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晔 《台声》2005,(1):41-41
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第一家台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国祥股份去年底登陆A股市场,另外一家台资背景企业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今年5月也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正等待安排发行上市。此外,包括中华映管在内的多家台资企业纷纷表露出在A股市场上市的愿望。进军A股市场看来已成为当前大陆台资企业颇感兴趣的话题。 台资企业A股上市三大动因 目前,台湾地区对台商投资大陆从行业、资金等各个层面均有不少限制,比如投资大陆的资金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这使许多台资企业赴台湾地区上市的意愿大大降低。因为台商如果有在大陆进…  相似文献   

2.
陈恩 《岭南学刊》2001,(3):85-88
在台商持续多年的大陆投资热中 ,广东省特别是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其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 ,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和迅猛的经济发展势头而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集中的省份。进入21世纪 ,在台商为因应两岸将加入WTO ,抢占大陆市场先机而掀起的新一轮大陆投资热中 ,广东省将继续以交通、通讯、港口设施良好 ,产业配套能力强 ,经济基础厚实而成为台商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粤台经贸发展商机无限 ,前景广阔。一、台商在广东投资的现状与特点台商在广东投资 ,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广东至今 ,大致经历了几…  相似文献   

3.
台资企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企业群体,目前累计大陆批准的台资企业总数(流量)接近9万家,成为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一些台商投资集中的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处东南沿海与珠三角前沿的东莞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一度集聚了大批台湾电子及零组件企业,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产销体系,创造了闻名海峡两岸的"东  相似文献   

4.
李立 《两岸关系》2001,(4):50-51
最近,对台经济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苏州召开,苏州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一个亮点。记者看到,台商投资苏州已成燎原之势,台资企业到处呈现出生机一片。据了解,目前,苏州市台资企业有200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102亿美元,实际到帐台资54亿美元。去年,苏州市吸引台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全市新批台资企业428家,合同利用台资26.6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  相似文献   

5.
正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中心,江淮平原东部,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也是目前大陆唯一一家国家级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淮安拥有大陆首个两岸信息家电产业园,并连续五年获评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名列台湾民众评选出来的"大陆十大最想居住城市"第七位。淮安台商论坛,是大陆唯一以"台商"命名的论坛,是淮安倾力架设的两岸经贸合作"金桥"。2006年,  相似文献   

6.
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现况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台湾企业集团是由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围绕核心业务紧密结合形成的企业群。199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企业集团赴大陆投资步伐加快,不仅促使台商大陆投资呈现大型化、集团化、群聚化特征,奠定了大陆台资企业的地域分布格局,而且促进了大陆台资企业产业层级的提升及经营本土化,从而使台资企业更加融入大陆本体经济,对大陆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新世纪以来,台湾企业集团的大陆投资逐渐进入收获期,其大陆运营更加具有长远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7.
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基础。为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排忧解难,帮助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发展壮大,是宣传对台方针政策,促进两岸交流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与台湾有着特殊的联系,湖北省台盟一直关注着台资企业在湖北的发展,关注着台商在湖北的工作、生活情况。多年来。他们经常走访在鄂台资企业,召开台商座谈会,深入调研台商投资环境,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台商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鄂台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刊记者对此作了了解。现略记如下:  相似文献   

8.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块热土,几年来,浙江省余姚市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氛围吸引了广大台商,成为大陆台商集聚的65个城市之一。目前,在姚台资企业有130多家,台资企业总投资近5亿美元,常驻余姚的台商及眷属300多人。余姚市台办从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着手,开展服务台资企业的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以优质服务增强亲合力,创建台资企业温馨家园台商远离家乡创业,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余姚市台办从亲情服务着手,赢得台商的信任和依赖。一是建立台办干部联系台资企业制度,让每家台资企业都有娘家人。台办每位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王建民 《台声》2007,(12):22-23
在大陆经济大环境迅速变化以及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工贸易、税收、劳动等涉外经贸政策的情况下,大陆台资企业与台商对大陆投资格局出现新的变化。逐步进入新一轮的调整与重新洗牌,台商大陆投资趋势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浙江宁波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重点城市之一。到2008年底,宁波全市有台资企业2200多家,总投资168亿美元,其中协议台资106亿美元,占浙江省引进台资的一半。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宁波的台资企业如何应对危机?3月中旬,笔者跟随“台商与宁波同行”采访团一行,到部分台资企业作了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是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江苏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数量列大陆第一,吸引利用台资占大陆台资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台商投资、苏台两地贸易等各项指标多年在大陆保持领先地位。2017年,苏台贸易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约占两岸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截至2017年底,江苏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67万个,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6090个,实际到账台资747亿美元。总体  相似文献   

12.
<正>台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大陆投资创业,大多数企业家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很多台商年事已高,很多台资企业面临传承接班的问题。为培养台商二代接班人,实现台资企业传承发展,2011年全国台企联成立新世代·新青年功能委员会。6年来,青年委员会秉持交流、学习、成长、传承的宗旨,通过培训等活动,为引导台商二代成长发展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3.
“洼地”效应,引来台商集聚 龙湖区是台商最早进入汕头投资的地区,自1987年全市第一家台资企业大发钟表有限公司在龙湖区注册成立以来,台商投资企业在龙湖区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3年8月,龙湖区历年累计批准注册的台资企业205家,占全市的38.8%(全市历年累计批准注册台资企业529家)。合同利用台资总额1.60亿美元,占全市的13%(全市合同利用合资12.3亿美元)。目前,台资占该区  相似文献   

14.
被国际舆论界称为“中国北方经济黑马”的烟台市,也同样被台湾商界的有识之士看好,“抢滩登陆”的台商一波接着一波涌来,使烟台的“台资热”不断升温.只有赚钱的,没有赔本的谈起“台资热”,烟台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凤杰兴致勃勃地说,台商投资烟台是80年代中期由“三来一补”开始的,后来逐渐扩大到产业投资.1987年首批台资企业在烟台落户后,先后出现三次台商投资高潮,台资企业连年大幅度增长.尤其是1993年,全市新批台资企业230家,合同总额和台资额分别超过前6年的总和.截止到今年3月底,烟台批准成立的台资企业达到525家,合同总投资10.3亿美元,其中台资额5.2亿美元,台商实际投入资金1.8亿美元.投资项目以生产型为主,涉及水产、食品、服装、纺织、建材、机械、电子、塑料等几十个行业.目前,台资在烟台的外来投资中仅次于港资,已经跃居第二位.台湾地区继香港、韩国、日本之后,成为烟台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5.
李晴 《两岸关系》2006,(9):20-22
一、当前两岸投资现状(一)投资规模改革开放初期,台湾对大陆的投资规模很小。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台湾对大陆的投资规模开始增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 T O之后,台商西进步伐骤然加快。(二)投资方向台商投资大陆是从传统产业开始的,随着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大陆台资行业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整体投资水平大幅度提高,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出现向大陆转移的趋势,台商对大陆的科技产业投资加快,目前,科技产业及其他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投资的主流,投资覆盖机械、电子、化工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电…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台资企业在大陆接近9万家,成为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一些台商投资集中地方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处东南沿海与珠三角前沿的东莞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一度集聚了大批台湾电子及零组件企业,形成完整的配套产销体系,创造了闻名海峡两岸的"东莞模式"(后有  相似文献   

17.
<正>又是一年春光好。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迎来了10岁生日。回顾全国台企联创生、成长的历程,这个大陆台商团体始终不忘初心,热心服务广大台资企业,积极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台商之家"之誉名副其实。十载筚路蓝缕,十年砥砺奋进。全国台企联既是台商在大陆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茁壮成长中已成为团结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1,(5):38-39
4月初,大陆国台办在广尔东莞召开“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经验交流会”,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涉台官员皆与会,针对协助台资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及辅导转型升级等交换意见。国台办采取具体行动积极推动大陆台商转型升级,凸显出台商在大陆投资经营正面临与日俱增的问题与困难,如何加强协助大陆台商化危机为转机,实为两岸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10月 18日,近百名台商代表在东晖国际大酒店聚会,庆祝青岛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三周年。青岛市台资企业协会成立于 1997年。三年来,在沟通政府与台商的联系,维护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开展各项联谊交流活动,为会员企业提供各项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协会会员企业已发展到 157家,代表着 210多家台资企业,占青岛市已开工台资企业的 42%,成为广大台商和台资企业信赖的“台商之家”。截至目前,来青岛投资的台资企业已达 l109家,总投资额达 17.5亿美元,合同投资额 13.l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纺织、铸造、建材、电子…  相似文献   

20.
高辉  李峰 《台声》2004,(7):37-39
自从1984年上海诞生了第一家台资企业开始。20年来,上海平均一天半就要新注册一家台资企业。特别是90年代中期,台商到上海投资最为集中,平均每天要新增3家台资企业。90年代末台商蜂拥西进抢滩,在台湾岛内开始形成了“上海热”。由于上海的投资环境比较优越和稳定,法制比较健全,台商投资的成功率比较高,出现了一批社会知名度高、效益好的台资企业和著名品牌。生产迪比特手机的大霸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