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战略任务 ,昌吉州按照十六大的精神 ,结合本州的实际 ,确定了到 2 0 2 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2 0 0亿元 ,年均增长 12 .2 %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 ,提出昌吉州的经济发展必须确立新型工业的主导地位 ,整和资源优势 ,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带、产业群、产业区 ,构建以城市化和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 ,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探索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子。一、扶优扶强 ,培育高增长行业1 壮大机电产业。机电产业在昌吉州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昌吉州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 ,昌吉州…  相似文献   

2.
信息金桥     
我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盘托出我省计划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中,投入6亿个工日,投资15亿元,完成土石方4亿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4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40万亩,新修除涝面积1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0平方公里,解决8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目前,各个施工项目全部落实,国家财政已投入资金1亿元,预计投资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0%;省政府将增加贷款2.4亿元,确保我省在建的安宁车木河、建水绵羊冲、临沧博尚等10个大中型水库提前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临夏州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争取和实施各类生态保护项目,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2015年至去年,落实中央投资27.3亿元、省级投资7.6亿元,实施引黄济临供水工程、黄河干流临夏段防洪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4项,各类重点水利工程84项,水土保持工程34项,全州自来水普及率9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5.5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五期、造林补贴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项目13项,完成人工造林71.3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天然林保护森林管护90.16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92.26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17.66%;实施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48项,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4万亩;实施农业生态保护项目15项,完成人工种草面积31.6万亩,禁牧草原255.06万亩,退牧还草1.6万亩;启动实施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5项,实施垃圾污水处理项目12项,全州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1.2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46%,全州尾菜无害化处理利用率38%.  相似文献   

4.
张宇凤 《世纪桥》2005,(9):45-45
油城大庆嫩绿的草原,草场占30万亩,青贮饮料地10万亩;现有存栏牛1万多头,标准化牛舍1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现有资产总额6.8亿元,固定资产2.7亿元;建有标准化牛舍8万平方米,青贮地10个,现代化榨奶站2座奶牛厂区铺设了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排污管线、隔离带、绿化带:红花、绿树、白墙、彩灯将  相似文献   

5.
东坝镇位于青州市城区东部,总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8114户。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2.8万亩。2003年,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67元;完成工业销售收入24.9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乡镇财政总收入完成2179.9万元。经济基础良好;是青州市经济强镇、文明乡镇和潍坊市农村工作模范乡镇、民营经济十强产业镇,2004年又荣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工业体系日益完备。近年来,东坝镇立足实际,积极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现状 雷山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全县辖3镇6乡156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1997年末全县总人口13.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9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2.16万人,占总人口的89.8%。全县总面积1218.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73万亩。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雷山县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到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3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2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60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980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01万元,财政收入达10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5.23元。目前,雷山县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7.
怀化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南方山区,农村人均耕地不到1亩,山地却达8亩之多。根据这一区情,地委行署从1984年起在全区实施山地开发战略,逐步形成了“山外抓市场,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科技创高效”的开发格局,走出了勺\亩山地作文章,综合开发奔小康”的发展路子。目前,全区已开发用材林170O万亩、经济林645万亩、水果林IOO万亩、中药材近20万亩。1995年同开发前相比,全区农业总产值由12.8亿元增加到37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2.O7亿元增加到75亿元,乡镇企业产值由2.7亿元增加到72亿元,财政收入由1.195亿元增加到8…  相似文献   

8.
我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把发展旱作农业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突出位置来抓,坚持多年修梯田,调整种植结构。特别是依靠科技,于2003年成功总结了具有明显抗旱增产双重功效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由12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258万亩,6年累计增产粮食约320万吨,为我省粮食相继跨上900万吨、1000万吨两大台阶做出了巨大贡献。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资金从2007年的1000万元扩大到2012年的2,8亿元,6年累计投入资金9.4亿元;市县配套资金由2007年的81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3.3亿元,6年累计配套资金12_2亿元。  相似文献   

9.
《兵团党校学报》2009,(4):F0002-F0002,F0004
五一农场成立于1957年5月1日。位于准葛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经济带,地处乌昌地区中心,距乌鲁木齐市中心20公里、昌吉市8公里,乌昌公路(国道312线)沿农场南缘通过。全场土地面积9.32万亩,耕地面积5.1万亩,现有人口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0%),从业人员4700人,职工2231人,农场下辖农业生产连队15个(其中啤酒花专业连队3个),工交建商企业20个(其中国有企业4个),中学、医院、幼儿园等事业、服务单位9个。全场资产总额3.09亿元,净资产0.59亿元,资产负债率81%。  相似文献   

10.
呼图壁县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是一个以牧为主 ,牧农结合的县。全县总面积 9393.6平方公里 ,辖六镇一乡三场。全县总人口 2 0 .5 2万人 ,其中县属人口 12 .95万 ,居住着以汉族为主的 2 4个民族。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3.87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1%。 2 0 0 1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5 6 6 3万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 118元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疆第三位。进入新世纪以来 ,呼图壁县确立了“以牧为主 ,牧农结合 ,把覆盖面最大、增收效果最明显、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畜牧业做大做强 ,尽快由农业大县向畜牧业大县转变 ,进而向畜牧业强县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