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57年3月25日由此利时,盧森堡、荷兰、西德、法国和意大利簽訂的“罗馬条約”,为建立“歐洲經濟集團”和“歐洲原子能联營”提供了条件。欧洲經济集團或歐洲共同市塲已于1958年1月1日宣布成立;共成員国就是“罗马条約”的簽署国,亦卽一般人所熟悉的“內六”。“欧洲共同市場成立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庞大的經濟單位,俾能在其内部自由地調动人力、物力、勞务和资本,并在內部执行共同的规章和政策”。 共同市場的“內六”操纵的着23.5%的世界貿易,一旦英国、丹麦和挪威参加这个集團,在經濟方  相似文献   

2.
序言許多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独立,促使了世界資本主义經濟制度起了新的變化。因此,这些国家政治形势的變化,給它的国民以选择其本国将来发展道路的可能性。但是,这些国家虽然名义上独立了,然而不能完全摆脫殖民地制度。現代資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巨大的資本主义列强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搾取,因  相似文献   

3.
1898年美西战爭以后,美国一直是菲律宾的主宰者,侭管菲律宾于1946年形式上取得政治独立,可是美菲之間的不平等条約仍然在各个方面控制着菲律宾,严重地阻碍着菲律宾經济的发展。近年来,美国对菲律宾輸往美国的商品增訂了20%的稅率,而且所謂“美菲貿易协定”于1974年期滿以后,菲律宾將受到美国进一步的剝削。因此,本文作者在忧心忡忡地看到这种晦暗前景的同时,他搜竭枯腸地对菲律宾政府献策,要为菲律宾产品別謀出路。他把視綫轉向跟菲律宾有着一些貿易关系的西歐国家,对它們吸收菲律宾商品的可能性作了分析,并且认为,只要菲律宾改善产品貭量、降低成本,菲律宾产品的出口市塲將会扩大。他向政府建議侭快实行促进出口貿易的一系列具体措施。然而,本文作者对西歐国家的幻想迟早总要破灭,因为,无論西歐国家也好,美国也好,它們剝削不发达国家的本貭是同一的。它們决不会施捨給不发达国家以任何利益。 本文仅供研究菲律宾經济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歐洲共同市場歐洲經濟集团歐洲經濟集团(以下称为歐洲集团)是由1957年3月25日签字的罗馬条約产生的,同年秋經六个会員国的政府(比利时、法国、西德联邦共和国、意大利、卢森堡与荷兰——以下称6国)批准后,于1958年1月成立。  相似文献   

5.
开始出現恢復的跡象随着美国的經濟从恢复阶段进入新的回升期开始,世界景气似手也显現出逐漸好轉的迹象。可是,这种世界景气的囘升現象,反映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开始下降并嚴重衰退的东南亚經濟上面,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工会的产生(1918——1920年) 二十世紀初,印度尼西亚的社會經济发生了深刻的變化。在国內最发达的地区——首先是爪哇——旧封建關系开始瓦解,新的社會關系逐步形成,出現了无產階級,它的成长极为迅速。它为国  相似文献   

7.
錫兰的經济史現尚有待于人們的写作,这就是須要以概括而又連貫的体裁,迨述自古以來直到今天的經濟發展綫索。过去半世紀以來,无數學者的研究已經写出大量有价值的著述,这对于描繪这个海島近代經济史的图景是十分有利的。实在,这幅  相似文献   

8.
印度尼西亚的輸入貿易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經濟地位是比在任何一个方都稳固的。在印度尼西亚紡织品市場上,曾經地名列第三位竞爭者的印度,完全由于商业上的竞爭,在印度尼西亚市塲上取得的地位,但到1958年中,儘管印度在紡織品貿易上尽了各种的努力,大部分还是退出了印度尼西亚市塲。1955年印度的棉花比大多數国家貴(日本除外),但現在印度棉花則比其他国家便宜,特別是比中国便宜約8%。但印度排擠不掉其他竞争国家。印度尼西亚的东南亚国家輸入份额中的比重,从1955年的15%降低到1958年上半年的3.7%—1958年的全年統計數字尚无法取得——而中国的比重則从5.3%增到12.8%(请参看表一)。  相似文献   

9.
一 在19世紀后半期,随着歐洲一些国家的資本主义經濟的发展及其逐漸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歐洲和亚洲的一些國家出現了大量人口向国外移出的巨流。就其規模看,那是历史上少見的。 例如,在资本積累正急剧进行的英国,爱爾兰“自1851年到1874年,移住国外的人口總數,为2,325,922人。”①这一时期我国也出現了人口大量移往国外的現象。自1880年至1900年,我国人民出国至新加坡然后轉往东南亚其他地区以及澳洲、  相似文献   

10.
美帝国主义扶植沙立親美卖国集团的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帝国主义为了排擠英国在泰國的势力,除了在泰國策动政變,积极扶植反动集團外,并在1950年誘廹泰國簽訂旨在加强对这个国家經济和軍事控制的所謂“泰美济濟援助協定”和“泰美軍事援助协定”。据不完全的統計,从1950年至1960年止,美国給予泰国的“經濟援助”共为2亿2千400万美元;①“軍事援助”  相似文献   

11.
在苏加諾總统和他的內閣的“领导下,印度尼西亚的經濟制度正在迅速地从“自由”的(实际上它从來不是自由的)經濟轉變为“有領導”的經济。盡管提出了許多野心勃勃的计划和几十種條例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殖民統治下,十年来,南越的經济結构与阶級結构有了許多重大的变化。 經濟結构方面:經济关系是社会的基础。研究南方經济結构与阶級結构的演变,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南方的社会性质,以及南方民族解放陣线为完成解放南方、和平統一祖国的事业而提出的南方同胞当前的革命斗爭任务。  相似文献   

13.
緒言 在十九世紀中国海外发展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在加里曼丹西部华僑的活动。当时,在荷兰殖民国家已經在爪哇建立了統治地位,华僑在其殖民体系之中,很早就处于当地土著民族与歐洲人之間,作为一个中间力量而占有其特殊的地位,从經濟活动方面表現它的重要性。与此相反,在加里曼丹的西部,由于荷兰还沒有充分建立其統治权,而远为落后的苏丹制国家的政权,不易駕馭华僑社会,遂使得华僑能保持其固有的社会結构,在經济上控制了这个地方,而且在政治上也佔有独立的  相似文献   

14.
黄菩生是香港香江書院經济学教授,对香港的經济問題曾在“远东經济評論”发表过一些文章;而这篇文章,是于1958年5月15日在香港大学政治經济学系現代中国研究班的講述,內容謬誤之处甚多,譯文略有刪节,可供研究香港經济問題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緬甸对西德的經济關系比起它对其他歐洲国家的經济關系更密切,当然,这是除了对英国之外而言。德国的制造品及机器被认为质量优良,同时它的工艺技术,特别是在重工业和采礦业方面是著名的。由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緬甸联邦在1956年7月11日締結了三年的貿易協定,其結果必然进一步締結經济合作協定,以便協助緬甸发展工业及其他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特別是从西歐各国逐步降低关稅障碍以后,法国机械制造商一直在一个更为明确轉向共同市场外部发展的經济体系上,試图向正在工业化的亚洲国家取得一个永久的立足点。这些行动对于具有发展潛力的市场有极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香港《远东經济評論》和日本《海外市場》先后发表了它們的評論員和通訊員写的有关英国、西德、“歐洲共同市場”和日本等資本主义国家对东南亚各国的貿易情况,这些文章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情况并向其本国的統治者和資本家献策。但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由于美帝国主义对东南亚各国的扩張和掠夺,日益排挤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东南亚各国的經济势力,被排挤的資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了諸多的对策,因而,在东南亚各国的市場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間的相互傾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銳化。同时,从这些文章中也反映了随着东南亚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高漲,帝国主义在东南亚各国的經济地位也日益动摇,它們的渗透手段遭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它們在哀叹之余,仍企图继续在东南亚作最后的挣扎,提出所謂“援助”、“友好”和“經济貿易合作”等等词令只不过是为其扩張政策搽脂抹粉而已。但是,近年来日本对东南亚的經济联系日益加强,扩張的手法也較多,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在东南亚經济竞爭中的一个勁敌,也值得加以注視。  相似文献   

18.
1.对種植场工人的剝削在馬來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經濟中,外国資本的统治地位是通過建立許多大规模的種植塲來确立其對僱佣勞动施以最残酷的剝削而形成的。這个被列宁称之為“遙遠角落”的地方,雖然  相似文献   

19.
在1951年正式采取第一个五年計划以前,印度并沒有一个适当和完整的經濟計划。英国對于印度的經濟發展可說是漠不關心的。英國統治印度的末期,曾经試图采取有限度的經济發展計划。例如在1905年,曾分别設置帝國工商部;邦政府方面也紛紛提出他們的工業計划,要求中央政府給予协助和指導。應当指出,一般享有特权的英国人却非常反  相似文献   

20.
1954年1月25日故總統麥格赛賽在致菲律賓国會的第一个國情咨文中會經说过:“在发展經濟方面,今后只對公共福利有極端重要關系的事業,政府才会參與。无論甚么时候,只要可能的話,不論來自國內的抑來自國外的私人资本,將優先得到政府財政上的照顾。我希望我國人民將放手創辦新的事业,並尽量利用政府現在提供的有利条件。這些發展經濟的首倡者,應該得到我們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