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中天 《各界》2011,(10):71-73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倾向性,就是“尊刘贬曹”。如果仅此而己,也没什么不可以。第一,我们又不是曹家后人,何必跟刘家争个对错高低。第二,曹操制造的“冤假错案”不少(比如杀崔琰)。死后被人痛骂,可以算是“报应”。第三,被“冤枉”的历史人物,也不是只有曹操一个。  相似文献   

2.
东汉末年,天下分崩,各地军阀混战不休,到公元220年前后,逐渐形成了魏、蜀、吴、燕四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没有给予燕国应有的地位,仿佛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存在过。拨开历史的迷雾,  相似文献   

3.
高鹏 《各界》2010,(11):46-48
《三国志》为东吴人物作传,除孙氏宗室外,写到的第一个大臣就是张昭。张昭曾被孙策比喻为管仲,作为治国的文臣,才干无疑是第一流的。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后,得到了大哥刘备的消息,于是按照他和曹操的约定,封金挂印辞别曹操要去寻找刘备,这就有了脍炙人口的“千里走单骑”和“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说诸葛亮给刘备当军师不久,三次火攻曹操,大获全胜,既立下了汗马功劳,又展示了军事才能。“三把火”被后人用来比喻新官上任先要干的几件事。  相似文献   

6.
余显斌 《各界》2011,(9):41-44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著称,在争夺汉中战斗中,刘备让刘封出阵。曹操大怒,泼妇骂街道:“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刘封大怒,挺枪骤马,冲向曹操。曹操所谓黄须儿,即曹操的儿子——历史上著名将军曹彰,凭战胜攻取之功,被封为任城王。多年后,唐朝李渊之侄李道宗骁勇善战,李渊也非常高兴,道:“此我李...  相似文献   

7.
李子迟 《党政论坛》2012,(12):40-41
1906年,当少年毛泽东识的字足够他看…些简单的故事书时,他便找来《三国演义》,一有空闲,他就去读。1912年,毛泽东考取长沙市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符定一认定毛泽东将来定成大器,必须好好栽培,当即拿出《资治通鉴》供毛泽东阅读。毛泽东自此以后经常阅读此书。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接触到了《三国志》。  相似文献   

8.
余竞跃 《各界》2014,(9):58-60
在英雄如毛牛人遍地的三国时代,陈登,仿如森林里的一片树叶沙滩上的一粒沙子,并不起眼。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却与三国时代数一数二的重量级大腕过过招。  相似文献   

9.
傅斯鸿 《各界》2014,(11):2-2
《三国演义》说:“为将之道,岂可不知地理乎?”可武圣人关羽却不知道地理。关羽在许昌北门的灞桥上拒金挑袍,离开曹操之后,前往河北袁绍处寻兄。此时,曹袁两军正在黄河两岸隔河对峙,袁绍率领大军进驻黄河北岸的黎阳。黎阳在许昌的东北方向,关羽去袁绍处寻找刘备,从许昌北门出来,应该往东北走才对,然而关羽并没有这样走。  相似文献   

10.
杨晓 《学理论》2014,(5):166-167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位个性鲜明,悲剧色彩浓厚的英雄。无论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还是作为一个英雄人物的最终毁灭所带来的惋惜和悲痛,都体现着周瑜的悲剧性。深入周瑜功绩彪炳的人生,通过对周瑜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两方面的分析,展现周瑜身上浓厚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1.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句歇后语在中国可谓老少皆知。此歇后语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详,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徐庶因老母自杀而终生不为曹魏出谋划策的情节。不过在史实中,徐母并未自杀,徐庶在曹魏更是一步步升任了御史中丞(相当于今中纪委书记)的高官。那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原装正版,其实是在演义中听闻刘璋要亲自去迎接刘备时,跑出来咬住刘璋的衣服苦苦劝谏,结果被扯掉了两颗门牙,以一个忠诚谋士形象登场;后来因为叛蜀降魏,被崇尚正统的罗贯中写诗:“降吴不可却降曹,忠义安能事两朝?”痛斥,最后惨淡谢幕的黄权。  相似文献   

12.
王元 《各界》2013,(5):42-45
虞翻是江南会稽郡余姚人,老爸虞歆曾经做过汉朝最南端的日南郡(今越南中部)太守。虞家五代都是研习《易经》的大师,虞翻少年时便好学不倦,后来终成一代学术大家。年轻时,虞翻做了会稽太守王朗的功曹。此时正逢汉末三国乱世,虞翻32岁时,小霸王孙策横扫江东,逼近会稽,太守王朗聚集万余兵马,准备抗拒。虞翻正在服父丧,闻讯去面见王朗,说:“孙策来势汹汹,我们这点力量不是对手,还是躲避为好。”  相似文献   

13.
半夏 《各界》2012,(11)
刘备摔孩子该是句著名的老话。该老话的发生场景,依托《三国演义》的铺陈,几乎尽人皆知。  相似文献   

14.
阳功 《党政论坛》2010,(6):33-33
20世纪初,在山东省平原县一家农村里,住着一位老人和小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孙子,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朗朗。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本文作者,我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年轻人,在此我要非常诚实的告诉您一件事:我不知道晋太宗是谁,各种资料都找不到有这么个人,正当我准备放弃时,突然又在《晋书》帝纪部分的倒数第二卷发现一句“庙号太宗”。而当我看完相关资料后,我震惊得泪都流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16.
何木风 《各界》2010,(12):54-57
一 没有人逼迫他,包括他的父亲刘秀;也没有人暗示他,包括他的弟弟刘庄;完全是他出于本意而主动让出了太子之位。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东海恭王,东汉光武帝的太子刘强。《后汉书》评价其为“谦谦三让,实惟恭王”。他完全有能力做好东汉的第二代皇帝,也有这个资格。他死后的丧礼仪式近于帝王,但丧礼的节俭又和平民百姓相同。各种原因,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0,(18):58-58
我们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经常听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如“离毁灭只有6度”,仿佛好莱坞大片《后天》、《2012》等即将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8.
王宇宁 《学理论》2015,(5):125-126
近些年来电影界对暴力进行的风格化探索不断推进,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暴力美学"热潮,昆汀作为该进程中的代表人物一直获得多种解读,《被解救的姜戈》作为昆汀的最新作品自上映以来便受到人们的关注,影视同行的愈加赞赏,评论专家的众说纷纭,普通观众的褒贬不一,都让这部电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从故事内核与画面呈现两个方面来探讨昆汀的手法运用,近一步评价这部电影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9.
1962年7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消息,报道“首都各界人士令天上午公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龙云”。龙云是民国地方实力派中比较特别的一类人——他既不是出身北洋系的旧军阀,也不是在与国民党合作中壮大的新势力,而全凭自己一身本事,在中国的南部边疆拼杀出一片天地。在龙云逝世五十年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20.
王立常 《民主》2006,(12):39-39
读《三国演义》,人们都会为刘关张的悲剧而痛心疾首。刘备、关羽、张飞,为了匡扶汉室而桃园结义,立誓生死相共,共谋大计。刘备仁义贤德,怀有大志,又是汉室后裔;关羽、张飞都是具有万夫不挡之勇的猛将,后来又有号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诸葛亮和庞统的辅佐,周围还凝聚了一大批如赵云、马超、黄忠、孙乾、糜竺等有本事的武将谋臣。这样的一个领导班子,应当说是组合理想,战斗力很强,很有希望的。但这样的班子最后却成不了大业,还导致三国中蜀国先亡的后果,岂不令人深思?其实,蜀国的早亡是必然的,除了天时、地利等因素外,主要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