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谷文昌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谷文昌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虽然多年来对谷文昌有许多概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需要大批党和人民的好干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谷文昌事迹的难能可贵,也进一步引发人们对谷文昌精神的学习与研究。本文试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  相似文献   

2.
<正>谷文昌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概括为: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深入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克己奉公、清廉无私的高尚品德。谷文昌精神体现了忠诚、爱民、务实、担当、清廉、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撰文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刘云山说他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人人可学可为",尤权赞他"生命有涯而精神不死"。谷文昌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5,(7):12-13
201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文章《三十四年后的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人们不禁要问,谁是谷文昌?谷文昌为什么如此重要?谷文昌是河南林县人,1950年随部队南下至福建,在海岛东山县工作了14年,担任县委书记10年。  相似文献   

4.
谷文昌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内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文昌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各级党委政府根据时代需要曾做出各种归纳概括。目前我们不能简单套用"四有"书记来概括,这个界定无法突出谷文昌精神独特的价值内涵。文章试图探析谷文昌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梳理其精神内涵形成发展的脉络,最终探寻谷文昌精神的基本内涵,以期为进一步深化谷文昌精神研究打下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同志多年来非常关心《党员干部之友》的成长,先后于1992年和2001年本刊创刊及出刊100期之际发来贺词、贺电,十几年间为本刊撰写了不少观点鲜明、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好文章。前不久,应本刊之邀,他又欣然命笔,写下了《谷文昌——一部学习“三个代表”的生动教材》一文。 2002年5月,张全景同志到福建调研时,发现了谷文昌这个典型,为他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奋,不顾70多岁高龄,亲笔撰写下12000余字的长篇通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于2003年2月20日被新华社全文播发、《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刊发后,受到中央多位领导同志的关注,并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学习谷文昌的热潮。相信本文的发表,对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谷文昌,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求是》2003,(6)
张全景同志的通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县委书记———谷文昌》发表以后,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社会反响,一个学习谷文昌精神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上兴起。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一个已经去世20多年的人,为什么一直被当地群众深深地怀念?他的先进事迹为什么能感动和震撼亿万人民的心?因为他用毕生的心血和忠诚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诠释了一个80多年来被反复证明的真理: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衷心爱戴。谷文昌…  相似文献   

7.
正谷文昌精神发祥于东山,至今已有50多年,它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当前,学习践行谷文昌精神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谷文昌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群众观,为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提供了鲜活榜样习总书记曾三次高度评价谷文昌精神,他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说:"在福建,带领福建东山人民改造自然和社会,变昔日荒山秃岭为现在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全省环境最佳县’的谷文昌,  相似文献   

8.
右玉纪 《先锋队》2014,(5):37-37
一是学,即学理论。制订《学习方案》,采取自学、集中学和专题辅导等方式深入学习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组规定的三个方面的重点学习内容,委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都认真参加了集中学习,撰写了心得体会。二是看,即看影片。组织机关干部认真观看《焦裕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影片,通过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克服困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办实事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和责任意识,锤炼了干部求实重干的优良作风。三是听,即听意见。  相似文献   

9.
学习谷文昌     
■谷文昌精神的时代意义■向谷文昌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谷文昌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5,(5)
<正>习近平点赞谷文昌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我们常讲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005年1月17日《之江新语》)  相似文献   

11.
图片报道     
《公仆兰辉》上演 1月6日晚,大型方言话居嘿公仆兰辉》在绵阳首演。《公仆兰辉》根据北川已故副县长兰辉的事迹创作而成,全剧共6场,采用倒叙讲述的手法,艺术再现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的为民隋怀、公仆情怀、廉洁情怀和儿女隋怀。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 ?这是当今人们对“公仆”议论得最多的话题。影片《生死抉择》紧紧围绕这一话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全心全意为民的李高成,令人深受教育和鼓舞。   《生死抉择》何以震撼人心 ?主要是影片主人公李高成的人格力量和凛然正气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毫不隐讳地说,党员领导干部吃喝玩乐在前、艰苦奋斗在后,关心自己在前、关心群众在后,照顾亲友在前、公正办事在后,争权夺利在前,公而忘私在后,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因此,当看到“李高成”的形象出现…  相似文献   

13.
由郑君里导演,陈白尘、沈浮、赵丹、王林谷、徐韬编剧,赵丹、孙道临、吴茵、上官云珠、魏鹤龄、李天济、黄宗英、王蓓等主演的电影《乌鸦与麻雀》,是一部反映上海市民生活、再现国民党反动统治末日景象的影片。由于该剧构思巧妙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央党校校园的中轴线上,放置着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的雕像,而在校园东西两侧,分别放置着焦裕禄、谷文昌两位县委书记的雕像。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经常提到五六十年代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他一心一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称赞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什么原因,让谷文昌得到习总书记这样高的评价,让东山百姓对谷文昌如此深切缅怀呢?  相似文献   

15.
公仆与权力     
“公仆”这个概念,人们都很熟悉。《新华词典》上解释:“公仆就是为公众办事的人。”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我国,人民群众称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为“公仆”,这是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的肯定和称赞,其中也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16.
谷文昌同志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位先进典型。许多年来,对这一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一直延续不断…… 1963年,省委主要领导叶飞提出让谷文昌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1981年,省委书记项南看了东山后,称赞谷文昌:“搞四化就需要这样的干部。”谷文昌去世  相似文献   

17.
导弹司令杨业功的“决不失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枫 《世纪风采》2006,(2):42-42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惟吾德馨。”杨业功填写的这首《公仆铭》,不仅是他为官的心得,更是他为人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学习裴庆生──《人民好公仆裴庆生》序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人民好公仆裴庆生》一书,是省纪委、省委组织部、支部建设杂志社等单位的同志编辑的,收集了记述原晋中地委书记裴庆生同志先进模范事迹的通讯、裴庆生的同事怀念他的文章,报刊的有关评论,以及他生前的部...  相似文献   

19.
在“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员干部正按照市委的要求,重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三篇经典文章。  相似文献   

20.
正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珍藏着20多件谷文昌书记生前用过的文物资料,有衣服、鞋帽、皮箱、书籍、印章、放大镜、家书等等。这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那12封家书。记得2003年2月,我随纪念馆陈列部工作人员前往漳州、东山征集谷文昌文物时,在采访史英萍大姐及其子女时了解到,这些家书是谷文昌的遗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