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菊花 《人大研究》2011,(10):42-42
近些年来,天水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受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不断完善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强化信访督办,促进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不断完善制度,规范信访工作。从2007年开始,天水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9号文件精神,先后修改完善了信访工作暂行办法、人大信访工作制度、人大机关信访受理范围、信访接待人员守则等相关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2.
孙海臣但任北京市丰台区民政局长以来,十分重视信访工作.他通过信访倾听民声,体察民情,为信访群众解难,以实际行动履行民政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回首这十几年接待群众来访历程,孙海臣说,新时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有"三难一益",认识到位,工作就做好了.  相似文献   

3.
信访工作是人大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窗口,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各级人大接待群众信访是由人大信访部门承担,有的地方还设立了主任接待日。实践证明,由于各级人大信访部门受人员少、时间紧和专业知识所限,这就给人大信访工作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处,在工作中坚持为常委会实施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服务,通过做好信访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树立了人大的形象。"人大监督机关人民群众靠山"1997年春,淄博市周村区徐启延一家专程来到信访处,亲手将精心制作的一面锦旗赠送给办公厅。锦旗上"人大监督机关,人民群众靠山"12个大字,道出了他全家人的心声。徐启延是个善良的中年汉子,多年经营沙发材料。1994年5月,江西省横峰县竹业有限公司的业务  相似文献   

5.
2002年来,夷陵区人大信访工作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狠抓信访关键环节为重点,努力提高人大信访工作办理质量,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首问负责制2002年初,区人大常委会在行政机构改革人员减少的情况下,配备了一名信访专职干部,接待每位来访群众和处理每封信件,并在机关推行了首问负责制,“谁接访,谁负责”,凡是到人大机关上访的,不管问到谁,都必须将来访群众带到信访接待室热情接访。去年入夏以来,天气持续高  相似文献   

6.
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和经常性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利益格局调整,人大受理信访案件数量不断上升,任务日益繁重。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人大信访工作,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近几年来,南开区人大常委会在信访工作中,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信访工作无小事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定期反馈,严格督办。去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共计154件次、242人次。其中来信43件次,占信访总量的27.92%;来访111人次,占信访  相似文献   

7.
处理好一封群众来信,接待好一位上访群众,就会化解一位信访群众的怨气,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因素。这是信访工作应当秉持的境界,更是人大信访的崇高使命。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中遭遇迈不过  相似文献   

8.
4月5日,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人大信访工作表彰会,会议总结了人大信访工作的经验,布署了新一年的信访工作任务。淄博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人大信访联系人民群众、倾听人民呼声的窗口作用,认真履行职责。3年来,市及区县人大常委会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9983件(人次),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1500件(人次),使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和长期处理不了的信访积案得到了妥善处理。各区县人大常委会还加强了人大信访网络建  相似文献   

9.
正信访是社会的"晴雨表",是反映民情民意的"信号灯"。人大信访工作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群众、听取民声、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人大信访督办实效如何,直接关系人大信访工作的标准与效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16年年初,镇平县人大常委会就如何加强人大信访督办工作,深入部分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征  相似文献   

10.
人大信访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和窗口。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评价很大一部分是看能否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信访无小事。人大信访工作是各级人大常委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办信、接访只是信访工作的一种具体形式,信访工作中最关键、最  相似文献   

11.
<正>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体察民情民心、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笔者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人大信访工作必须树立以下三种意识。一、树立敢于担当的群众意识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机关。人大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最直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荆州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获得2011年度全市目标责任制优胜奖,这已是连续第三年得到市委表彰。此前,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室获"全省信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全省地市级人大系统唯一获奖的单位。近几年,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主任会议成员亲自接待群众来访、阅批群众来信,并深入社区、  相似文献   

13.
对信访动态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梳理出一定时期内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或倾向性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领导机关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是人大信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大信访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从目前人大系统信访工作的情况看,这项工作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因此,要做好新时期人大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信访工作机构的作用,必须在综合分析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正>信访工作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下简称"人大")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履行人大监督职能的重要抓手,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化、观念的改变,人大信访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亟待完善机制。一、人大信访工作的主要特点(一)从信访人来分析1.具有综合性,以涉法涉诉为主。人大信访中涉法涉诉占相当大的比例,2011年至2015年湖北省荆州市人大信访室接待来访2426批次3982人次(含涉法涉诉1692批次、2538人次,分别占来访总批次、  相似文献   

15.
信访工作是人大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切实抓好重要信访案件的交办督查和自办调查工作,及时做好信访的综合分析和信息反馈,使信访工怍服从、服务于人大监督,从而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基本要义。偃师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信访工作的特点,突出重点,探索方法,走出了一条使信访工作服从服务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新路。对信访案件,偃师市人大常委会办理和督办的重点是包括人大代表所反映的案件、社会各界反映人大所任命的干部问题的案件及人民群众反映的社会热点和难点的问题。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人大信访是人大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信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市十三届人大信访工作始终秉承"为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服务,为推进‘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服务"的工作方针,在发扬民主、反映民意、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等方面不懈努力,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深入研究,明确人大信访工作定位,不断创新和优化工作模式,努力为人大常委会履职服务。一、站在健全和完善民主法治建设的高度,明确人大信访定位人大信访制度随着我国信访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而诞生,并随着人大制度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趋于完善。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的创新以及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信访制度体系的整体功能发挥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人大月刊》2007,(12):12-12
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人大信访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渠道,组织人大代表参与信访接待,已成为代表在闭会期问执行职务的一项具体内容,它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提高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18.
郭建平 《人大研究》2004,(12):52-52
安西县人大常委会郭建平撰文说 ,当前人大信访工作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信访总量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集体上访、群体上访比较突出。二是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突出 ,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无序开荒移民、农林场站改革和职工安置、土地纠纷、工程欠款等方面 ,成为群众来信来访的焦点。三是上访人员过激言行增多 ,不少群众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上访 ,头脑不够冷静 ,情绪比较激动 ,言语比较偏激 ,出现上访群众不听劝阻、围堵机关大门、谩骂信访接待人员、破坏办公设施等过激现象 ,影响了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四是信访办理…  相似文献   

19.
人大代表参与仿访工作是市人大常委会于2003年在全国首创的一项工作。2003年7月,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开始组织代表参与人大信访工作;2004年,又拓展到代表参与区委、区政府信访接待,至今已有99位代表参与了信访接待,共计682人次。  相似文献   

20.
人大信访工作是国家权力机关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是为民分忧、为民解难的重要途径。临邑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为民代言,为民解难"作为做好信访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畅通信访渠道,完善信访机制,积极探索人大信访工作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