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济犯罪预防的可行性从经济犯罪产生的条件来看首先经济犯罪总是依附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发生在经济运行之中,同时又破坏着既有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犯罪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经济运行中出现许多空隙、漏洞,给经济犯罪以可乘之机; 其次我国法律转轨滞后于经济的转轨,市场经济行为超前与经济犯罪立法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法律法规存在许多漏洞和盲区;再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些都是滋生经济犯罪的直接诱因,也为我们开展经济犯罪预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军队中的经济犯罪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利已主义是经济犯罪产生的人性基础。军队权力运行的特点更容易发生经济犯罪,关系网很容易异化成权钱交易的网络,成为经济犯罪的基础。在预防经济犯罪中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本文认为应在军队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以实现经济犯罪有效预防,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军队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刘华 《法学》2003,(11)
经济犯罪刑事政策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犯罪形势,经济政策,经济利益平衡需求,重大个案影响,社会文化,决策人的观念,理论学说,国际公约等。我国目前在经济犯罪刑事政策上主要存在问题有:刑罚处罚过于苛严,重刑罚手段、轻非刑罚手段,重罪后处罚、轻罪前预防。建议严密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法网,扩大经济犯罪轻罪范围,重视经济犯罪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预防经济犯罪的法律对策包括立法对策与司法对策。立法与司法,是法律制度的两个基本方面,是国家预防和抗制犯罪的基本手段。 (一)经济立法与司法对策。 经济犯罪是以违反经济法规为构成前提的,离开了经济法规就无法说明某种经济活动何以构成犯罪,在空白罪状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就说明经济犯罪与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活动空前活跃,与此同时经济犯罪也进入一个高发期。任何形式的经济犯罪都是在适合于它滋生的土壤上结出的罪恶之果,因此铲除经济犯罪心理滋生的土壤是预防与遏制经济犯罪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必须健全相关经济法律体系,完善制约机制,将心理预防与法律规制两方面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6.
熊艳萍 《法制与社会》2011,(15):275-275
经济犯罪对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惩治和预防经济犯罪,对经济犯罪完善配置资格刑不失为一剂良药。在我国资格刑对经济犯罪的适用极少,只有性质严重的贪污罪、受贿罪在判处死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本文认为我国经济犯罪不但需要适用资格刑而且还需进一步完善适用资格刑。  相似文献   

7.
第一,完善经济刑事立法和法律解释,规范经济活动,这是经济犯罪法律预防的根本性内容。进一步完善经济刑事法律,使之更实用、更合理,更能有力地防治经济犯罪,减少和消除犯罪分子所能利用的立法空隙。  相似文献   

8.
关于经济犯罪的刑罚适用张淑玲对经济犯罪适用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罪犯,减少和预防经济犯罪的发生。为此,针对经济犯罪的特征,依据我国刑法对经济犯罪所规定的各种刑罚方法,建立起对经济犯罪有效的刑罚体系,以期刑罚目的的最终实现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试就经济...  相似文献   

9.
论经济犯罪的被害预防张滋生一、经济犯罪被害的特殊性经济犯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发生在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和制度的行为和现象。其犯罪目的是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因此经济犯罪被害就具有以下特殊性:1.犯罪行为模糊,往往在不知不觉中...  相似文献   

10.
经济犯罪是伴随着商品经济产生的犯罪现象,这种犯罪严重侵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国家公职人员。打击、控制、预防经济犯罪是现代各国和地区所共同面临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分析我国经济犯罪的现状与特点,介绍国家在惩治经济犯罪中所采取的各项对策,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强化打击各种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1.
简论黑社会性质犯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可 《政法学刊》2001,18(2):3-7
黑社会犯罪是有组织犯罪发展的高级阶段,黑社会性质犯罪就是黑社会犯罪,它不过是黑社会犯罪的初级形态和初级发展阶段。我国刑法中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犯罪”这个概念,是根据我国现阶段黑社会犯罪的特点确定的。目前我国存在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主要通过七种基本方式形成。如今黑社会性质犯罪呈现出几大发展趋势正向黑社会的高级形态发展;加速向经济、政治领域渗透以及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若菊 《政法学刊》2006,23(6):72-76
警察涉黑犯罪问题是伴随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由于涉黑的警察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关系不同,在黑社会性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以,警察涉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警察涉黑犯罪的本质是警察社会角色的易位和警察权力的异化,其社会危害极其严重。教育整顿警察队伍不仅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势头、铲除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尚向平 《政法学刊》2006,23(6):38-41
根据刑法的谦抑性,从刑罚的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同角度,对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没有涉及到人身权利的财产型犯罪,包括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不符合刑罚的价值及谦抑性要求,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14.
犯罪与刑事违法性关系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可以从形式的犯罪、实质的犯罪、司法评价的犯罪三个侧面来加以阐释。形式的犯罪就是罪刑规范;实质的犯罪是全部具体罪刑规范的共同法律本质。两者都是立法者的意志体现。它们本身都没有刑事违法性,只是刑事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只有司法评价的犯罪,才存在刑事违法性判断。我国本无刑事违法性的理论,应当创建。只有创建了科学的可操作性的刑事违法性理论,才能既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又贯彻"无危害即无犯罪"原则。刑事违法性是司法者评价生活行为事实在客观上是否违反法秩序的步骤和标准。它是犯罪成立条件之一。我国应当对《刑法》第13条赋予新的理论内涵以完成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创建。  相似文献   

15.
Many hate crimes are not reported and even fewer hate crimes result in an arres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patterns of victim reporting and arrest for hate crimes in two parts. First,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we find that, controlling for offense severity, hate crimes are less likely than non-bias crimes to be reported to the police and that the police are less likely to take further action for hate crimes, compared to non-hate crimes. Second, we use data from the Pennsylvania Human Relations Commission and the National Incident-Based Reporting System to comp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ypes of hate crimes in the likelihood of crime clearance. We find that those hate crimes most likely to result in arrest are those that fit the profile of a “stereotypical” hate crime: violent incidents, incidents committed by hate groups, and incidents involving white offenders and black victims.  相似文献   

16.
疑罪不诉的核心价值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直接践行.是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疑罪从轻传统思息的否定与制约,同时疑罪不诉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节约司法资源.疑罪不诉在法理上产生的争议都与疑罪不诉的理论价值密切相关.司法实践中,证据不足标准难以理解把握.侦查机关补充侦查缺乏实际效果,疑罪不诉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反应等是疑罪不诉的现实困境.解决疑罪不诉理论缺陷与现实困境,应取消单独条款的疑罪不诉规定,作为法定不起诉的情形之一;加强证据不足特点与原因研究,明确证据不足的判断标准;明确规定疑罪不诉不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通过司法审查疑罪不诉决定.保障被害人权利.  相似文献   

17.
马晓炜 《河北法学》2008,26(2):46-51
我国《刑法》为职务犯罪配置了死刑,司法实践中也有贪官被执行了极刑,然而我国职务犯罪的犯罪率却连年攀高,所以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我国职务犯罪死刑的设置对于控制职务犯罪的作用。首先从职务犯罪的概念界定谈起,进而从职务犯罪发生的内外因等角度论述我国废除职务犯罪的必要性,并进而就我国目前在未废除职务犯罪的死刑这一现实情况下,探讨如何严格控制职务犯罪的死刑。最后,就未来逐步废除职务犯罪死刑的路径进行具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所谓高校职务犯罪是指高等院校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各种犯罪行为。高校职务犯罪既具有我国整个职务犯罪生成的共性,但更具自身生成的典型性。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定性研究近5年来高校职务犯罪案件,总结其典型生成特征,蹦期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criminal victimization rates in twenty-six large American central cities. Using a typology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 that classifies crimes as property crimes with contact, property crimes without contact, and nonproperty assaultive crimes,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number of police per capita and population density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property crimes without contact and nonproperty assaultive crimes. However, the number of police per capita (controlling for population density) is not related to property crimes with contact, while population density (controlling for number of police per capita)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se crimes.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se patterns of relationship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黑社会犯罪有关问题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在我国明显的、典型的黑社会犯罪还没有出现,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已经出现,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群众的有组织犯罪时有出现。另外也发现有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多年的实践中,公安机关总结出我国反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