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实质是美国霸权的过度透支和过度消费,而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金融危机的中介和催化剂,美国的自由民主与自由市场的政治经济是金融危机的制度原因。金融危机使美国在短期内再次发动战争可能性降低,同时也削弱了美国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但危机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造成了伤害,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其实没有实质变化,美国霸权受到的影响有限。金融危机反衬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某些优势,但中国要居安思危,在处理中美关系方面保持审慎的态度,同时也要充分地利用这一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虽然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助长了美国的世界霸权战略 ,使大国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动 ,但是国际基本格局和发展态势并未改变。面对伊拉克战争所引发的国际局势的新变化 ,中国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战略并作出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伊拉克战争速战速决,再次显示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战后,美国是不顾各国反对、继续推行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还是会由于顾忌各国强烈反对而使“反恐”适可而止?这次战争将对美国今后战略走向产生什么重大影响?美国今后将如何重点推行其全球战略?这些都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从中窥探美国全球战略走向。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帝国论下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直接产物。虽然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但从政策层面上来看 ,谈论单边主义的胜利为时尚早 ,而且也不太可能。基于对伊拉克战后国家重建所面临的困难等分析 ,美国的伊拉克战略要想从军事上的胜利走向政治上的成功殊非易事。为此 ,伊拉克战后的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也是必然的 ,其政策从单边主义向重视合作的变化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5.
美国一段时间以来的单边主义做派、并非某位总统的心血来潮,而是实力落差形成后的一次集中倾泻。伊拉克战争在军事上已经结束快一年了,但有关战争对美国国际地位影响的争论仍然没有平息的迹象。一些人津津乐道于美欧之间的分歧和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并因此断言美国正在衰落。那么,美国正在像历史上的其他帝国一样踏上一条因为过度扩张而衰落的旅程吗?应该如何去看待美国的帝国行为呢?  相似文献   

6.
单边主义·倒萨战争·美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为什么无视世界和平力量反战的呼声甚至无视盟友的立场决意要打响倒萨战争?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2003年国情咨文时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布什国情咨文的大部分篇幅是阐述美国国内经济和伊拉克危机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大家的眼睛都盯着美国的总统竞选,竞选人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采取了非常不同的立场。这是看错了地方。我相信,巴拉克·奥巴马成为美国下届总统应当可以定论了。他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与其竞争对手约翰.麦凯恩几乎针锋相对。奥巴马从一开始就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他认为让战争继续  相似文献   

8.
这个人,站在这里,是向过去告别吗?是向未来致意吗?还是仅仅要表达此时的欢喜? 这也许是个太微不足道的问题。更多人要问的是:发生在伊拉克的战争改变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与美国的霸权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不顾世界多数国家的反对和规模空前的反战浪潮,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显示出美国“倒萨”的真实意图并不是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而是为了一己私利。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推行霸权战略的必然结果,因此战争必然会对美国的霸权战略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两场“反恐战争”与帕西地缘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米尔以西地区(本文简称为帕西地区),即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地区及其以西的接邻地区,存在一个 由伊斯兰国家组成的次地区。进入21世纪之后,在本地区及接邻地区发生了两起战争,即阿富汗战争与伊拉 克战争。大国对本地区的态度以及本地区的国家在这两次战争中的态度较为引入注目。美国的战略图谋主 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出于反恐需要;二是为了牵制俄罗斯、中国;三是为了控制里海的石油资源。在阿富汗战 争时期,美俄之间在中亚既有角逐、竞争,也有合作、协调,美国与帕西各国之间也有利益交叉。但在伊拉克战 争期间,情况则有所不同,美国在本地区难有太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1.
论点摘编     
正在消失的伊拉克战争 托马斯·鲍尔斯(Thomas Powers)认为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对秘密情报信息进行误读的一个最清晰的事例。由此,他提出疑问:极度的误解是否是一种“错误”?围绕关于伊拉克的秘密情报信息,即继续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这个中心问题,鲍尔斯列举了布什总统、国防部长鲍威尔的一系列讲话以及中央情报局伊拉克调查小组的领导人戴维·凯的报告。前者断言有大量确凿的情报证明伊拉克仍然在继续从事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是政治“反弹”的经典范例之一。伊拉克战争迫使伊拉克变更政权,而这种政权变更又在2006年11月14日反过来制造了美国的政权改变。2003年4月5日,伊拉克战争伊始,我在为《亚洲时报在线》撰写的《战争将结束超级大国的时代》中写道:“这场战争再次强调了军事力量只是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入侵伊拉克的借口最初是反恐自卫,而后是解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在则是入侵、从其恶魔领导人手中解放伊拉克人民。很快,它就将变为控制伊拉克的石油以使伊拉克人民富裕,或者拯救他们从属于一种邪恶文明的悲惨命运。这些都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在海湾战争中建立的反伊拉克军事联盟,由于一些国家不赞成美国遏制与打击伊拉克的政策而逐渐解体。这次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遇到一些国家的抵制。原来反伊拉克军事联盟的成员成为反战阵线的“斗士”。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美国又在寻找新的“志愿者”。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深刻地反映了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3 3 3 3 3 qU 33伪口勺︺勺甘八j3口.3伪甘33﹃J八l口q口3 Qg古了、(矛行、J‘、r.、(r、矛万、(r、(矛‘、(r.、1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14 15 16 17 IB 19 20 21 2224直面2003的挑战把握未来形势之走势反恐成为漂浮不定的号角?国际社会期盼核危机降温“倒萨”:战争是不是已经打响?值得深思的现象美国使用军事力量的意思赢得公理比打赢战争更难伊拉克战争的战争形态难以奏效的“伊拉克效应”潜丧托!号:英雄的三重含义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格局美国:政治是军事继续伊战引发美英诚信危机2003年日本的”莱菌兰”伊战后的中…  相似文献   

15.
尽管美国成功地摧毁了统治伊拉克二十余年的萨达姆政权,但美国试图在伊拉克恢复和平秩序的努力并没有收到多大成效,针对驻伊美军的袭击事件接连不断,而且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似乎又有陷入越南战争泥沼的迹象。对于这次战争,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已经 箭在弦上,美国一方面加紧向海湾调兵遣将,一方面不断向联合国施加压力,以期获得对伊开战的“通行证”。一些阿拉伯媒体认为,核查只不过是美国想利用的一种手段和借口,“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在冷战后主导发动的又一场局部战争。从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发动的几场战争来看,尽管情况各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都同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有关,其实质是要确保美国在今后世界的主导地位,延长它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和超强地位。从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促使穆斯林世界更加民主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到底为何打击伊拉克?有说是为石油,有说是先发制人,然而从深层次讲,正如一些美国新保守主义者所公开承认的,美国在“9.11”之后准备担起重建阿拉伯世界的责任,而伊拉克战争正是这个“历史性试验”的一个重要的开始,美国准备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塑造一个新的中东,从而改变整个阿拉伯地区的政治文化现状。哈斯的这个报告就是从理论上作了详细、透彻的阐述。然而关键的问题是,中东地区的历史难道真会按照美国所希望的那种模式演变?  相似文献   

19.
美国还在继续向海湾周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集结,但世人感到奇怪的是,前几个月一度一触即发的局势似乎得到了缓和,包括布什总统在内的美国高层不断放话,似乎战争的调门在降低,关注伊拉克局势的不少朋友因此在想:战争是不是可以避免了?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左翼近年来掀起的新一轮“帝国主义”或“帝国”的批判性研究中,关于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存在激烈的争论。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新帝国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引发“新帝国主义”讨论的根源无疑与美国在“9.11”之后以“反恐”的名义进行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全球军事干涉行动,尤其是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帝国”、“帝国主义”在主流话语中重新出现等等这些现象有直接关系。但是,能否将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看作帝国主义或帝国的简单复归?一些作者以在伊拉克等地的战争来说明帝国主义重新出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持这一看法的人并没有对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