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计算机病毒对信息安全的威胁日益增加,作为普通用户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上网用机习惯、简单的计算机设置和安装防杀病毒软件来积极做好防御措施,保护个人的计算机免受威胁。  相似文献   

2.
我国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犯罪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趋势。由于计算机病毒的独特作用机制,对该类犯罪的打击十分困难,需要社会及公安机关加强研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维护信息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病毒的破坏性、防杀病毒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典型病毒CIH和宏病毒进行了剖析。内容通俗,以期引起人们对防杀计算机病毒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的多样性,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病毒概念、新特点,并对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犯罪是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负面效应,它不仅是社会治安问题,还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真正做到政府牵头,公安为主,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的犯罪,达到对流动人口的合理化、规范化管理,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社会政治安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计算机病毒具有种类多、欺骗性强、利用系统漏洞对机器进行攻击、病毒技术不断翻新等特点,其传播途径也由文件交叉感染发展到电子邮件传播和浏览网页以及文件下载感染。为了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应根据其传播机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病毒进行查杀。  相似文献   

7.
浅析计算机病毒发展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从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出现到现在,计算机病毒随着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的发展而进化的过程。并对网络病毒的各种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网络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网络犯罪也随之蔓延.网络犯罪具有跨越性、智能性、隐蔽性、突发性、依赖性及相关性的特征,面对网络犯罪,应采取网络立法、管理制度、监察机关、技术、"网德"教育等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洗钱是指隐藏或掩饰非法收益的性质、来源、位置、所有权或控制关系,切断其与犯罪的关系,使其呈合法外表的过程。洗钱犯罪有着缺乏可识别的受害者,转移复杂性、专业性、国际性、资金密集性等特征。洗钱有走私货币、利用赌博等娱乐场所,利用各种奖券,利用银行系统、利用货币交换和非正式金融机构等形式。目前,我国存在着严重谋利型犯罪问题,非法收益数额大,反洗钱任务紧迫。为此,我国对洗钱应采取完善反洗钱的刑事立法,成立反洗钱的专业机构,加强国际间的协作及对黑钱流动加强监督和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病毒给网络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十分重要。电脑病毒按破坏性分有:良性病毒、恶性病毒、极恶性病毒、灾难性病毒。按连接方式分有:源码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外壳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电脑病毒的预防重在树立预防病毒的意识。常见的预防措施一般有:定期备份系统关键数据、准备一张干净的系统盘、在使用软盘之前先检查是否有病毒、限制电脑的使用人数、经常升级杀毒软件、要随时留意一些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1.
传播计算机病毒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我国刑法上如何对此准确定义和定性,目前还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实践中,我国刑法规制出现的漏洞使我们不得不对此问题重新思考.应当从新的视角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作界定,并以此为前提,从计算机病毒分类的角度对计算机病毒犯罪进行重构,探究在当前刑法规范的体系下计算机病毒的不同分类在刑法中所应对应的不同罪名.  相似文献   

12.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也迅速在互联网上形成.毫无疑问虚拟社会空间的存在及其进行的变化都是起源于现实社会中的网民.正因如此,网络空间里也必然存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善、美、伪、恶、丑.在虚拟空间中,如何规范人们的活动,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构建网络文明,传播积极、先进的网络文化,使网络道德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日趋严重,面对这一现象,学者们习惯于从宏观视角分析其原因及预防措施.而对低龄职务犯罪心理甚少关注。通过对低龄职务犯罪的概念、特点、危害以及几种典型心理进行分析,深入探索低龄职务犯罪心理结构中的各具体心理要素,并进一步将整个低龄职务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动态化,从而对低龄职务犯罪进行心理预防。  相似文献   

15.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日益广泛化、社会化 ,全社会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因而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行为 ,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不可估量。目前 ,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传染性、隐蔽性和破坏性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危害日趋严重 ,遭受过这些破坏性程序攻击的计算机系统 ,轻则造成个人数据丢失、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 ,重则引起不同范围内的秩序混乱 ,例如引起政府、金融、交通等社会管理部门无法运作或陷入混乱 ,乃至引发社会动乱 ,等等。  相似文献   

16.
作为结算支付工具,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独立抽象"交易原则使之具有快捷、经济和便利的优点,但同时也为信用证欺诈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本文从信用与信息本质关系的角度来探寻信用欺诈的成因,并提出通过构建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来防范欺诈风险.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当今威胁社会秩序的主要犯罪行为之一,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分析了网络犯罪特点,并提出了预防网络犯罪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造就了网络犯罪不同于传统犯罪的特征。网络犯罪日益蔓延,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网络犯罪的出现是由诸多原因导致的,只有全面分析产生网络犯罪的诱因,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实行防控对策,切实到位地减少以至消除网络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中日刑法涉计算机犯罪客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犯罪方式手段、犯罪客体呈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亟需完善。我国刑法关于计算机犯罪的有关规定存在比较多的缺陷,具体表现在:犯罪客体不明;犯罪客体错位明显;计算机犯罪侵入的“领域”规定狭小;计算机犯罪中单位犯罪主体的法律规定欠缺;计算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偏高等。我国刑法在立法完善过程中,可以参考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好的日本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