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王琼 《中国司法》2007,(1):62-65
由于法律条文明确留给地方法规发挥的余地、法律条文本身缺陷和遗漏留给地方法规拓展的空间,引发了通过地方公证立法途径,填补公证法律体系空白的命题。以完善公证法律体系为主旨的地方公证立法,应当明确表述公证机构的性质和地位、公证机构的层级设置、公证机构负责人的推选、公证员的执业和退休年龄、地方公证协会的职责和会长等人选的产生办法、公证机构拒办公证的救济途径、地方司法行政部门监督、指导公证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地方司法行政部门行政处罚的细化规定。  相似文献   

2.
试论公证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中国司法》2003,(1):48-50
公证赔偿责任在公证理论界鲜有论述,且在公证实务中亦几乎无适用之案例,主要是因为于法无据。我国现行公证法规对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法律后果及责任形式缺乏规定。由此造成实际工作中公证赔偿责任无法操作,而理论上也由于无实际运用而丧失研究之意义。然而,公证赔偿责任是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在办理公证业务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一旦有因错误公证而遭受损害的当事人向公证机构或人民法院提出赔偿损失的请求,则法律必须面对这一问题并给出答案。笔者之所以选择此题目亦是基于现实之需要,以期对公证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是调整公证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公证当事人、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开展公证行为,应当遵守《公证法》的规定。关于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公证法》用一个章节四个条文规定了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公证当事人以及利害关系人的法律责任。其中,《公证法》第44条专门就公证当事人以及利害关系人扰乱公证秩序应当承担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做出了规定,从立法的角度予以了明确的规范。然而,从法律实践的角度上看,该  相似文献   

4.
一、坚持公证的国家法律证明性《公证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公证处是国家公证机关。司法部在贯彻《公证工作改革方案》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公证体制改革要以坚持公证机构作为国家法律证明机构、公证员依法行使国家法律证明权、公证书的法律效力不变为前提。实践表明,公证的国家法律证明性作为我国公证制度的鲜明特色,是公证制度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价值体现的根本保证。完善公证制度应当坚持历史与发展的协调统一,坚持公证的国家法律证明性。将公证机构作为国家法律证明机构、公证员依法行使国家法律证明权、公证书的法律效力以法律…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公证体制基本性质以及相关问题的再思考(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伟 《中国司法》2003,(12):44-45
2000年7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了《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方案明确要求:现有行政体制的公证处要尽快改为事业体制,成为执行国家公证职能、自主开展业务、独立承担责任、按市场规律和自律机制运行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事业法人;积极探索公证组织的新形式并做好试点工作;改革公证员考试制度(后司法部决定公证员从通过司法考试资格人员中遴选》;鼓励高素质人才进入公证队伍,完善监督与惩戒制度;改革和优化公证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公证立法实践平台,为公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基础。该方案出台,成为《公证法》立法前的阶段性法律  相似文献   

6.
《公证法》的出台结束了我国公证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可依的状态,为公证法制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各界对公证期待值的回升,公证已成为我国近年法治建设的重点。然而目前关注的重心基本都集中在公证机构的构建和公证效力的立法完备上,对公证活动的主体——公证员的关注则显得较为平淡。公证行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立法的保障和制度的构建,但公证员队伍的素质建设同样不容忽视。虽然一直以来我国都在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公证员队伍的素质建设,但是制定的目标和采用的各项举措均过多地注重短期效应,没有宏观的目标和实现途径,也…  相似文献   

7.
论公证赔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公证赔偿的定义与特点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的活动。真实性、合法性是公证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若公证机构对不真实、不合法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或事实予以公证,就会产生错误公证的问题。错误公证的法律后果之一即为公证赔偿。因此,所谓公证赔偿,是指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在办理公证及辅助性事务的过程中,对于因自己的过错而导致当事人遭受的损失所应承担的补偿责任。公证赔偿具有如下特点: (一)承担公证赔偿的前提,在于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存在过错。根据罗马法“无过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我国公证制度的基本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汉生 《中国司法》2004,(10):49-51
当前,面临公证立法,关于公证制度建设的诸多问题,各方面还有一些认识分歧。重新审视我国公证制度的法律定位和价值取向,研究探索新的制度框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证制度,明确公证管理部门工作的努力方向,必定有所裨益。一、完善我国公证制度的理论起点和实践基点完善我国公证制  相似文献   

9.
冯跃安 《法制与社会》2010,(35):176-177
公证审查是公证程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是确保公证质量的关健所在。公证审查原则是公证处对公证事项进行审查时所掌握的出证原则。公证审查时所根据的原则不同,公证书的作用也不同。在实践中,不仅公众对公证审查的原则及实行不同的审查原则出具公证书的作用不同不了解,而且不同的公证机构,不同的公证员对同一公证事项采取的公证审查原则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公证审查原则的研究,并在公证立法中予以明确,以便正确地规范公证员的工作,确保公证书的质量和效力。本文即以遗嘱公证为切入点,进一步阐述了在遗嘱公证工作中明确公证审查原则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公证审查是公证活动中最重要的中心程序,是保证公证效力的最核心环节.公证审查实质上是法律认知的活动,既要遵守法律认知的基本原则,又要结合公证行为的特点,遵守公证审查的具体原则.但目前,由于公证缺乏法律支撑,其性质和地位没有得到确立和保障;公证员与其他司法主体的培养、选拔、使用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机制,法律修养、司法理念、法律信仰尚存在着较大差异;国家法制体系尚不完全,诸多领域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调整;社会法治理念、尊重权利、依法行为的意识还不强,公证执业环境仍很艰难等因素使公证审查面临着种种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全民医保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仍面临医疗保障互助共济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立法层级较低,应急医疗保障法律制度欠缺,大病保障制度的法律归属不明晰,医疗保障法律制度衔接存在障碍等问题。因此,应在坚持医疗保障立法的社会连带理念、明确法律体系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加快提高立法层次,建立统一的应急医疗救助法律制度,明确重大疾病保险的法律属性,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谨慎地对待患者的生命权与健康权,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本文以《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制度及相关卫生法规为切入点,评估医学院校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现状,对学生进行医学法学知识测评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临床实践存在很大差异,在校生与实习生、西医类专业与中医类专业学生医学法学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实习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本研究提示,学生对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不足与教师卫生法学知识的不足、学时有限、医学与法学课程缺乏学科间的交叉整合、缺少复合型师资、专业类别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试析医疗合同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法律关系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社会关系,它包括医疗合同关系、医疗无因管理关系和强制医疗关系等,其中最常见的应是患者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之间的合同关系。本文笔者就医疗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和医疗合同的法律责任等作一些法理上的分析探讨,以期为医疗合同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legislation on the notary servic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ivil legislation. The notarial agencies apply the provisions of civil law in performing, on behalf of the state, the service of monitoring the legality of transactions made under civil law. It is therefore natural that the important changes that have been made in the civil legislation must result in changes in the legislation on the notary service. It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these changes should take the form of the adoption of a new regulation on the state notary service of the RSFSR — a basic act to regulate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cedures of the notarial agencie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need to adopt a new regulation on the government notary service derives particularly from the changes introduced into the legislation of the RSFSR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elimin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相似文献   

15.
现在医药领域里,回扣泛滥成灾,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医生收取回扣刑事上能否定罪,医生处方行为的性质定性以及受贿罪还是商业贿赂罪的定位在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明确对医疗回扣的刑事民事行政责任的认定。寻求更好的法律救济,需要完善刑法立法,确定医生收取回扣刑法上的定罪量刑。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加强行政监管,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下结合市场经济的调节,保护患者合法利益,治理医疗腐败,解决医疗回扣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民法法系侧重立法的研究,普通法系侧重司法的研究.它们共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采用分阶段研究策略,缺乏对法律运行整体的研究;重视对法律运行反常现象的研究,缺乏对法律运行正常现象的研究.其实质是国家主义法律运行观使然,影响了人们对法律运行科学而全面的认识,造成了法律运行的严重不畅.为此,必须转换法律运行研究的观念、路径、重心和视角.法律运行是指法律运行主体人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法律行为或法律活动.  相似文献   

17.
张永林 《行政与法》2020,(5):121-128,F0003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应完善包括地方公安立法在内的公安工作制度体系。目前,各地公安立法还存在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欠缺特色性规定、不能适应社会治安防范现实需要等问题。提高地方公安立法质量,有利于完善公安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有利于建设法治公安,有利于促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利于规范警务运行机制。为有效提高地方公安立法质量,必须树立社会治安治理立法理念,准确评估地方公安立法需求与效果,完善和规范地方公安立法程序,推进地方公安立法精细化。  相似文献   

18.
柯楠 《法学杂志》2012,(5):88-91
我国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曾有过辉煌,也遭遇过挫折。建立农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是人权事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农民因病返贫、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距的需要。近几年,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推行,为我们制定《农民医疗保障法》提供了立法经验。建立农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应坚持科学原则,从法律制度建设入手,依法推进,保持农民医疗保障制度规范、有序、有效。同时,要加强与农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相适应的配套制度改革建设工作,以保证农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证人作证制度立法存在问题是影响证人出庭作证的最主要原因。从法理学视角来看,这些问题表现为违背法制的统一性,法律的调整机制远未建立,立法技术欠缺科学性等,因此必须在刑事诉讼法再修订时予以完善,使证人愿意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20.
王立憲 《中国法律》2011,(2):15-15,73
30年前,爲了彌補内地舆香港有關公證證明制度之間的差異,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得以建立。30年後的今天,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了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的功能和價值。一方面,中國委讬公證人制度的建立爲香港居民回内地處理有關民商事法律事務提供了一條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途徑,切實保障了内地舆香港人员經贸往來的依法、有序進行,切實提高了兩地間民商事交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