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君宏 《公民导刊》2007,(12):19-2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述铿锵有力.这是执政党的庄严宜示。 “69”。这是“民主”二字出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次数。数字的背后,折射着我们的执政党和全体国人对民主的共同追求。 十七大报告.对于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阐述浓墨重彩,并从6个方面对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崭新的民主政治路线图,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中国正在探索一条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众传播与民主政治周琴芳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大众传播媒介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一、...  相似文献   

3.
传统法律文化: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法律文化: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主要障碍张爱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另一种表述便是法治。邓小平同志说:“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一方面致力于发展经济建设,一方面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他多次向全党指出,要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在理论上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作了科学的、系统的论述,直接报动和指导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邓小平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①“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珏 《湖湘论坛》2001,14(6):53-55
本文拟从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党的组织与自治组织、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加强领导与动员农民等四个方面,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以期能对加快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有所帮助。一、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的关系法律和村规民约都是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是二者在制订、内容和执行上是不同的。法律由作为国家政权机关的立法机关来制定,村规民约由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来制定;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村规民约只体现本村村民的意志;法律的实施靠国家的强制力作后盾,村规民…  相似文献   

6.
叶静 《公民导刊》2008,(1):49-49
2008年开年第二天.《人民日报》正式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周刊——《民主政治》,在首期的《致读者》一文中,称“以宣传报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己任,聚焦和见证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从而再度激活被国际社会视作中国最为敏感的“民主”议题。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4,(9):90-90
赵子尧在《思想战线》2014年第3期撰文认为,当代中国的政治惯例作为成文宪法与法律之外的政治实践,具有政治规则的属性和效力,既是对成文宪法和法律的补充,也受制于成文宪法和法律的精神。政治惯例实践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调整、规范和形塑,对中国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不容小觑,其在某些方面的效果是成文法无法达致的。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地方各级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生动地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这里我结合山西省地方领导班子换届的实践,谈一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参政能力 亟待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民主素质还不能适应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农村 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还需强化。要加强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作好以下工作: 加快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大宣传教育和行为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干 部、群众的民主素质;充分发挥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切实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 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村。  相似文献   

10.
【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38岁。这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平生只做对了一件事情:发动变法。他也只做错了一件事情:停止变法。有人指责他没有推进民主体制,我以为这跟指责乔丹(国际篮球明星)为什么不踢足球一样不靠谱。他在他的年代,只能作出符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理论探讨》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政治保障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总体上说,我国当前社会弱势群体权利政治表达机制能够与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律制度相一致,但还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在相关法律制度、政治决策体制、公共舆论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雷国珍 《湖湘论坛》2001,14(1):52-54
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要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好、成就最大的时期;用全局的眼光来审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认为它是全国民主政治建设中重要一环,为全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  一、举世瞩目: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世界定位  中国进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这是一条根本原则。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由于坚持了这条原则,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只用了二十…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指出: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成就的经验,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的成就是在邓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指导下取得的。这个理论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这历史背景就是社会...  相似文献   

14.
戴安林 《湖湘论坛》2001,14(2):16-17
在我国 9亿人口的辽阔乡村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确是一项伟大、艰巨、复杂的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能够健康地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根本原因,是有邓小平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光辉思想的指引。本文试对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作一番探讨。   (一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邓小平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①的论断。在谈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时,他说:“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对这个问题,谁理解的深刻,谁认识的到位,谁就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各项工作就会更主动,农村就会更稳定。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农村工作的实践,围绕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感到最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16.
西方人权的政治属性对我国人权法律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恒 《前沿》2011,(14):79-82
西方人权一开始就是阶级斗争和国际冲突的结果,在历史上曾扮演正反两方面的角色。西方政治哲学在马基雅维里时代发生了转变:政治由德性转为功利,决定了人权是一个地道的政治概念。这个功利的人权观念在传入到中国内地后变成了一个空虚的抽象法律概念,由此决定了人权在我国无法被法律化。回归人权的政治属性,对于认清人权本相和指导民主宪政(限政)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从来都是与该国的政治状况、历史传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养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大在论述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时,突出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并把它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论断。认真领会这一论断,对于搞好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通过武装…  相似文献   

18.
6月27日至29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民政局、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深圳市龙岗区和大鹏镇六家单位联合召开了“全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研讨会”,本刊记者就“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鹏镇镇长“两票制”选举改革等有关问题采访了几位专家学者。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汝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推进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出发,受历史传统、文化素质、经济基础及现行政治体制的制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这是任何性质的民主都认可的,法治是实现民主的基本形式,是现代社会通常采取的治理模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一党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一国的政党制度历来是解读一国政治制度的关键,因此在我国的政党体制下,如何认识发展民主政治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成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党国英在《战略与管理》2003年5期上指出: 在我国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显然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同时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一、各国国情差异会产生民主政治发展过程的差异。二、国际经验表明。没有地方自治,就没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实际发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解决好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民主政治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央改革部署与地方自主创新相结合,是民主政治实现的重要策略;经济发展水平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三、中国现实是。在农民问题上,中国历来缺乏好的、有利于稳定的社会对话机制;乡村民主政治的困难之一,是上一级政府机构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