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通过理论总结,先后形成了各具鲜明特色的毛泽东党建理论、邓小平党建理论、江泽民党建理论和胡锦涛党建理论。其中,毛泽东党建理论注重思想建设,邓小平党建理论注重制度建设,江泽民党建理论注重功能建设,胡锦涛党建理论则注重创新建设。这些理论既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在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举办的北京国际关系研究生论坛上,有关建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问题再次成为热点。随着中国实力与地位的上升,学界和政界都在呼唤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对此,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教授持不同观点,并在发表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的《国际关系理论是普世性的》一文中明确指出:国际关系理论本身是没有国家性的,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阎学通教授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论都是人类的公共物品,没有国籍的排他性。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中最流行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都没有国籍,所有国家都可以使用它们。虽然这三种理论的创建者都是美国的学者,但这些理论的创建者们并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美国理论。这如同孔子、管子、墨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的创建者之一,他们虽是中国古代先贤,但他们的思想理论却是普世的,他们从未称自己的理论是中国理论。英国学者牛顿是古典物理学理论的创建者之一,他也不将自己的理论视为是英国的理论。不同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建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但这绝不意味着人们有能力创建有国别的国际关系理论。借助先秦政治思想创建新的国际关系理论是中国学者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创建成的理论是中国的理论。中国学界在国际关系理论创建中遇到的问题不是没能创建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而是没能创建出系统性强的理论,理论研究长期停留在产生相互矛盾的思想火花的水平上。加强方法论、古代政治思想和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三方面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尽快创建系统性完整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摘要:政府规制理论是当代西方规制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迄今已经历了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规制俘获理论、规制经济理论、激励性规制理论的演进。通过对政府规制理论加以述评,对其阶段性理论进行分析,以挖掘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总结政府规制理论在实践中“扬弃”式演进的经验,以期对我国的规制理论研究及实践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需要研究这一理论体系较为严密的框架结构,剖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层面。本文认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理论精髓、理论主题、理论品质、理论支撑、理论取向、理论依托、理论基点8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坚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需要。坚持理论创新,必须保持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依据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探索实现理论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人民民主理论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石,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民主监督理论、协商民主理论、民主集中制理论,这些理论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石,并成为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主线。  相似文献   

7.
在犯罪学的研究中,对于犯罪情境的基本含义,学界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认同。对于犯罪情境的构成,基于日常活动理论、“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理论、死角理论、六要素说和三要素说等不同的理论预设,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构造理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各种构成理论存在交叉和包容。确定一种更具现实意义的犯罪情境构成模式,应该结合我国犯罪控制的制度基础和现实做法,以求为实务操作中的犯罪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先进分子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巨大努力,他们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述、利用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学习研究革命理论,在很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和组织原则,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但历史地看,党在创建时期理论准备是不足的。不过,“理论准备充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理论只有随着实践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论是永远不会一劳永逸地准备充足的,因此将“理论准备不足”的标签只贴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也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9.
在参政党建设过程中,理论建设一直是其较为薄弱的环节,这里,客观条件的不成熟是其原因之一,但在主观认识上,人们还没有明确认识和把握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内在联系。因此,明确辨析政党理论、政党建设理论与政党理论建设的关系,准确把握政党理论建设的重点、前提及其与思想建设的关系,对推进和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是以多维视角研究国际次体系区域的安全关系的理论。该理论关注权力,也同样关注制度和身份,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三大基础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构成了该理论的三个重要支柱。该理论强调制度对权力的制约,强调身份使权力产生了不同的意义,这样,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有机地融合在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中,使得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对地区安全问题的解释更全面、充分。  相似文献   

11.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十六大报告的精髓和主题,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的指南。本文拟就社会科学研究中唯书、唯上,失去了推动理论研究与时俱进的动力,脱离实践、相互“克 隆”,窒息了理论研究与具俱进的活力,选题抓不住时代精神。缺乏推动理论研究与时俱进的能力,轻视历史研究,动摇了理论与时俱进的基础等有悖与时个进精神的种种现象进行反思,以期促进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保持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在经济建设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进新时期的理论创新,积极主动应对外来意识形态冲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3.
增强民主党派理论话语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话语权是政党的软实力。新形势下,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解决多党合作突出问题及赢得国际民主政治话语权,要求民主党派紧扣时代和社会发展主题,增强民主党派理论话语权。增强民主党派理论话语权具有可行性。民主党派应从理论、实践、传播媒介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强理论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建国 50多年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取得了辉煌的历史功绩。与此相应,党的统一战线实践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 21世纪的挑战,统战理论研究应该有所突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以统战理论研究的历史感涉入统战理论研究领域,即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从统一战线特定的历史环境出发,全面、深刻地揭示各种统战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真实面貌及客观规律,从总体上在统战理论研究的系统方面全面把握统战理论的历史风貌和作为学科理论的基本特征,历史地、具体地揭示统战理论的发展进程及其演变规律,使统战理论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抓住和用好机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至关重要。但理论宣传不能心浮气躁,那种指望理论武装一蹴而就的想法既不科学、更不现实,只会使理论武装成为无本之木、让理论宣传自说自话。只有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创新理论宣传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得到推广普及,成为建设“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其理论的深刻性、思考的全面性、鲜明的指向性和批判的针对性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流派之一。可以说,一切涉及生态方面的理论建构都无法跳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而进行言说。生态实践观作为对人类实践形态新的理论概括,作为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理论形态,在自身理论建构的过程中,应注重借鉴和吸收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理内核,以在思维路径、理论诉求和理论特质上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概论”课教材,理论性很强,但缺乏感性资料和对社会变革的具体描述,所有知识点、理论、结论等,都建立在纵论、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学生没有亲身经历教材描述的社会发展过程,缺少必要的感性体验,不容易形成正确的理性认知,这就给理论灌输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应补充各种相关视频、音频、图像、图表、数字背景资料,增加对“社会现代化理论”等社科理论的科学介绍,重视对时事政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培养学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科学、深入地理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当前影响我国政党制度理论创新的四大障碍,即:思想认识上的不清晰、运行机制上的不畅通、自身建设上的不完善和法制化建设上的不健全。从七个方面提出我国政党制度理论创新的路径建议,即:把握主权在民思想、完善民主监督理论、厘清政党及政党制度理论、廓清政党定位问题、完善执政党建设理论、完善参政党建设理论和借鉴西方政党理论的合理思想,以期对新时期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入手,分析归纳其文本中关于国家理论的具体论述,是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抛开文本或者在文本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演绎都是精致的唯心主义的体现。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为基础,全面集中解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理论的具体论述,主要包括国家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消亡四个方面,进一步厘清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本原,以期消除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神秘感或复杂感,使人们更加简单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论坛》2010,(3):58-58
近年来,中共云南省祥云县委宣传部的理论武装工作以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和理论调研为抓手,紧密结合祥云县县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实际,以突出科学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为目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