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博览之窗     
毛泽东荐人到中央文史馆未果 李淑一,烈士柳直荀的妻子。1957年,毛泽东为答李淑一所赠纪念柳直荀的《菩萨蛮》词,写下了著名的“我失骄杨君失柳”《蝶恋花》词。 1954年3月2日,毛泽东给其秘书田家英的信中提到一件事: 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生,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北京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个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代伟人毛泽东这首荡气回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对亡妻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切悼念,同时也充溢着对老友、柳直荀遗孀、杨开慧同窗好友加闺蜜李淑一的真挚情谊和真切关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共给李淑一亲笔写了4封信。其中第二封信为1957年5月11日所写,广为人知,影响最大,因其中"有《游仙》一首为赠",后  相似文献   

3.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代伟人毛泽东这首脍炙人口、荡气回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对亡妻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情悼念,同时也充溢着对老友、柳直荀遗孀、杨开慧好友李淑一的真挚情谊和深切关爱。"一阕《蝶恋花》,主席寄深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共给李淑一亲笔写了4封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收录最多,有前3封信,《毛泽东年谱》也有记载。第四封信迄今没有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4.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主席这首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柳”,即指的是他早年的挚友、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 岁月的风雨,虽已渐渐冲淡了烈士的斑斑血迹;伟人的诗句,却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已逝忠魂的追思。柳直荀烈士到底是怎样牺牲的呢?迄今仍然杂说不一,莫衷一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三种说法: 一是被蒋介石所杀害。美国学者R·特里尔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的中译修订本、累计印数达102万册的《毛泽东传》,在谈到《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时,把柳直荀之死同杨开慧之死相提并论,说:“毛的这首词是答赠他的一位友人(同毛一样,她的爱人也是在三十年代死于蒋介石的屠刀之下)的。”  相似文献   

5.
柳直荀在土地革命时期。曾在湘鄂西苏区生活、战斗过两年多时间.他为根据地建设和红军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柳直荀在党内和红军中的职务,虽然不算很高,但他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情缘。新中同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为纪念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烈士,写了一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词,唱响华夏,使柳直荀成为全国著名烈士传颂闻人。  相似文献   

6.
1957年 5月 1 1日 ,毛泽东写了一首情深意长的词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这首词 ,知之者甚多 ,然而词中的“柳” ,即革命烈士柳直荀 ,他的人生轨迹 ,革命历程 ,尤其他是怎么牺牲的 ,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一 )柳直荀 ,字克明 ,笔名高方 ,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方塘村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直荀自幼聪慧 ,刻苦好学 ,父母都很喜欢他。身为清末举人的祖父柳正荣曾坦言 :克明学业可成 ,来日…  相似文献   

7.
邓沛 《党史文汇》2008,(6):44-46
毛泽东这首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柳”,即是指他的早年挚友、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  相似文献   

8.
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切悼念,同时也道出了毛泽东与柳直荀烈士及他夫人李淑一的深厚的革命情谊。 毛泽东与李淑一的相识,要从杨开慧谈起。杨开慧的父亲杨怀中、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柳直荀的父亲柳午亭都是湖南的知名学者,彼此都有很深的交往。杨开慧跟柳午亭习武时曾住在柳家,柳直荀在长沙读书时也曾寄住在杨家。杨怀中当时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伦理学教授,其得意门生之一便是毛泽  相似文献   

9.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写赠故友柳直荀遗孀、长沙中学教师李淑一的《蝶恋花》词中的词句。全阕词章情感真挚、感人,文采斐然富有浪漫色彩,堪称佳作。1932年柳直荀在湘鄂苏区"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时年仅34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痛惜。  相似文献   

10.
电文称:河南省纪念李翔梧、刘志敏烈士牺牲五十周年大会:值此李翔梧、刘志敏同志牺牲五十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两位烈士在福建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而顽强斗争的光荣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时期.有许多革命志士仁人,来到洪湖西岸的监利开展武装斗争。最著名的革命英杰有邓中夏、贺龙、周逸群、关向应、段德吕、鲁易、柳直荀、许光达等20多人。其中贺龙、周逸群、鲁易三人之间革命关系鲜为人知。贺龙的入党介绍人是周逸群,周逸群的入党介绍人是鲁易。他们受党的派遣,先后都来到了监利,为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相似文献   

12.
刘旭 《党史博览》2023,(1):76-80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是毛泽东1957年5月11日以《游仙(赠李淑一)》(1963年12月最后定名为《蝶恋花·答李淑一》)为题写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词,该词是写给当时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这首词为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原配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与友情,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是毛泽东的著名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问世50周年。词中被毛泽东尊称为"君"的李淑一,是"骄杨"(杨开慧)的"好朋友",是"柳"(柳直荀)的夫人。在今年李淑一逝世10周年之际,她的侄女和侄女婿,深情回忆了她与毛泽东主席非同寻常的交往,以及《蝶恋花》问世前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而出版的<毛泽东诗词解析>(王庆位编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对<毛泽东诗词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所载的六十七首诗词,作了尽可能全面的介绍和解析.  相似文献   

15.
<正>毛泽东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光辉典范。他一生自警用权和自觉律己的一言一行,永远闪烁着共产党人的党性光芒。李淑一是烈士柳直荀的遗孀,又是杨开慧的亲密朋友。新中国成立后,有人请求毛泽东将李淑一推荐到文史馆工作。1954年3月2日,毛泽东专门就此事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前夕,我在好友西平的陪同下,来到湘鄂西苏区红色首府——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瞻仰了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陵园.柳直荀烈士陵园掩映在一片高大苍翠的杉树林中.跨入陵园的大门.一座巍峨伟岸的人造大理石碑迎面而立,石碑上镌刻着毛主席那著首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我仁立在石碑前吟诵着伟大领袖华岁英年时的诗词精品.品味着语言大师对杨柳二位烈士的热情讴歌,欣赏着一代伟人豪迈飘逸的书法风格,心中油然生出对革命先烈的崇  相似文献   

17.
1952年,毛泽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第一号烈士证,这第一号烈士就是段德昌。 段德昌,字裕厚,1904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南县九都山九屋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华容、南县从事反帝爱国活动。先后任中共湖北公安县委书记,鄂西游击总队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军长。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10余万大军第四次进剿洪湖根据地,结果洪湖苏区不保,根据地丧失殆尽。 洪湖革命根据地及洪湖革命武装是在段德昌等红军将领的直接领导下建立并发展壮大的,极盛时期部队达3.5万余人,根据地面积纵横数百里。段德昌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正直的品格深得洪湖人民爱戴,人们称赞他的部队是“常胜之师”,他也被誉为“常胜将军”。 根据地的失陷,不能仅仅归咎于敌强我弱。1931年春,王明“左”倾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7,(2)
正人物简介:李淑一,1901年出生,1997年逝世。上中学时与杨开慧(毛泽东夫人)结为好友,经杨开慧介绍与柳直荀(革命先驱)认识,24岁与柳直荀结婚。就在那个时候,李淑一与毛泽东相识。结婚后3年左右,柳直荀因革命离家,李淑一独自在家教书,养育儿子,两人再也没有见面。直到解放后,李淑一才得知柳直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是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因其特色和贡献而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李文林式"根据地。值此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拟于今年10月中下旬在吉安市青原区举行纪念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理论研讨会,届时特邀国内党史、军史专家等相关人士参加。理论研讨会由中共青原区委、区人民政府与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办联合主办。为使研讨会成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0月19日,是赵宝成烈士牺牲80周年纪念日。烈士故事是重要的红色革命资源。把烈士的故事讲清楚,是对烈士的最好纪念。赵宝成系中共早期革命家,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三岔村,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中共山西省委领导成员、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北方局、上海中央局机要交通员。1932年调赴中央苏区,初任工农通讯社副社长,后经周恩来提名、毛泽东同意,出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