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有幸在山东理工大学与张店七中的学生配合,给全省骨干政治教师进修班的全体学员执教了一堂省级公开课。“这样活跃的、有思想的学生,这样热烈的课堂气氛,这样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着实让执教者和听课者过了一把瘾。”几乎所有听课教师和我这个执教人都有如此感受。这节公开课,可以说是一节向传统教学观念挑战的思想政治课,是一节与灵感握手的思想政治课。我导演的课题是《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课堂进行到20分钟时,一切都按我预先设计的授课方案进行。说实话,讲这样的课,我心里很坦然,自觉驾驭这样的课堂很顺手。当课堂进入一…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节市级公开课,面对来自各区、县的120多名政治老师;这是一个很活跃的班级,学风浓浓、奇思多多;这是我教的最轻松、参与最少的一节公开课,我只讲了几句话,就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课前,考虑到本节课是活动课,我从学生中挑选了两名主持人。当时还不很放心,毕竟是一堂市级公开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课。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尝试和思考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把快乐送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对学本课堂最初始的理解。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我想,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思考的是知识、方法和活动的指导。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心理、情绪、基本知识的掌握等情况安排。结合理论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对"学本课堂"有了几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这算好课吗     
其一,中评不中用。在优质课评比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节课听下来,如果根据评课的指标去评这节课,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可以罗列出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适时运用教学媒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板书精当美观”、教态亲切自然”等等许多优点,整堂课也似乎无可非议。但在我们内心,并不认定这是一堂好课。因为,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审视这堂课,想想学生在这堂课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就不难发现,这节课的许多环节其实都是为迎合评课人口味而设计的,是在做表面文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  相似文献   

5.
这是在同一天不同班级发生的同一类事:镜头一:在高三甲班的课堂上,我布置了讨论题,学生正在讨论,我发现一名男同学在做数学题。我十分生气地大声质问:“你知道这是数学课还是政治课?太过分了。”“明天数学测试我着急,这道题我想了好长时间了,我好不容易有了思路,就让我……”“你不愿意上可以出去,政治课就得学政治这是起码的规则。”这名学生极不情愿地收起了数学题,似乎这节课他也没有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很沉闷。镜头二:在高三乙班的课堂上,我布置了讨论题后,发现这个班竟然也有一名男同学在做数学。我吸取了上节课的…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公安文检》课安排的时间问题《公安文检》课究竟安排在哪个年级、哪个学期上更合适,这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本人曾分别给四年级、三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上过《公安文检》课,听到过不少直接或间接的对《文检》课时间安排的意见。许多同学学了《文检》课后都无不感慨地说:“原来图书馆还有这么多有用的东西,如果我早知道就好了。”有的同学说:“我们马上就要下到基层派出所,那里连图书馆都没有,现在上了《文检》课还有什么用?”为此,笔者曾开过一次33人的座谈会,请同学们回答《文检》课最好安排在哪个年级较为合适。结果:19人认为最好安排在一年级,占57.6%;12人认为设置在二  相似文献   

7.
近日,我与初二(11)班的54名学生一起,在学校阶梯教室面向全校180多名各学科教师,上了一堂题为《做诚信的人》的校级公开课。虽说自己上了很多次市、区级公开课,但这么多不同学科的教师来听课还不多见。一、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通过五个活动来展开教学,运用不同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努力达成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在歌曲《做诚信的人》的优美旋律中,课堂拉开了序曲。活动一:诚信的力量通过PPT展示南京市江宁区东  相似文献   

8.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在 我校已开 展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经常聆听校领导的专题报告,接受了专业人员的新理念培 训,也观摩了不少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例,可自己在思想上总是转不过弯来。认为这是在追求一种时尚或是在演绎一种表面的繁华。心想既然形势所趋,自己也应该有所行动,便下意识地做了一些形式上的变动。比如,多设几个问题,增加学生答题的人数,安排学生表演歌舞或是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等等,其实质就是在做“课堂秀”。然而,一个偶然发生的课堂小事,却彻底改变了我的这些想法和做法。 那天下午,在初二(8)班上政 治课,内容是第六课第一框…  相似文献   

9.
一段时间来,我一直处在激动和兴奋中。这种激动和兴奋来自我天天面对的课堂,来自每天都在进行着的教育过程本身。课堂上出现的不同声音,发生的激烈争论,引发的深刻思考,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潮和高见,以及我这个“导演”在“执导”中捕捉新鲜信息、抓住一闪“火花”的智慧,让我品尝到了创造的欣喜及创造后精神的享受和富足。课堂上师生沐浴着平等协作的光辉,享受着彼此的关怀,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共同演绎着生命的故事———这,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课课堂。课堂的变化,不,我把它称为“课堂革命”真正始于我的一节省级公开课。在…  相似文献   

10.
听课有感     
我听了一节高三复习课,谢老师的这节复习课,安排还真有道。首先他将上节课重要知识点进行了默写,这默写有助于检查、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接下来集体就默写的知识当场进行了订正巩固。这一默写与巩固形式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这样坚持下去,基础知识的掌握应该较为扎实。当然,要  相似文献   

11.
小品导入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搜集、自编或让学生创编一些微型小品,让几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课堂里作即兴表演。这种导入方法直观性强,气氛热烈活跃,对培养学生思维积极性,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才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在讲《社会公德的产生和主要内容》时就采用了小品导入法。我提前让每位学生认真看书做好预习,然后根据平时的了解,推举三名学生根据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创编一个小品。对他们的创编我提出了具体要求。内容上:小品要反映社会公德问题,要涵盖社会公德五方面的内容;时间上,不超过十分钟。除此以外的诸如小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本质上,道德规范并不是干巴巴的教条,它是活生生的人们的行为规范,诱发和唤醒学生的切身体验,会使我们的道德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体验可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上个学年高二年级的一位班主任曾上过一节关于学生带手机的利弊的主题班会课,尽管老师讲了学生带手机回学校的许多弊端,但学生并不是这样认为,所以收效不大。这个学年高一的一位班主任也上了一节同样内容的主题班会课,不同的只是她创设了一个情境,当她在课堂上讲带手机来上课有许多弊端的时候,安排另一位教师在教室外不断地打这位班主任的手机,使课堂受到干扰。这样学生对带手…  相似文献   

13.
要快速提升业务水平,参加各种各样的公开课、汇报课、评比课、展示课等教研活动无疑是重要的途径。因为教师们在听课、评课的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激发教学智慧,能够使自己快速地成长。但在评课环节,授课教师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话,往往会感到心里别扭,有时甚至难以接受。我们一方面希望老师们要立足真实课堂,大胆在同行面前发表自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上优质课、研究课、公开课(以下统称公开课)已经成为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了。在公开课上,授课教师一般都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即: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的才能和潜能、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才能和潜能以及作为教学手段的各种现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的积极作用,上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好课来。但美中不足的是,授课教师往往忽略了利用和发挥公开课上第四种要素的作用,即听课教师的作用。这种忽略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所致。在传统的公开课教学中,听课教师往往只是充当课堂上的…  相似文献   

15.
感谢公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蓦然回首,走上讲台已15年,其间的许多时光化作了一段段的45分钟,上了数千节课后,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多是在不同学校执教的各级各类公开课。当时课堂上的情景仍历历在  相似文献   

16.
<正>大家好,我叫赵旭,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教书15年了。我所带的学生当中,虽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也算是学霸辈出。这帮学霸,不仅有知识,而且有文化!说到文化,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也有过困惑。那是几年前,在市里的一堂公开课上,我讲的正是《诗经》文化。课堂上,我引领着学生进入了那个"风雅颂,赋比兴"无比灿烂浪漫的诗歌世界。课  相似文献   

17.
人们称教研员是“老师的老师”,但我没有上过大学,深知自己“家底”很薄,要使自己的工作对第一线的老师有所帮助,就得加倍努力,深入实际,不断充实自己。其最好方法之一就是亲自给学生上课。几年来,我采取以下一些办法:一是兼课(1980年下半年,我兼了某中学一个班的课,这个办法的好处是,有连贯性,实打实的,缺点是比较难以长期坚持);二是订合同,上一课(今年上半年我和某中学的一位老师达成协议:先听他一节课,接着我上一节课,共上了九节课);三是举行公开课前,与开课老师一起备课、上课,共同探讨;四是平时听了课,我也跟着上一节课,然后共同讨论;五是总复习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任课老师研究后,一起去串讲或答疑。1978年以来,每个学期,我都力争做到不离开讲台,少则上十几节,多则上三十几节。  相似文献   

18.
我在几十年的政治教学生涯中,总喜欢在一节课上完后,通过认真反思,在备课笔记上写上一些教后感。实践证明,得益非浅。我写的教后感,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与学生的个别接触,或召开小型座谈会及学生课堂上的反馈,查一查这节课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听过不少公开课,教案设计条例分明,环环相扣,相当精确详细,甚至每一句话都已经预设妥当,一堂课的时间也安排得完美无缺,授课教师按部就班,带着孩子们顺顺利利演完一堂标准的"牵引秀"。听完课,在怀疑作秀的同时,也深感无味和平淡。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的课堂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大力倡导生成性课堂的今天,笔者也要大声疾呼:  相似文献   

20.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而且还要有令人受益匪浅,耐人寻味的结尾。那么,思想政治课应该如何结尾呢?我认为,思想政治课的结尾,应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节课的小结。通过小结,既要使学生把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又要从这些知识要点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的双重教学目的。第二部分是巩固新课。通过巩固新课,既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特别是重点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进行小结和巩固新课呢?我认为,课堂小结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