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正进人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巨大转变上海正面临加快发展的极好机遇上海率先注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抓好四个环节一、上海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九十年代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自李鹏总理1990年4月18日在上海大众汽车厂向全世界宣告开发开放浦东至今已经3年多了。这3年来上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八十年代里,由于背着历史的包袱加上传统的计划体制的影响,上海的GNP增长率还不到全国的平均数。在八十年代全国出现过的几次经济波动中,每一次上海都比全国经济先跌到谷底,而…  相似文献   

2.
开发开放浦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个战略决策的实施,直接把上海推向了改革开放的前沿.作为上海重要组成部分的郊区人民,理应积极参与浦东开发开放. (一) 根据一些单位的实践,对照浦东新区优惠政策,并结合上海郊区实际,我们感到郊区参与浦东开发可以通过挤进去(前"店"后厂)、提出来(配套加工)、引  相似文献   

3.
1990年2月中旬,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国家计委副主任兼生产委员会主任叶青带领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前来上海现场办公,实地考察了浦东,听取了上海市领导人关于开发浦东前期准备工作的汇报. 4月18日,李鹏总理亲自来到上海向国内外宣布:"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要加快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是我们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我们欢迎外国的企业家以及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投资参加浦东的开发,我们将为此提供优惠的合作条件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 "开发浦东、开放浦东,这对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事情.我希望上海的同志们把开发浦东的事情办好,使上海焕发出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杉达学院是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背景下,于1992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部分教授发起创办的全日制民办大学,是上海市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2002年7月17日经全体工会会员大会选举、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教育工会上海杉达学院委员会。2003年5月4日召开上海杉达学院首次教代会。校工会在上级工会  相似文献   

5.
进入1990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揭开了新的一页. 其表现之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频繁前往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考察,运筹开放大计: 1月28日至30日,李瑞环同志视察深圳,后又视察福建;1月31日至2月7日,宋平同志考察海南;2月7日至11日,李鹏同志考察深圳、惠州,2月24日至27日又考察厦门;2月23日至26日,乔石同志考察上海;3月28日至4月8日,姚依林同志率有关部委负责人视察上海,专题研究浦东开发工作;5月12日至17日,江泽民同志考察海南,6月19日至27日,又考察广东. 江总书记在海南谈到洋浦开发问题时说,引进外资成片开发,纯属商业性行为,不存在损害中国主权问题.这番话彻底澄清了所谓"开发区  相似文献   

6.
独具慧眼、一马当先的金融界自李鹏总理1990年4月18日亲赴上海向国内外宣布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以后,我国金融界立即响应,积极行动,以多种方式实实在在支持中央决策,帮助上海在开发浦东起步阶段形成较好的小气候. 4月,随同李鹏总理来上海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周道炯宣布在浦东设立分行,建设银行总行给上海增添200个人员编制,拨款400万元人民币作为开办经费.建行上海分行马上着手筹建浦东分行.9月7日建设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正式成立和开业.这一举动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界  相似文献   

7.
一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心上海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特别是1988年以来,每年来上海,了解和指导上海的建设。对建设上海和任务和目标,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标。(一)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开发浦东,带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开发建设不可能全面铺开,经济振兴要找到突破口。邓小平同志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黄奇帆,《邓小平开放开发思想与上海浦东开发》,《人民日报》1994年1月14日)他说…  相似文献   

8.
浦东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实行特殊政策、先行改革的开发区,面积为522平方公里。浦东成陆不过700多年,设置川沙县才80多年,属于上海的一块‘“新大陆”。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前,熟悉浦东的人并不多,就连本市居民也很少到过这块大上海的“乡下”。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之后,浦东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经过八年多的开发,如今浦东新区作为特定的区域概念而名扬四海。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历…  相似文献   

9.
“以开发开放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和经济发展”。这一意义深远的新战略的实施,把长江沿岸四大中心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的地位,愈加鲜明地突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浦东开发的实际需要和吴邦国、黄菊同志的指示精神,1994年6月30日,也就是建党73周年的前夕,浦东张江开发地区联合党委成立了。联合党委至今运作了近一年半的时间,无论是从党的建设、还是从上海新一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或是更直接的从解决浦东开发开放、乃至各个开发区建设过程所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出发,都有必要对这一新的党的组织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一、联合党委是城市开发高速推进中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组织模式城市的开发和开放,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会强烈地向周边乡镇辐射,推动周边乡镇的现代化,最终走向城乡一体…  相似文献   

11.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以上海的浦东开发为"龙头",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在继续实行"沿海开放"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沿江"(长江流域)开放,以及"沿边"(对周边国家)开放.现在,从扬子江边到黄浦江畔,到处呈现出建设、开发、改革、开放的热火朝天景象.在这大好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又作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的最新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也表明,中央  相似文献   

12.
上海,是九十年代长江流域开发开放的“龙头”。然而随着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全方位的开放,上海和浦东作为率先开放的政策时间差和梯度差已不复存在。上海怎样成为龙头,取决于上海开放战略的选择。 找准上海的“区位”优势,不与兄弟省市争国内资源和市场,发挥别人无法替代的经济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最近,李鹏总理视察上海工作期间,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开发浦东、开放浦东,对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事情.把开发浦东的事情办好,这是我们上海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笔者就开发浦东的目标和构想,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开发浦东的基本目标开发浦东地区是上海人、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夙愿.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就提出过浦东、浦西统一规划建设东方大港的设想.最近五十年来,上海的城市规  相似文献   

14.
胡炜 《瞭望》2000,(15)
四月的浦东,涌动着“浦东开 发开放十年回顾与展望活 动”的热潮。 浦东的开发开放,从一开始就受到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热情指导。十年中,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的报告和其他重要讲话中数次重申中央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方针政策。他还十下浦东视察指导工作。特别使我们难忘的是在浦东开发开放的三个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浦东的情景。 一次是1992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刚刚在上月举行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一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  相似文献   

15.
浩荡东流的黄浦江,象一条银色的绸带,将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一分为二:浦西、浦东。在上海开埠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这座城市的发展始终局处一隅,隔江相望的两岸,差别竟如此悬殊:浦西,高楼林立,市井繁荣;浦东,“农田连阡陌,江海空自流。” 时光流逝。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亲临上海,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重大决策,浦东一下成了世人瞩目的热点地区。而今,500天过去了。人们自然要问:浦东变得怎样了?  相似文献   

16.
一、"龙(?)"、"三个中心"是上海城市建设的"纲" 九十年代是上海城市建设的黄金时期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第二部分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党中央在党的代表大会上阐明上海城市的性质,这是第一次.并且明确了上海不是一个地区性的多功能城市,而是一  相似文献   

17.
浦东开发开放经过七年的努力,已逐步发挥出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积极作用,初步显示出“龙头”的优势。浦东乡镇企业借助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动效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浦东开发开放及浦东广大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八五”期间,浦东乡镇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区乡镇工业总产值年均以35%的速度递增,工业利润和外贸出口分别以31.77%和32.69%速度递增,“八五”期间新增固定资产67.05亿元,乡镇企业各项指标均居市郊前列。一、充分认识乡江企业在浦东开发开放中的区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浦东乡镇企…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这不仅为上海的发展展示了十分光明的前景,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上海的一个郊县、浦东开发区的一个近邻的崇明,如何借此东风振兴自身的经济,这是我们正在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开发、开放浦东,是发展崇明经济的一个十分宝贵的机遇.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一个地区,或者就是开发区的兴起,必然会给一部分地区,特别是邻近地区带来强烈的辐射,从而带动其发展.上海作为一个大城市,已经在过去带动了周围地区,特别是郊区各县的发展,而且使上海市区和郊区逐步联成一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大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南部沿海地区向中国最富饶的长江流域地区推进. 浦东新区紧靠基础雄厚的上海老市区,背倚物阜人丰的长江三角洲,面对太平洋及东南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一块在东南亚沿海很难找到的开发宝地.上海浦东开发作为长江流域辽阔地带改革开放的龙头,已经举世瞩目. 去年本刊在第一期上曾以《中国最大的跨世纪工程-上海浦东开发》为题,发表署名文章,对浦东开发的蓝图作了概略的介绍.时隔一年,浦东新区开发工程进展如何?在总体规划上有些什么发展?在实践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政策上又有哪些新招?新年伊始,本刊特发表皇甫东的文章再作介绍.  相似文献   

20.
“对外开放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于1985年4月4日—9日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办、新闻单位、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海南岛,以及新开放的三角洲地区的代表15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上海《世界经济导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大连经济研究所和天津《开发报》联合发起。这次会议采取先交流经验、提出问题,然后归纳总结;再分专题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的新方式,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政策问题。现将大会讨论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