基于当下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行为的实证研究,宏观调控权在性质上属于立法权,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理论赋予了宏观调控权特有的制度功能,从而使宏观调控权有可能成为经济法学上特有的基本范畴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宏观调控权配置原则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三正 《现代法学》2006,28(6):101-106
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事关宏观调控的效果。要合理配置宏观调控权,就必须确定宏观调控权配置的原则。宏观调控权的配置包括横向配置与纵向配置。横向配置指宏观调控权在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分配;纵向配置指宏观调控权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分配。由于宏观调控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性的重大事务,因此,宏观调控决策权的配置应实行集权原则,由中央国家机关独享;而宏观调控执行权的配置应实行分权原则,由中央政府与地方省级政府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分享。  相似文献   

11.
陈承堂 《中外法学》2011,(5):1087-1099
宏观调控权作为宏观调控法的核心范畴,已然成为当下宏观调控法理论分歧的根源。还原历史才能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美国罗斯福新政作为现代宏观调控法的起源,国会贸易调控权的扩张孕育了宏观调控权,其"成长的烦恼"主要表现为分权准则和经济上的实体性正当程序,当然,这并未影响宏观调控权独立性的获得。事实上,美国宏观调控权的生成过程也可以成为消解当下中国宏观调控权提炼困境的一种别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市场规制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行法对于政府治理经济的职权定位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权力框架中,或者以类似"宏观调控"的表述加以笼统概括而缺乏明晰的界定、类型化的区分与配套的制度约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的经济职权应重构为宏观调控权、市场规制权和公共投资管理权。其中,市场规制权以其内蕴的调整方法的直接性、调整内容的法定性和调整领域的特定性而自成一体。深入把握规制权的合法性问题并合理构建规制权的法律,不仅事关政府公共职能的适当发挥,同时更益于切实维护市场机制与私权。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之法。宏观调控是国家调节三方式之一,宏观调控应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需要处理好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调控措施应当科学、合理。需要依法调控,用法律控制权力,防止滥用宏观调控权损害民众利益。宏观调控包括控制与引导、宏观与微观管理相结合,不能片面理解为"控制"、从紧,也不能把各种行政干预措施都当成宏观调控,借宏观调控之名行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之实。  相似文献   

14.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既要保障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又要保护市民社会的权利自治。市场自发调节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违社会公平正义,造成社会不安定。而房地产又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的行业,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成为必须,但是这种权力要求限定在法律范围内,在依法行使的过程中,对公众造成损害要给予适当补偿,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在此背景下,宏观调控法律制度要在政府与市民社会间合理分配权力,并且建立完善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保障政府宏观调控权依法行使。  相似文献   

15.
宏观调控立法特点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三个基本构成之一。其在立法上具有立法内容上的多样性和变动性 ,授权立法和多级立法较多 ,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较大 ,大量采用提倡性、任意性规范等特点。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经济 ,社会化、民主化和国际化特征也逐步成为其核心之一。在立法中要对宏观调控权的行使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建立公开制度、咨询制度、听证制度、协商制度 ,逐步改变对管理者的法律义务、法律控制甚为薄弱的局面 ,将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构建为一种控权(力)法和维权法(利)法。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面对国家职能的转化和权力的天然劣性,便出现了对宏观调控权权力权利化的趋势。本文把宏观调控权定性为劳动力权的一种,即反思性劳动力权,并对相关原因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宏观调控立法特点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三个基本构成之一.其在立法上具有立法内容上的多样性和变动性,授权立法和多级立法较多,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较大,大量采用提倡性、任意性规范等特点.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经济,社会化、民主化和国际化特征也逐步成为其核心之一.在立法中要对宏观调控权的行使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公开制度、咨询制度、听证制度、协商制度,逐步改变对管理者的法律义务、法律控制甚为薄弱的局面,将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构建为一种控权(力)法和维权法(利)法.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合法进行宏观调控的决策、执行,是解决国际国内经济问题的前提。而宏观调控权的监督机制,对业已发生的国家宏观调控行为进行评价和纠错,就凸显出重大意义。本文认为学界对宏观调控监督权的研究尚比较薄弱,现阶段如何更合理地配置宏观调控权并完善其监督机制,是我们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政府始终把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列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乙肝患者就业却显得异常艰难。乙肝歧视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将结合就业权的一般理论,从法律角度分析乙肝患者就业权保障的现状及其不足,并提出进一步保障乙肝患者平等就业权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余亚亮 《法制与社会》2014,(16):234-235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有行政、法律、经济三种手段,但在法制社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法律的指导和约束。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法律手段的宏观调控,规避房地产市场的法律行为,有利于规范房地产经济运行秩序,使房地产市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房地产市场调控为切入点,在分析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通过阐述法律制度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意义,重点探讨了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对策,旨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进行法律思考,以期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