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们这栋楼的三楼,住着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在楼下的门市部做生意,生意不旺不淡,他们也不急不燥。虽然他们的年龄不大,但是他们有一个习惯——慢腾腾地走路,慢腾腾的生活。他们夫妻每天慢腾腾地上楼,慢腾腾地下楼,那个慢急煞了人,整座楼的人们都感到不耐烦。  相似文献   

2.
时下有那么一些夫妻,他们早已结了婚,但不经常居住在一起,只是到了周末或某一个约定时间,才“集合”在一起。这种夫妻被我们戏称为“候鸟”夫妻。这样的夫妻模式使得夫妻双方各自独处的空间大大开阔,还保持了新鲜感;可是都市生活又有其迷人、便利的一面,这又使得这种夫妻关系时时充满着挑战与诱惑……  相似文献   

3.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种"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幸福生活,如今是否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些夫妻搭档有一起开店的,有一起当警察的,有一起去当农民的……他们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在事业上互相扶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中滋味有苦有甜,他们却都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4.
来大城市生活已经7年了。 7年了.只知道对门住着和我们年龄相当的一对夫妻和他们5岁的儿子。楼下的住户十天半月也见不上一面。那个家好像只是主人的旅馆。  相似文献   

5.
我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一个小小黎村永保村一住就是十几天,那已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幸福时光里的一段。由于黎族乡亲的热情直爽,那点时间已足以使我跟他们打成一片、无话不讲了。他们不需要在一个外来者面前掩饰什么,他们甚至乐呵呵地给我讲述他们的恋爱故事和夫妻吵闹的内幕。他们那种平实、开朗、简朴的生活深深感动了我。尽管他们的生活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也许还是落后的、贫穷的、单调的,但那有一种真人生在里面。一日三餐,李献忠大哥一家尽力找来各种菜蔬、买来鱼和肉款待我,老大李纯良每天还从树上为我摘一只甘冽美味的椰子,有…  相似文献   

6.
沈哥:本期话题组稿的时候,正值“中秋”、“国庆”的黄金周。为了这个话题,面对一轮满月我开始了全因的漫游!当然是利用网络和电话进行远程交流。不然,不要说放7天长假,就是来他一年半载,也远远不够用。 这7天里,我找了十几对夫妻,与他们在网络中交流,咫尺天涯之间,我能感觉到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聚聚合合、甜酸苦辣的生活百味。我读了很多对夫妻的来信、来稿,厚厚的信件承载着他们岁月的艰辛。尽管他们在不同的城市,相识相爱各有不同,小日子也过得各有滋味,他们真实感人的生活时时在震撼着我的心灵。下面,我先请出一时,和朋友们聊聊。  相似文献   

7.
轮椅夫妻     
刘东庆夫妻是不幸的,不幸的是伤残夺去了他们健康身体,但他们又是幸运的,相同的命运使他们结合,给他们带来了另一种美好的生活。 1976年唐山大地震,当时作为河北矿冶学院的高材生的刘东庆,还在睡梦中,就被压在倒塌的楼房里。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17日,对于夫妻双双下岗六年,靠出卖体力维持生活的巴图一家来说,是家庭生命的第二个春天。这天,他们拿到了开行内蒙古分行4万元的下岗贷款,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因下岗无收入保障,困难时100元钱都没人敢借给他们,一下子能拿到这么多的贷款,他们激动得哭了。4万元贷款,意味着他们下岗失业艰难的生活从此结束。巴图再不用去摩托修理部打工了,凭他的技术,可以自己开修理部养家糊口,妻子也不用去洗衣店打工挣钱了。巴图是开行内蒙古分行实施社会瓶颈领域——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首位获得者,象他们这样因企业转制夫妻下岗的家庭很多…  相似文献   

9.
这实在是个很难堪的场面,灰头土脑的丈夫们,来到这灰灰的大门内,探望已失去一定自由的妻子……这次内涵丰富的采访,已过去了多月,在生活奔忙的间隙却偶然还会惦念起他们,不知道这对有缘的夫妻,现在生活得好不好?妻子一定是早早地“出去了。文章中我用的全是化名。他们的真名实姓及地址,深深地地在我的采访本中,前些天一位搞电影的朋友,为觅素村已不止一次地鼓动我一起上门找他们聊聊可是我终究没有答应,我想我们没有权利也不应该去打扰他们的生活,而唯有祝福。──摘自记者1998年3月6日手记电话里的声音很陌生,而我实在也想不起…  相似文献   

10.
余玮 《世纪行》2014,(3):44-47
<正>刘西尧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出任过湖北省委第一副书记、国防科委副主任、二机部部长、教育部部长、四川省委书记等职,曾亲历过筹建"二汽"、"两弹"研制、恢复高考等三大影响中国的历史事件,"文革"中担任过周恩来总理的联络员。刘西尧和夫人最初是一对"假夫妻",是共同的革命理想和追求使他们"弄假成真",成了人人称羡的"模范夫妻"。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夫妻不缺隐忍坚守,不缺默默付出支持,中国式的婚姻讲求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仿佛这才是"模范夫妻"、"五好家庭"该有的模样。中国式婚姻忽略表达,不善于寻找乐趣,习惯把生活过成一杯平淡的白开水。婚姻专家指出,与国外夫妻相比,中国人的婚姻容易缺少以下7样东西——你是不是也一样?1,缺亲昵:中国夫妻大多羞涩,觉得亲昵是黏糊的表现。但研究显示,拥抱、亲吻等表达亲昵的动作,  相似文献   

12.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64条规定的是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规则,采取主观意思论和客观用途论的方式认定夫妻共同债务。在证明责任的分配上,债权人应承担夫妻具有共同意思表示或者债务为家庭日常生活或者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等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在以客观用途论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时,应区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满足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另一种是仅间接满足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例如借贷之债。对债权人而言,前者较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至于后者,债权人承担的证明负担较重,为了避免夫妻共同债务证明不能之风险,债权人应尽量采取事前共债共签方式。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6,(4)
军人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家庭生活的与众不同,聚少离多的现实生活状况导致他们的家庭问题、矛盾更加突出。两地分居交流不畅容易导致军人夫妻情感危机,军嫂的生活压力较大,现代爱情观更加现实,我们应该完善军人家庭的公共服务保障,建设完善军人家属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军人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4.
夕阳下,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着,他们头发花白,没有了牙齿,偶尔安静地凝视着对方那张满是皱纹的脸,牵着手慢慢地向前走!那份从容、那份平静让人感动! 每个人都会老去,或者行将老去。注视走在我们面前的老人,不免会有许多感慨:他们都曾像我们一样年轻,他们有我们遥不可及的回忆,他们曾经历的事太多,即使在教科书中也不易读到……面对他们,人们可能会油然而生这样的念头:我老了会是什么样子? 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人正是在感知和绸缪我们的未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服务,他们更需要精神关爱和情感的呵护。  相似文献   

15.
侯永庚和李立璞是一对普通夫妻,但他们组成了一个不平凡的家庭。双目失明的侯永庚能问鼎科学的高峰,离不开妻子李立璞的一双慧眼。人有旦夕福祸,突如其来的不幸没有让悲哀与他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而“人为欢乐而生,为欢乐而战斗”,却是这对夫妻共赴人生的座右铭,这句名言同样感染激励着他们的孩子。 “人”字的结构需要相互支撑,家庭更是如此。血浓于水的亲情、家庭的责任感,使我们看到一个真正为欢乐而生的家庭。  相似文献   

16.
山村孽案折射农村“空巢”之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博宇 《人民公安》2006,(12):27-27
这是一个侵害农村“空巢”老人的恶性案件,侵害情节令人发指,但就侵害农村老人的犯罪来说,它并非孤例。笔者所住小区有一个理发店,店主夫妻两人都是从安徽来京打工的,收入不错,让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远在家乡老人的人身安全问题。他们曾向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村里几个小混混经常围着  相似文献   

17.
赵某与黄某曾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夫妻,然而由于第三者的出现,结婚7年的夫妻分道扬镳。 1997年2月,赵某与黄某经自由恋爱登记结婚,婚后夫妻感情很好。2003年间,丈夫黄某到正在建设中的田林县洞巴电站开美容院。2004年6月,在电站做工的广东女子丘某与黄某勾搭并同居生活。住在田林县城的妻子赵某听闻此事后,决定去电站探个究竟,结果逮个正着。10月8曰,已经走到婚姻尽头的赵某与  相似文献   

18.
夫妻同居是夫妻共同生活的基础要件,各国立法中,在明确规定夫妻有同居共同生活义务的基础上,对违反该义务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一般都进行了规范。我国现行《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夫妻同居义务,只在判决离婚时才有所体现,这对规范夫妻人身关系,履行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的忠实义力都是不利的。本文就同居的涵义、国外的相关立法,我国的《婚姻法》如何改善相关规定等方面做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感受浪漫     
一位男子的爱妻病逝了,给他的生活带来沉重打击。他伤心欲决,反复叨念难以弥补的遗憾:妻子生前曾不止一次地希望,能够在一些重要的纪念日,收到他送的鲜花,可他却不以为然,认为夫妻多年了,送花没有什么必要。现在,他买来了满屋的鲜花,  相似文献   

20.
刘海 《今日广西》2007,(10):21-23
对彩民来说,中500万元大奖是梦寐以求的事,但好运当真来临时,有的家庭却被这笔财富无情地“砸碎”了。江祥(化名)7年前买彩票中了500万元,夫妻俩还未充分享受财富带来的快乐时,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危机。为了这笔巨款谁来支配的问题,两人互相猜疑,甚至大打出手,妻子最终起诉要求离婚。 有道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但发了财,有的夫妻能够正确处理这笔财富,日子过得更滋润;而有的夫妻却平添烦恼,最后连夫妻也做不成。看来,大奖带给人们的不只是高额的物质财富,处理不当同样会变成破坏生活的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