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发改委明确2007年宏观调控取向为“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经济高增长周期的惯性和稳健的宏观调控取向,将促进2007年浙江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各方面因素研判,预计2007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速将在12%左右。浙江从供给角度看,农业将保持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增速将略低于2006年。随着各地加大力度支持第三产业发展,预计2007年第三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将高于GDP,三产比重将继续上升。从需求角度看,2007年是“…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人们普遍对2014年全球增长持审慎乐观的看法。发达国家有望巩固复苏势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继续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水平。新技术在不断涌现和传播,但能够引领全球增长的技术创新还难以辨认和确定,全球新经济增长点的坚实度和影响力有待观察。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下行压力。欧洲回暖势头继续,金融市场继续改善,但由于多重风险制约,中期经济前景仍有阴影2014年,欧洲经济将进一步回  相似文献   

3.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近30年内取得了年均9%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的收益惠及广大民众,数以亿计的人民摆脱了贫困。这是世界经济史上没有前例的成就。中国政府在管理增长的过程中展现了高超的技巧和不拘一格的政策。如果中国能够在未来20年内继续维持这种高增长,中国将注定成长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强国。但是,大国崛起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今的发达国家在崛起之时,都是靠对外殖民起家的,一则掠夺资源,二则抢占市场。资源和市场,实则是制度之外,决定经济体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当今的国际局势,以及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的天…  相似文献   

4.
2016年中国在低迷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创造了耀眼的经济增长亮点。专家预计,即便增速略有放缓,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最大贡献者。通过贸易渠道,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使发达经济体平均减少0.15个百分点的增速,但中国将继续成长为全球核心市场。  相似文献   

5.
蕴秀 《政策》2004,(1):35-35
展望 2004 年,高盛、德意志银行等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对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态度乐观,并上调了 2004 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但摩根士丹利却认为 2004 年中国经济发展将减速缓行。 高盛:“9.5%”。高盛对 2004 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最为看好。在高盛 发布 的中国 经济 的预 期报 告中,将 2004 年中国 GDP 增长预期调高至 9.5%。这已经是高盛近期第二次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是所有投资银行中最高的 GDP 增长预期。 德意志银行:“8.4%”。德意志银行将 2004 年中国 GDP 增长预期由 8%上调至 8.4%。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骏…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贸新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海涛 《半月谈》2004,(24):18-21
截至2004年11月20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地突破了1万亿美元,预计在年底全球贸易大国排序中,我国将有望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具备继续增长的基本条件,其有利因素主要是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长较快,国际投资开始活跃,中国以“加工贸易”为特征的制造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联合国指出,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出现反弹,实现2,4%的增长,其中,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达N8.8%。而世界银行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测结果则是,中国经济将继续是世界主要的增长引擎,今明两年中国经济都将会增长9%。消息一出,人们又在开始议论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许多人说,今年世界经济能否实现真正复苏,主要是看中国,中国将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徐康宁 《群众》2013,(1):35-37
展望2013年,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欧盟、日本经济依旧步履蹒跚;新兴经济体表现不一,总体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转向依靠内需,依靠技术进步。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6,(7):28-31
2005年中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G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整个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新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综合分析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预计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9%左右。2006年宜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深化关键领域改革,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打好“十一五”开局基础,努力延长这一轮经济稳定增长期。一、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经济运行高位趋稳,稳中趋降,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世界经济是继续坚持开放还是转向保护主义,是协同创新还是以邻为壑,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东部地区率先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是2013年转型的一大关键2013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前景:低速增长、制造通胀、保护主义一是2013年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金融危机已过去5年了,全球经济增长仍在谷底徘徊。如IMF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3.3%,是2009年以来最低的。同时将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率下调至7.8%和4.9%。全球及欧美的先  相似文献   

11.
黄良港 《政策》2002,(2):22-23
近两年全省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将为2002年我省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在国家扩大内需和全国经济较快增长的宏观背景下,2001年我省经济呈现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从供给方面来看,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推动全省工业较快增长的力量得到加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12年以后,房价、物价涨幅明显降低;出口增长大幅回落,投资和消费增长也有不同幅度下降,经济增长率呈现继续下行态势,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兼顾稳增长、稳物价目标,但在实际操作层面逐步偏重稳增长。一、价格同比涨幅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3.
黄良港 《政策》2003,(1):20-21
一、2003年将是湖北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一年 在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国入世的积极效应作用下,尽管存在世界经济减速的不利因素,2002年湖北经济运行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2003年全省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2008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并将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经济形势可能在2008年下半年或后年进入温和调整期。2008年形势:登顶后温和调整基于对本轮增长及2007年前三季度各项指标的分析可知,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位增  相似文献   

15.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其中,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同比增长7.7%,经济增速趋稳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但是,受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企业经营困难等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不小。中国经济是否就此告别高增长?经济发展前景怎样?针对这些问题,本期邀请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权威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国论坛》2009,(1):94-94
商务部综合司、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不久前发表了《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秋季)》。报告回顾了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总体上看,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进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质量继续提高,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经济从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下滑,在2009年第一季度达到低谷,从高峰到低谷共经历18个月.GDP的增长从13.4%下降到6.1%。之后,中央开始采取各种强制性措施.使得中国经济开始回升,在三个季度内完成了向上回升,到2010年第一季度,GDP的增长达到10%以上.形成了一个V字型曲线。今后随着国家“保增长、扩内需”一系列政策效应的不断释放,最终经济增长会出现加快趋势。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继续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小广 《政策》2004,(12):8-10
对2005年中国的经济走向而言,当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异常复杂的形势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成效背后,投资需求过度扩张及增长结构不协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如继续加大调控力度,对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又有可能造成伤害。针对经济增长仍存在较明显的结构性失衡和机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非洲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一年。2004年以来,非洲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2%、5.3%和5.7%,预计2007年经济增长接近6%,很可能成为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年份。从4年来稳步持续向上的经济增长曲线看,非洲经济展现了令人乐观的发展前景。在世界经济保持增长的有利大环境下,占非洲经济总量50%的非洲4大国,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和埃及都保持了稳健的经济增长势头,这为非洲经济增长夯实了基础。南非是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07年,南非经济继续稳步增长,前3个季度的平均增速达到4.5%。其不断改善的就业市场和稳步提高的工资水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逾五年。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经济总体图景是,全球经济维持低速增长,而推动增长的力量格局在改变。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向下滑行,为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前景喜忧参半,整体经济复苏有望加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增速差距将进一步缩窄。但风险因素犹存,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何时并以何种方式退出是世界经济近期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不排除经济形势可能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