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追求个人利益的积极性,同时也滋生出见利忘义、拜金主义等现象,这种双重效应的产生,促使人们去考察、研究市场经济中人们的个人利益问题: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中个人利益居于什么样的地位?人们如何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社会应怎样维护人们的合法、正当的个人利益?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众所周知,人是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的存在物,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它是生命有机体,血肉之躯,每日每时都要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但并不否定领导干部的个人利益.关键在于追求什么样的个人利益.怎样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对中国妇女的影响无疑是全方位的,其中价值观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女性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由单一逐渐变为多元,主要表现如下:1、在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价值取向多元化。过去,追求个人利益和价值的行为被认为是自私的、不应该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最高价值标准,集体主义是个人行为的最高准则。“铁姑娘”战斗队和“三八”女子作业班的奉献精神为楷模。现在,中国女性社会生活中没有了单一的精神楷模,追求个人利益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其中个人利益获得较大、实现自我价值更充分的人反而倍受…  相似文献   

4.
中西传统义利观比较巴发中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增强了利益观念和追求物质生活的意识,不再耻于谈利、赚钱、发财。个人利益之杠杆使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空前提高,从而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严重存在着因个人利益造成的道德滑坡现象。这涉及到义和利...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先进榜样做为人们前进征途上的一座座路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又生活在人民群众中,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特点;它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市场经济固有的追求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冲击着整个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新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渐形成,这种价值观念的特点是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和个人利益,要求人们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正是由于它这一特点,如果仅注意个人利益,也就容易诱发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道德建设应强调职责和义务赵修义(华东师大哲学系副教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导向问题,伦理学界已经讨论多年。有些论者着重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出发,宣传提倡大胆地追求个人利益,有些论者则着重从宏扬民族传统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7.
<正> 个人本位可以走向合理的利己主义,而社会本位只能导致极端的利己主义。人从本性出发,必然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时努力促进社会和他人利益,因为正是维护公正、平等社会和他人,才是增进个人利益的必要条件。但是,社会本位的道德观以社会整体名义来压抑、否定个体,人们也必然要用个体来反抗整体:既然社会本位的道德观片面地强调社会整体,社会即成了脱离与个人利益无关的、可敬而不可亲的抽象物,从而也就没有必要为它贡献;既然个人对社会来说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砖瓦”、“小草”,没有任何权利和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格是集体经济人,它在市场竞争中不仅像—般意义上的经济人—样勇于竞争、善子竞争,追求利益最大化,它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以单位计的集体利益最大化;它不仅仅追求最大化的观实利益,而且把社会利益、长远利益置于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正>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原则应这样表述:在充分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性的基础上,自觉地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努力发挥个人主动性为集体做贡献,积极在集体中求得个人自由发展;在二者发生矛盾时,能够无条件地、愉快地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一表述,包括以下三个要点。第一,源于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性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自觉的主人翁精神,是集体主义不可缺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建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利益为基础的利益导向机制。这种利益导向机制要求以人们最关心、最敏感的“利益”为出发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中,从物质利益、精神利益、长远利益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利益导向,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实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经济体制过度依赖道德规范和思想教育来制约人们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而缺乏恰当的经济体制条件来引导这种追求去产生有益于社会的效果。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经济利益进行了认可和保护,但由于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本能的长期压抑,加之没有进行及时和必要的引导,市场本身又不完善,很多人把追求个人利益的着眼点落在了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再分配上,导致经济资源的非生产性耗费。西方经济学者把这种对既得的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称为寻租。对这一现象作出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中的防范,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本文的…  相似文献   

12.
儒家是以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概念和范畴构成儒家思想外壳,并集中反映“人治”的思想和以礼治国的主张。改革开放以后,依法追求个人利益在观念上得到认可,一些经商者奉行着“无商不奸”的古老东方商业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世风日下,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13.
在葡萄牙,行政部门的征收行为受《征收法典》的统一规制。其征收制度遵循法定、正义、平等、适度、平等、公正及诚实信用原则,追求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对被征收人的私权保护,对完善我国征收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践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除市场经济中因对利润和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是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缘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使之成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又要使之成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追求,并要让其整体深入、内化到每一个个体.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李今、小赵和我如约又聚谈了一次。谈话中心还是围绕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不过上次主要是从“个人价值”的意义方面展开,这次则侧重从“个人利益”的含义方面进行。上篇谈话的题目是《为“个人价值”正名》,为了与其相对应,这次谈话的题目就定为《为“个人利益”正名》。同上次一样,我把谈话结果寄给你们。赵:说起正名,我认为,为个人利益正名,要比为个人价值正名更为显得重要,屯更具有实际意义。诚然,强调实现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比起只是讲究个人利益来说,在格调上是要高一些,思想上屯比较进步。但是,如同…  相似文献   

16.
牢骚是人们宣泄不满情绪的一种形式。导致牢骚产生的原因很多,可能因为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协调过程中,个人利益不能得到理想的满足而产生;可能因为在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志关系,引起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也可能因为工作中出现失误,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思想上一时无法接受而产生;还可能因为对领导或同事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和工作中的失误,感到不满而产生。牢骚大多是发泄怨气、背后议论,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体制业已初步建设的今天,廉政建设的思路应该是增加腐败成本,减少腐败收益。在进行廉政制度设置时,不是要扼杀国家干部的自利本能,而是要将国家干部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引入廉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公共利益本位论作为现代行政法的人文精神,是对其他学说的超越与发展。该论从哲理层面深刻地证成了行政法所体现和调整的是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利益关系,行政法所追求的目标应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一致,从而凸显与展示了走向人本行政权的新理念,即行政权依法经由集合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利益以及分配公共利益诸路径达至实现以人为本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如何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庄浪县委党校吴占强在来稿中认为,新形势下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首先,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辨证关系,在我们承认个人利益的同时,必须以集体利益力出发点,在谋求集体利益的过程中,来实现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0.
刘贵成现任通化市贵隆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是通化市和东昌区两级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他积极参政,努力履职尽责;作为民营企业家.他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不完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努力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