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6,(6):10-10
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就要先干一步。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在于领导干部从自己做起。号召群众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抵制的事,自己决不染指。社会风尚,就在领导干部的影响下形成,就在领导干部的引导下进步。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的舆论引导工作已经成为领导干部必备的通用能力,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学会从舆论引导的角度来观照自己的工作。领导干部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担当舆论的引导者。有亲和力的、能够通过多媒体渠道展现人格魅力的领导干部才有更强的舆论引导力。领导干部要转变心态,直面媒体和群众;丰富传媒知识,熟悉舆论规律;改革管控模式,主动引导舆论。这不仅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新时代的工作需要,也是增强政策执行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易炼红 《党课》2010,(24):74-75
成为领导干部,就站在了聚光灯下。组织有要求,群众有期待,社会有评说,舆论有监督。同时,位置变了、权力变了、眼界变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保持一颗“五平”之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要论摘登     
第一,正确对待同志。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对别人要求严,对自己要求宽,好像自己什么都好,别人什么都不如自己。一些领导班子不团结,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常常同这种毛病有关。领导干部要心胸开阔,具有容人容事的宽阔胸襟,做到虚怀若谷。如果心胸狭隘,容不得人,听不进不同意见,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就会脱离集体、脱离群众,甚至成为孤家寡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领导领导,由领到导,只领不导,问题不少。"换句话说,领导就是带领和引导。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干部除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发动群众,带领引导群众一同前进,这些工作都离不开与群众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与群众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忽视了与群众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6.
党员领导干部在反腐败斗争中如何严格要求自己,中共营山县委书记陈福的这篇文章,真实又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反腐倡廉,最基本的要靠教育,靠法制,除此之外,也离不开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这是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希望之所在。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从我做起,一些方面还在滋长和蔓延的腐败现象就能得到有效的扼制和消除,反腐败斗争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古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就领导干部而言,这个"政",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内容: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管坏事。一是做好事。多为老百姓做好事,这是领导干部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不想做好事、做不了好事,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我们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而衡量是否"德才兼备"的一个重要因素应为是否具备为老百姓做好事的强烈愿望和为老百姓做好事的真实才干。没有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的强烈愿望和真实才  相似文献   

8.
所谓“群众工作恐惧症”.就是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群众文化差、水平低.自己直接与普通老百姓接触,有失身份;有的领导干部长期脱离群众,不知道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有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是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而是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在遭致群众反对时,认为是群众“胡搅蛮缠”、“不讲理”;有的领导干部遇到群众上访,不是主动接访.了解情况.化解矛盾,而是用有事、外出、开会等借口搪塞群众。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19):4-4
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领导干部要让群众看到自己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自己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的襟怀,看到自己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行动。同时,要激发广大群众关心党的形象、关心党的事业、关心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为什么被称其为领导,就是因为具备引导、服务的素质和能力。而这种资格、本领来自哪里?重要的一环就是领导干部要能够善于学习,即领导干部应比一般党员、群众多学一点,学好一点,收获大一点。也就是说,善于学习应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基本功,主要包括领导干部善于静心学、善于动脑学、善于动手学、善于动嘴学、善于动眼学、善于干中学。通过点点滴滴的学习实践磨练提高自己,在不断学习中增长智慧和才干,从而充分发挥领导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体峰 《党课》2014,(5):56-58
领导干部的“话风”连着作风、反映党风、引领政风,决定事业的成败。“说话”不仅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也是领导干部指导工作、引导群众、探讨问题的重要工作形式之一。那么,领导干部应怎样与群众“说话”呢?  相似文献   

12.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必须保留淳朴的土情感、土眼光、土习惯,保持农民情愫,善做农村工作,对群众怀有朴素可亲的感情。、碰见农民.要自自然然地握住那长满厚茧,甚至沾满粪土的双手,.遇到上访者,要换位思考,以心交心,把他们当作自己家人亲友,公正公开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领导干部是人民的一分子,是人民的公仆,要更有觉悟、更具先进性,但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就比群众高贵,比群众聪明,比群众特殊,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人民群众是主体,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对一个地区、部门的思想解放起着带动、引导作用。一个地区和部门的思想解放不解放,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好不好,开拓创新的氛围浓不浓.主要取决于领导干部.关键在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一把手”。  相似文献   

14.
正"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时刻把党和人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岗位当成战位,让责任融入血脉,以坚定的大局观念、深厚的理论素养、较高的能力水平、高尚的道德情操、务实的工作作风,担当起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改善民生的重任。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担其责。要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敢于担当,尽职尽责。无论是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普陀区税务分局副局长郁宝成乘专车外出途中见危不救激起民愤,被撤销职务并受到了留党察看的党纪处分.据市纪委领导人说:“这是上海第一例严肃处理见危不救的党员领导干部”.有个时期人们在认识上似乎有一种偏向,认为学雷锋做好事扶危济困主要是战士、工人、农民的事;是青少年和普通群众的事,很少要求领导干部在这方面带头的.此种认识似有不妥.我们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理应具备更高的思想觉悟、更纯洁的党性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应首先能够做到.特别是在目前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势下,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就更为重要.当然领导干部要尽力做好打击邪恶、扶危济困的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习惯于坐在机关里办公,等群众"上门",群众便戏称他们是"坐诊干部"。长期如此",坐诊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就逐渐疏远,群众也就对他们敬而远之了。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关键在于坚持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努力做到为民惠民利民。为民要先知民,指导要先"知道"。领导干部要想了解真实情况,就必须变让群众"找上门"为自己"走上门",实现从"坐诊干部"到"出诊干部"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7.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很多基层官兵反映,党员领导干部的身影见得多了,干部群众的联系更密切了。但也有官兵感到,自己与党员干部还是坐不到一条板凳上去。这启发我们,必须深入思考“走近”群众与“走进”群众的差别。近与远相对,是空间上的距离;进与出相对,是感情上的距离。“走近”群众并不等于“走进”群众,如果下基层仅停留在前者而做不到后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走进”群众的心中,才能真正摸清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如何才能“走进”群众呢?概括地说,党员领导干部需要与官兵实现“三通”。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这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向全党发出的告诫和提出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心态自律。自律,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用法纪、道德等约束自己的行为。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应以党章对共产党员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为准绳,以党的原则和利益为中心,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想事做事。所以,自律就先从心态律起,就是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引导自己,用共产党员应有的道德品质约束自己。语言自律。毛泽东有两句名言:讲话要有证…  相似文献   

19.
《四川党史》2001,(6):37-37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日前在谈到前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嘉廷堕落成为腐败分子一事时说,李嘉廷从一个高级官员堕落成为腐败分子的教训十分深刻。这些教训首先是放松学习改造,必然经不起考验。李嘉廷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归根到底是不注重学习,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丧失了理想信念。其次是言行不一,必然失去民心。中共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说一套、干一套。如果欺上瞒下,最终必然会成为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第三是居功自傲…  相似文献   

20.
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要力戒“三气”.第一、要根除傲气,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傲气十足,自恃高明,目中无人,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把与之共同奋斗、同舟共济的人民群众不放在心目中,误以为自己的职务上升了,水平就自然提高了,什么群众的呼声、意见、建议都充耳不闻,殊不知这种观点,是十分有害的.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强调,要做群众的先生,必须先作群众的学生.实践出真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领导者只有经常深入人民群众,处处尊重人民群众,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才能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取得各项工作的主动权.第二、要打掉官气,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一个官气十足的领导者,是无法贴近人民群众的,只有彻底打掉官气,才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在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