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2013,(7):54-55
6月24日的人民日报刊文揭秘PX的致癌性与咖啡同级,使人们继续保持了对PX的关注热度.今年5月,中国石油在昆明安宁的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遭到民众的反对.其中人们反应最强烈的,是这个炼油厂将生产PX.这不是PX项目第一次遭到抵制.2007年6月厦门PX项目、2011年8月大连PX项目,以及2012年10月宁波PX项目都在公众抗议声中停摆. PX究竟是什么? PX项目,指的是二甲苯化工项目.PX是para-xylene的缩写,中文学名"对二甲苯",是一种液态存在、无色透明、气味芬芳的芳烃类化合物.PX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 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坦言,PX的特点是四个字,低毒易燃.有关医学资料也显示,人体吸收过量的PX,会对眼部以及上呼吸道造成刺激.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5,(7)
厦门PX事件之后,"PX"成为全民敏感词,民众闻PX而色变。在PX事件中,部分地方政府往往以民众不懂科学而绕过民意上马项目,而民众则认为政府隐瞒项目忽视民意。PX项目作为公共决策,本应造就多赢的局面。要达成多赢就不能靠"压力政治"或"民粹政治"。因此,PX项目的决策应该是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中实现。  相似文献   

3.
8月上旬,因台风"梅花"冲毁海岸防洪堤所暴露出来的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引发公众如潮关注。为反对PX项目的建设,上万大连市民聚集在市政府门前要求"PX滚出大连"。对此,大连市委、市政府宣布福佳大化PX项目立即停产并搬迁。这次环境问题所引发的公民运动,虽  相似文献   

4.
正反PX事件又出现了。这次是在茂名。以前发生在厦门、宁波、大连、青岛、昆明等地的"剧情",又再次重演。PX毒性如何?项目安不安全?政府说,毒性不高、安全有保障,但是老百姓不信。现在的情况是,老百姓一听说PX,好像就形成天然的抵触,丝毫不管政府部门如何解释,连出来说话的一些专家也被一起拉入不信任的黑名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有人把这种现象总结为"塔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14日,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立即停产并搬迁。这是继厦门PX项目搬迁后的又一起PX项目夭折的事件。PX真是高危致癌高污染项目吗?PX项目在全国各城市屡屡遇阻受挫的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6.
新闻事件:前不久,中共福建省委召开了所有常委参加的专项会议,会议决定迁建厦门PX项目,预选地将设在漳州市漳浦县古雷半岛。2007年3月,赵玉芬联合百余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7,(4):38-39
厦门海沧PX化工项目 厦门市政府5月30日宣布,决定缓建海沧PX(对二甲苯)化工项目。海沧PX化工项目是2006年厦门市引进的由腾龙芒烃(厦门)有限公司投资的化工项目,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  相似文献   

8.
阿计 《公民导刊》2013,(9):55-55
<正>近期,广东江门市部分民众因不满建核燃料加工厂的计划,集体上街"散步",当地政府随即宣布取消该项目。这一事件令人何其熟识,自2007年厦门市民力阻PX项目的"散步"行动以来,"散步"就成了公众表达环境焦虑的中国式符号。从大连、宁波、彭州、昆明的PX计划,到江苏启东造纸污水排海工程、四川什  相似文献   

9.
周立文 《小康》2008,(2):9-9
针对海沧PX项目,厦门市政府日前公布了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有关规划环评报告,并启动了“公众参与”程序,以便对PX项目的最终去留做决断。经过各方半年多时间的博弈,PX项目决定迁离厦门。  相似文献   

10.
黄小勇 《群众》2013,(3):I0019-I0020
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厦门市政府及其部门对PX项目的运作一直进展顺利,但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一份由105位来自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议案,直指PX项目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引起厦门人尤其是该项目周边居民的极度恐慌。2007年6月初,厦门市大批民众以“集体散步”方式表达抗议和反对声音,尽管厦门市政府随后在重新启动的环评中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引进公众参与,但参与进来的公众绝大多数持反对意见。迫于此,2007年12月厦门市PX项目最终流产。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厦门市政府及其部门对PX项目的运作一直进展顺利,但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一份由105位来自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议案,直指PX项目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引起厦门人尤其是该项目周边居民的极度恐慌。2007年6月初,厦门市大批民众以集  相似文献   

12.
数月前,发生在大连的一场PX风波,曾经引发举国关注。最终,大连市果断关停距市区仅二十多公里的PX项目,并承诺尽快搬迁。然而当舆论欢呼的热潮过后,污染风险仍存的大连PX项目究竟会迁往何处,如今  相似文献   

13.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15):4-4
昆明PX项目遭民意抵制 近期有消息称,中石油一个含有PX装置的炼化项目将落户距云南昆明仅30公里的安宁市,此事引发当地民众普遍抵制,部分昆明市民“散步”抗议。昆明市政府5月10日表示,PX项目将坚持民主决策程序,大多数群众说不,政府就决定不上。分析称,近年来PX项口在厦门、大连、宁波等地屡遭抵制,政府应积极搭建对话平台,才能取得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4.
厦门市海沧区的PX(对二甲苯)化工项目,最近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厦门人关注此事是利益攸关,我关注此事是由此想到一些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谁的发展?     
成石 《中国人大》2012,(22):6-6
10月28日晚,宁波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披露,宁波市经与项目投资方研究决定:坚决不上PX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再作科学论证。一番风波过后,宁波PX事件以当地宣布项目下马而告终。  相似文献   

16.
数月前,发生在大连的一场PX风波,曾经引发举国关注。最终,大连市果断关停距市区仅二十多公里的PX项目,并承诺尽快搬迁。然而当舆论欢呼的热潮过后,  相似文献   

17.
阿计 《公民导刊》2011,(11):34-36
污染风险“花”落谁家 大连PX风波,很容易令人联想起2007年的厦门PX事件。四年前,同样是因为厦门本地市民的激烈反对,原定在厦门建设的该项目迁往偏远的漳州市漳浦县古雷半岛,但新落户地居民的生活安全是否会因此受到威胁,似乎也早已淡出了公共视野。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春天以来,我国新闻媒体掀起了此前少有的舆论监督浪潮:"重庆钉子户"、"厦门PX项目"、"无锡太湖蓝藻"、"山西黑奴工"、"陕西华南虎"……无一不激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这一现象令人刮目相看。新闻界一向感叹舆论监督难,为什么如今能突破某些条条框框,大刀阔斧地开展舆论监督?原因众多,而党和国家有关舆论监督的新理念、新政策及相应法规在十七大前后的出台,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多元的政治系统中,公共决策通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众多的参与者介入其中,众多的因素影响政策结果。今年3月发生的厦门PX事件引发了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普遍关注。在此事件中,政府决策与民意这两个因素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冲突。PX项目缓建的暂时决定正是民意对地方政府决策影响的结果。PX事件警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必须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0.
《协商论坛》2014,(4):63-63
从PX项目屡屡下马,到垃圾焚烧厂被迫流产,再到火葬场放弃建设,近年来,多地反复上演“上马-抗议-停止”的剧情,有的地方还做出了“永不再建”的承诺。“靠什么破解PX项目等一闹就停难题?”《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公众需要涵养理性,媒体需要捍卫常识,政府则需要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