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阶段,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阶段。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已充分证明,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的重要动力和路径。而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指导着我国新的改革开放实践。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来源于新中国的建设实践,来源于改革开放。但是,新中国的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得以实现和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人们研究较少。而这正是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所迫切需要的经验指导。创造性实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质动力。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性实践的经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略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佩君 《唯实》2009,(3):4-6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建设实践和理论创新中逐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重要成果,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辅相成、相互推进。实践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科学内涵,并按照总体布局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同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一个“命运决择”三个“才能发展”的论断,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了新的阐述。深入理解胡锦涛同志对于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新论断,对于我们今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更好地坚持、推进、加快改革开放、尤其是对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其重要。为此,约请上海哲学学会的专家,对此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中国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中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能有今天这样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说到底靠的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吴桂韩 《唯实》2009,(2):9-13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也需要通过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得到不断推动,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必须坚持同步推进、同步发展,既确保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继续推进,又不断提高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实际水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主要原因就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不同阶段,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不同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经过30年的实践,中国改革开放整体上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总体上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具体来说.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按照城乡统筹协调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积极地推进对外开放;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王朝彬 《新湘评论》2007,(11):20-2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们国家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蕴含的创新、求实、担当、奋斗的精神内涵在新时代具有新的时代价值与伟大意义。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人民前进的新动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在新时代继承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是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动力所在;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来源。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07,(11):17-4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们国家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4.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颜晓峰 《前线》2013,(4):51-53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作出重要论述,其中强调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这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是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条件。依靠强大合力通过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  相似文献   

16.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界碑,30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我们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及其重要意义将会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黄中平 《学习导报》2008,(12):22-24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在于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8.
黄中平 《新湘评论》2008,(12):22-24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在于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9.
王朝彬 《新长征》2008,(2):10-13
一、适应时代要求的伟大旗帜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们国家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的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8,(12):13-15
在经历了30年的艰苦历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期里,既包含着机遇,更包含着挑战。我们能不能紧紧地抓住机遇,成功地应对挑战,关系改革开放全局的成败,也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