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创造性地构建了以晚期资本主义为研究对象的"晚期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吸收了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范畴,把资本主义理解为一种"生产方式",视"资本"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总体化力量;在承认资本主义制度的"弹性"并深入分析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新特征的基础上,强调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在"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历史分期论视野中,把当代资本主义定位为"晚期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最纯粹的形式,后现代则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主导".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随着两次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化。国外学术界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人民资本主义论"、"新工业国理论"、"后工业社会论"、"全球资本主义论"、"涡轮资本主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失败的资本主义制度论"等代表性观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由于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而引起的重大变化加以理论分析,却有意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私有制的弊端;西方左翼学者则更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断断续续有过热烈的讨论落后的东方国家能否超越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前后有过三种"超越"论.三种"超越"论的不同,在于所要"超越"的对象不同俄国民粹派要"超越"的是资本主义的一切发展阶段,马克思要"超越"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列宁不主张阻止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所要"超越"的仅仅是"资本主义的发达阶段"(即欧美式发达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积累论和崩溃论是卢森堡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她关注剩余价值实现上的困难,对引发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危机的直接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拓展"第三市场"是转嫁危机的主要手段之一,为认识世界市场和帝国主义现象提供了理论工具。她把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普遍性的危机看作社会主义的起点,把"崩溃论"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道路。卢森堡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从单一因素出发主张危机必然性的传统,离开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基础上积累动力的分析,将危机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常事件,不自觉地使危机理论回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5.
史艳芳  唐辉 《人民论坛》2015,(2):199-201
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西方学者随即抛出"工人阶级消失论"等观点。文章对这种阶级结构变化进行分析,指出了资产阶级"告别阶级、告别革命"的实质,认为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工人阶级仍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在新的发展阶段集中爆发的一种新形式,并没有超出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的总体框架.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也宣告了形形色色为帝国主义辩护的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同样金融危机也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的法治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在保障市场自由和市场秩序方面,中国的法制建设明显缺位;二是国家权力过于介入市场经济生活,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变相加强,需要通过完善立法手段,对之加以规范;三是中国法治面临倒退,某些地方又恢复了人治的色彩;四是"稳定压倒一切论"和"中国情况特殊论"对法治建设可能产生消极影响。这"两论"的提出,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也容易在实际工作中遭到基层官员的误用和歪曲。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关于学习和消灭资本主义的理论,是1949年至1956年党对私人资本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和"和平赎买"的思想,提出了"新型资本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合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也具有指导作用.但是,这一思想在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就发生了急剧变化,1955年10月,毛泽东又提出"让资本主义绝种"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和汝圣 《传承》2014,(10):86-87
《资本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论",它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和证明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理解和认识现行的经济运动规律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仍然是我们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工具。同时,《资本论》作为"社会化商品经济论",仍然能够指导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更好地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学说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是把人从一切"非人"的或"异化"的境遇中"解放"出来的价值本体论.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关于犹太人解放问题局限性的批判,将犹太人解放问题纳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以犹太人的解放问题为个案剖解了人类解放的三个基本前提一宗教解放、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 ,对甘肃居民收入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所有制形式差距及个体差距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这些差距的累进扩大趋势已对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建议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致富、加强对个人收入的监控 ,适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积极改革二元户藉制度、限制过快增长的垄断性收入 ,以此遏止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 ,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经济哲学与法哲学、社会伦理与自然伦理在人的类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整合起来 ,揭示了经济与政治、德治与法治、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对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实质进行了初步的伦理道德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提出衡量所有制理论创新的原则标准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创新的主要表现。其中提出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及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位认识的水平是评判所有制理论创新的前提。最后提出依据创新的所有制理论深化国企改革的构想。指出 ,国企改革的实质 ,是通过彻底改造国有制 ,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分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讨论人力资本含义的基础上 ,从八个不同方面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分类研究。按其发挥作用的范围分为生产型、研究开发型和管理型人力资本 ;按形成人力资本的投资渠道或方式分为教育人力资本和培训人力资本 ;按其表现载体所属国籍分为国内人力资本和国外人力资本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反垄断立法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垄断问题日益严重,反垄断法的出台迫在眉睫。我国的反垄断法在反对经济垄断的同时,还特别应当规制行政垄断,并且应当设立独立性、权威性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将老子的道和高级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相比较 ,认为它们的基本内容相同 ,有很大的重合面。笔者以此断定 ,道实质上就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是高级辩证法矛盾概念的雏形。同时 ,道又包括本体论 ,体现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 ,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在对社会治理活动的伦理审视中,我们发现,如果在人类以往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治理者的仁爱道德品性缺乏客观保障的话,那么在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中,则要求治理者必须把仁爱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来加以承当。公共管理者的仁爱是博爱与自爱的统一,他能够承当这一道德责任和义务是他成为合格的公共管理者所应具有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不是一时的权益之计 ,不限于一种方针政策 ,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实际上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但其表述更符合当代中国国情 ;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又具有中国特色 ,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官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产生是王权强化的必然结果,同时,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又使其最终走向衰亡,在当前我国初步建立公务员任期经济审计制度的新形势下,重新审视这一制度的发展历程,观其嬗变,评其利弊,对于推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对我国破产法应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进行了论述。必要性体现在国际交往、市场秩序、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平等保护四个方面;可行性体现在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信用的发展、配套立法的完善、公平正义已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