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孝兵 《新东方》2001,10(4):21-26
经济体制跃迁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的不同阶段,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渐进式跃迁所体现的正是中国特色的制度演进、变革模式,其路径依赖的特征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要提升国家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树立鲜明而富有魅力的国家品牌或国家形象。就中国国家品牌而言,当前尤为需要界定和充实其政治内涵,并在国际媒体和公众心目中形成广泛影响。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人权、法治应成为中国国家品牌中政府形象的四大支柱。中国应在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和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09,(3):46-4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部长张军扩在《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11期撰文认为,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逐步和局部的制度调整,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保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从而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但这一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和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既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也需要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中国改革的五条成功经验是: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然而,就在中国农民为整个国家的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并养活了全体中国人之后,发现自己的处境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遭遇到  相似文献   

5.
缓和经济周期波幅与控制“短期速胀”李国瑞缓和经济周期波幅与控制"短期速胀"是宏观调控经济长期稳定高速运行的中枢。本文拟就这个命题进行分析讨论。一、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幅很大当今世界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经济正常运行的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过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相似文献   

6.
《统一论坛》2014,(1):F0003-F000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5年来。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到国家和人民面貌的深刻变化,莫不靠的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才市场目标模式简议苏廷林就世界范围说,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历史传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特别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包括其中的人事管理体制的不同,决定了各国的劳动力市场模式的不同。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各...  相似文献   

8.
产权关系:国有企业正常运行和高效率的关键复旦大学博士袁志刚国有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种特殊的产权组织形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国有企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部门都曾经或正在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9.
陈霞 《理论月刊》2001,(5):27-29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取得了重大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在总结成就的同时,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原因以及还存在的许多问题,对经济体制转轨的绩效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已经成为事实,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反映了新型的经济体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因此,新一轮以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宏观目标,应该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政府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