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社区银行与金融包容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银行经营模式定位视角展开的研究表明,以交易型银行业务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在配置金融资源时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金融排斥性,制约了三农的发展;而发展社区银行促进金融包容性发展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其内在机理在于定位于关系型银行业务的经营战略能够有效收集、处理弱势金融需求主体的软信息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可以考虑将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民间金融组织发展为社区银行。  相似文献   

2.
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是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制转换过程中面临的矛盾比较多、问题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 (一)产权类系问题。目前,我国专业银行是主体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分配权诸多关系很不明确,在运行机制上反映为权、责、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在组织形式和业务运作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强调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协同效应的大型金融组织——金融控股公司成为金融业的热点。尽管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法律也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实际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类似于集团混业经营、子公司分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在同一个控制权下面所受监管的实体明显在银行、证券、保险之间从事两种以上的业务。"在目前分业经营的体制下,如何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集团化经营,更好的整合金融资源,应对入世后激烈的竞争,不仅是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所亟待研究的一项重大的课题,也需要从法律角度探讨这一组织形式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与应对之策,为其发展构建一个理想的法制空间。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国家大型金融机构大部分完成了从传统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转型。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引致全球金融海啸。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人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在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业务单一化的中小商业银行及大型专业化金融机构纷纷倒闭和破产,而绝大部分大而全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却在危机中平安渡过。因而,我国金融业不仅应进一步发展自己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而且应加快混业经营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结构的发展,金融证券化水平的提高,金融机构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增强,以及金融业监管水平的提升,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重新成为各主要国家金融经营模式,其产生和发展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全面过渡到混业经营的成熟条件.现阶段,仍需在总结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国情,不断完善以上各项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向混业经营过渡.  相似文献   

6.
混业经营是指金融业内各类金融机构可以自由地进入各自领域,公平竞争.1999年11月,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诞生为标志,世界金融进入混业经营时代.从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竞争局面和混业经营的实践来看,必然要紧跟世界金融趋势,废除企业经营模式,实现混业经营.但同时要注意统一金融监管,将各金融行业规范到位.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加入WTO后 ,随着外资商业银行的大举进入 ,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经营实力、人力管理、经营管理体制、金融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挑战。立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具备的优势 ,应加强适应WTO体制的银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网络银行是金融电子化最新发展的产物 ,这种新兴的银行服务方式 ,与传统银行相比有着众多的优势 ,其发展已势不可挡。然而在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中还存在众多的问题 ,必须确立合理的经营模式 ,并以此为基础实施自己的发展策略。只有这样 ,我国银行业才能抓住金融电子化带来的机遇 ,迎接其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跨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中国的银行要想实现跨国经营的长远目标,必须首先获得国内相关立法的支持.在跨国银行法律管理制度的设计方面,日本的有些做法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增强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的天然属性为风险性,银行经营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而以银行为主导的商业性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在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中应发挥政策性金融与金融市场的作用,建立政策性金融主导下的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通过间接融资配合期权、创新贷款资产证券化、结构化产品,创新融资工具,为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四大确定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专业银行逐步转换经营体制,走上国有商业银行的道路。那么基层银行在转轨过程中,各项指标完成的情况以及经营效益又如何呢?以中国工商银行封开县支行为例:该行在一九九五年里除经济效益外,各项指标均完成得比较好,同业占比有所提高,至年末各项存款比去年末增长21.5%。超额完成全年增长15%的目标,其中储蓄存款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商业银行的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制乃至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日益举足轻重。目前,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塑造出具有现代法律特征的、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本文将就商业银行的法律特征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范围经济角度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12月 ,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了。我国银行业中关于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争论变得更加激烈。在这个问题上值得注意的是 :混业经营、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制度、分业经营制度应该区分开来。分业经营是使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由不同的机构经营、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业务边界 ;混业经营是银行不但可以经营传统业务 ,还可以经营证券、信托、保险等业务。而银行分业经营制度和混业经营制度是指国家对银行经营范围的限制性规定。分业经营制度下的银行只能进行分业经营或有限的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制度下则既可以进行分业经营又可以进…  相似文献   

14.
从银行业角度论我国金融立法不完善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基于我国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忧虑,还是对金融立法现实情况的批判,都需要我们在深层次的理论中探究金融立法不足的原因。中国没有生成蕴含法治精神的法律文化土壤,这是完善金融立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意识、法律传统障碍。此外,金融立法的不完善还有产权主体虚置、经营者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同时,不良的银行外部治理环境也加剧了银行业的脆弱,反过来银行的经营现状又使外部治理环境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依靠存贷款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财富管理市场巨大需求是我国商业银行适时经营转型的关键。由于其业务具有高成长、高收益、低风险、低资本等基本特性,进而可能直接冲击传统金融业务并导致风险过度暴露,因此加强银行相关业务监管与内控机制建设也势在必行。为此须:以大型商业银行为骨干积极稳妥地推行混业经营;转变银行经营理念,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财富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银行混业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验。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业的混业营业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上较有代表性的混业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以德国和瑞士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事业型控股公司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三种模式优缺点的考察,旨在对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一直以来都是银行家们关注的字眼。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运用金融互联网的崛起使银行业发展表现出四大新趋势。它整合了银行服务流程和内容并改变了银行的运作方式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流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倒逼其进行流程再造。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并非局限于业务层面上的操作流程的优化与改善它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对银行的组织管理模式、银行的信息技术、银行的经营理念、银行的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协同再造从而实现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以适应未来金融互联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金融管理方面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企业多头开户问题,严重影响金融秩序和经济秩序,不利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企业一“女”嫁多“夫”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多获取贷款。国家近年实行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无论哪家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都处于紧张状态,在资金投放上难于做到供与求相适应。企业为了多得到  相似文献   

19.
3+1=?     
有三种与银行有关的金融犯罪 ,它们对银行的危险性程度不同。其中 ,银行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牵连现象 ,是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 ,强调银行自身的依法经营 ,以平衡银行营运中安全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信托业经营的法律定位与公平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框架,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信托业享有完全独立于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业务专营权。但是,这种专营权逐渐被各种部门规章以"委托理财"之名打破,使非信托业事实上都享有了经营信托的权利,再加之信托业自身能力的限制,必然出现业务经营的困境,甚至不得不事实上违规经营。"委托理财"实质上是一种非纯粹信托或称准信托,是对现行法律的有意规避,是造成信托业困境和不公平竞争的主要根源。因此,必须明确信托的认定标准,给信托业经营一个合理的法律定位,实现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基本公平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