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认同是一个从心理认同到参与行为的动态过程,指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的归属感,以及支持、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政治认同是一个多元统一体,其结构层级可分为对政党、政府、政治领袖、政治制度、政治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金毅 《中国青年研究》2012,(12):28-31,42
理性包容的政治文化是公民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要求,而政治参与盲从则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心态的反映。网络信息的可操纵性,公民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的恶意引导,"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以及一些管理机构和人员对某类信息的刻意放大,都会使民众的政治参与理性大打折扣,导致盲目参与、跟从和非理性政治参与的扩大。要构建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文化,打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文化基础,就要树立自主表达与自我约束的政治参与意识,运用公开、透明、包容的网络管理方法,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对网络治理的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腾讯新闻论坛中5个热门话题的讨论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了政治参与中网络意见领袖的形成原因。网络意见领袖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网络技术支持是网络意见领袖形成的物质基础,利益诉求是网络意见领袖形成的社会基础,网民与他人交流看法的需要是网络领袖形成的驱动力,网民的个体特质是网络意见领袖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3,(2):92-93
金毅在《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5期撰文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主要包括以“新意见阶层”为主体的网民、以网络意见领袖为主体的网络政治精英和以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共同的利益诉求而结成的网络政治共同体。他们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参与理念、参与能力和参与方式的困境。参与理念困境表现为民主参与理念与追求利益之争的冲突,参与能力困境表现为实现网络权利与现实数字鸿沟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政治参与,一方面彰显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和公民社会建设的进步,另一方面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消极征兆也同样会削弱政治参与的正当性,当前网络原教旨主义的消极征兆表现得尤为明显。网络原教旨主义存在的主因是参与主体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认知困境而造成的。要消除网络原教旨主义征兆,应通过增强民众对现有政治制度的认知、培养成熟的意见领袖队伍、对网络原教旨主义思潮和话语及时予以回击等措施,提高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能力,减少盲从性和无序性,真正以负责任的公民自治主体的身份参与到网络政治中来。  相似文献   

6.
周静 《人民论坛》2014,(8):37-39
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出现了"群体极化"、"民主哄客"和意见领袖被吹捧、"网络水军"泛滥和"人肉搜索"等现象。文章在深入分析产生上述非理性表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畅通和拓宽网民利益表达渠道、加强网络立法、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等措施加以规制,使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静 《人民论坛》2014,(3):37-39
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出现了“群体极化”、“民主哄客”和意见领袖被吹捧、“网络水军”泛滥和“人肉搜索”等现象.文章在深入分析产生上述非理性表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畅通和拓宽网民利益表达渠道、加强网络立法、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等措施加以规制,使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考察孙中山先生的政治文化心态,有一点不难看出,即孙中山作为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社会政治革命家,也曾有着浓烈的领袖意识,而这种领袖意识的兴衰,与他整个革命活动的成败得失又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达赖宣布“退休”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多来,达赖在国际上到处宣称他已经把政治权力交给了“民选的政治领导人”,并对过去几十年热哀于政治表示沉痛忏悔:“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一再地对别人讲,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应该分开,对别人这样讲的时候,我自己不仅仅是宗教领袖,还是一个政治领袖。  相似文献   

10.
周维宏 《人民论坛》2013,(25):32-33
政坛核心见不到政治领袖日本国内外的舆论都一致认为,日本政治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缺少一批有远见、能领航的合格的"舵手",即缺少能够力挽狂澜的政治领袖漂流的日本政治,缺乏有远见、能领航的合格"舵手"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政治格局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政治的漂流化。所谓漂流化,指的是这样一种政治  相似文献   

11.
政治领袖的社会历史作用始终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和重视。在资产阶级政治学研究中,无论是传统的思想还是当代的行为主义,都存在着片面夸大政治领袖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意志左右政治进程,社会局势和历史发展的偏颇与局限性。本文则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2.
领袖的个体风格特点决定着社会历史事件的个别外貌,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和命运。对领袖行为艺术进行高质量技术形塑的前提,是深入研究领袖个体的风格特征和政治——行政过程中的领袖个性因素。于是,在领导科学中,需要询讯、求证和解析这样一个问题:领袖的个性风格与领导绩效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内存关联?  相似文献   

13.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可以分为共意性参与和冲突性参与两种形式,分别是政治表征和政治认同作用的两个过程。基于参与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青年网络政治共意性参与的动力机制有政治情感表征拉动机制、政治价值表征推动机制、政治愿望表征驱动机制、政治意识表征促动机制,动员与组织机制有政治表征建构机制、政治表征惯习机制。青年网络政治冲突性参与的动力机制有国家认同极化机制、民族认同异化机制、政党认同分化机制、制度体制认同离化机制,动员与组织机制有政治认同归类机制、政治认同符号机制。  相似文献   

14.
政治领袖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使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中政治领袖人物的评价问题,历来是一个既敏感又令人关注的问题。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自身的特定条件,又使得这一时期关于政治领袖的评价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正>翻开世界大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我们发现,大国崛起往往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除了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外,领袖的作用,如领袖的政治智慧、雄心、意志品质等至关重要。在大国崛起的视野下,"领袖"不再泛指古典政治中的威权人物,也不再泛指位居高位却无大创举的各国元首,而特指在大国崛起的重要历史节点、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的政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政治参与思想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致力于政治参与制度的建设,都有相同的政治参与的指导原则。差异之处是:毛泽东热衷于群众运动式的参与形式,邓小平主张有领导有秩序地参与;在政治参与主体方面,毛泽东主要强调工农群众,邓小平则突出了知识分子和专家;毛泽东只把政治参与当作手段,邓小平则把它既当作手段有当作目的。  相似文献   

17.
祝全永 《求索》2010,(12):62-64
转型时期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心理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从总体上看,他们的政治参与态度总体较为消极,中介组织人员和管理技术人员政治参与态度较为积极,有宗教信仰的人政治参与积极性较低,文化程度越高,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越高,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最多。从分则上看,他们的政治参与态度呈现差异性,部分新的社会阶层成员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度最高;新的社会阶层对党和国家政策表现强烈的关心度;新的社会阶层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以及对统战工作的认知度呈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政府信任和内部政治效能感的关系类型来界定青年和政治的疏离程度,其中,疏离感强的包括从属者、退出者,疏离感弱的包括建构者、支持者。并将生活政治参与分为三种类型,线上关切式、线下关切式、线下吸纳式。在此基础上,检验青年的政治态度偏好和生活政治参与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疏离感强的并非完全脱离政治。退出者虽然有较少的社区参与等线下吸纳式和线下关切式政治参与行为,但是他们建构了自我话语空间,更多地参与线上关切式政治活动;从属者有较少的线上关切式政治行为。疏离感弱的也并非参与各种正向生活政治。建构者有更多社区吸纳式行为,但也更多参与线下关切式等冲突政治行为;支持者是政治结构的核心力量,较多参与社区活动,较少参与线上关切式等冲突生活政治;投票、选举等线下吸纳式政治参与取决于制度设计,和青年的政治态度偏好没有显著线性关系。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政治态度偏好类型的人口学分布,探讨了青年的生活政治参与行为的引导逻辑。这对于目前我国青年的网络社会治理、生活政治参与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杭州事件”的组织性分析,认为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如网民通过网络政治参与的目标更加理性,凸显爱国热情;组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场景;政治参与的区域特色增强,形成一些特定的参与群体等。组织化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与“快闪”行动有类似之处,都隐藏着较大的法律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基于网络监测的社会预警机制,在保护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政治参与行为的合法化和理性化。  相似文献   

20.
论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方法,它是指公民介入政治过程的实际行为,包括选举、集会、参加社团组织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政治参与划分为具有特定涵义的类型。影响人们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参与机制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政治文化状况、宗教信仰、信息获取等。政治参与对政治过程存在着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