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治安环境孙建国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及周边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川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主要是能源重工业企业、军工企业、三线内迁企业,多数地处城郊结合部,许多军工企业远离城市,占地面积较大,治安管理难度大。四川省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  相似文献   

2.
’95我国体制改革的关键步骤──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吴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在日渐深化,各方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状况都比较关注,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应该怎样认识目前大中型企业的状况及改改革的目标?我有以下几点看法:一、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国有大...  相似文献   

3.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骨干和精华,是社会主义政府的财力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数量上虽然只占20—30%的比重,但它的生产能力和为国家社会创造的税利价值,却要占到60—70%的比重。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要把国有太中型企业塑造成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商品生产实体。正视大中型企业所处困境的现实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毋容置疑,但由于历史因素和改革中的某些原因,致使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依然面临着种种困境: 1.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度的下降。从华东地区七个省市的情况看,除个别地外区,大  相似文献   

4.
株洲市工业企业下岗女职工再就业调查丁露株洲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一个7000人的小镇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城市,现辖五县(市)四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700多家,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56家,5家企业进入了全国500强之列...  相似文献   

5.
怎样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提出了两个目标,即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以这两个目标为方向深化其改革。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大中...  相似文献   

6.
十五大报告第五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对我们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出了英明的决策。我们呼和浩特炼油厂是全国50强国有石化企业之一,也是重点深化改革的对象之一。通过学习十五大报告,笔者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观念的转变。所以,要加速企业发展的步伐,必须牢固树立十个观念。一、树立“大集团作战”的战格观念。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抓好大的,放活小的”。“要努力寻找能够反映权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根据这一精神,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大联合、大…  相似文献   

7.
贯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鉴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明确指出:“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搞活,我们的国民经济就缺少“擎天柱”;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提高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发挥不出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不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我们就无法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和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联系黑龙江省的实际,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感从中找到了重振国有大中型企业雄风的理论武器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8.
各行政公署,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综合经济部门,各工业集团公司:我省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年脱困工作已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利因素,相当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在困境中徘徊,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处于整体亏损状态,亏损面和亏损率仍很大。今年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决胜年,全省上下务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尽最大努力实现脱困目标。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现将省统计局《再接再厉,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攻坚战——关于我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年扭亏脱困情况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各地和有关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提出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攻坚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在北京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和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如何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成为许多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严重关切的问题。十年改革历历在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始终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注的重点。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今年以来,江  相似文献   

10.
最近,包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召开常务理事研讨会和理论骨干研讨会,就目前企业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了深入认真的讨论。现将两次研讨会提出的主要观点、认识综述如下。关于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与会者一致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在国有大中企业面临着亏损面大,亏损程度较深,大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管理比较落后,面对市场经济船大难调头等诸多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  相似文献   

11.
高度重视困难企业党建工作本刊评论员党的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党中央提出,要用3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能否顺利实现这两大目标,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企业破产是保护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在我国,由于刚刚开始实施企业破产,破产机制有待于从理论上的实践上再认识、再探索。本文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运用破产机制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作一初步讨论。 一、武汉市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 武汉市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密集,在全市经济中居主体地位,起着支柱作用。武汉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主要特点是: 1.行业分布广,门类比较齐全。国有企业分布在全市40个大类工业行业的33个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涉及其中29个,形成了12个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行业,构筑了武汉工业的基本框架。 2.呈明显的重型结构。1993年,国有大中型企业分布在重工业的固定资产、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91.4%、94.8%和91%。 3.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和产品。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形成了钢铁、机械等在全省全国都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并有一批有较大知名度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如数控机床、优质钢材、小儿用药等。 4.老企业居多。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5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3.
政策信息     
《政策》2001,(8)
2001年国家将从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政企分开、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形式、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等五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首先,在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方面,除少数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可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外,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  相似文献   

14.
现在离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扭亏脱困还有一年时间,如何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尽快走出亏损阴影,重现脊梁雄风,已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的难点在哪里?从我省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羁绊: 转换机制存在误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本应是企业扭亏脱困的重要思路,但现实运作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据初步统计,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面已达  相似文献   

15.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新税制和分税制改革实施以后,作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的增长更有赖于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施名牌战略是搞活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强地方财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地方税务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什么还要开展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统战工作?国有大中型企业统战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一部分,是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开展企业统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统战工作对象比较...  相似文献   

17.
杨丛林 《湖湘论坛》2000,13(2):34-35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要使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就必须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摆在工作第一位,以效益标准作为检验企业工作效果的主要衡量尺度(不是唯一的尺度)。...  相似文献   

18.
如何看待企业的人才“流失”──来自北京市百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报告近年来,北京市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反映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的稳定。这个情况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为此,北京市人事局年前组织专门人员对103家国有大中型...  相似文献   

19.
据最新统计表明,在已经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的占46.9%。截止2001年底,全国省、市(地)两级管理的11034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改制的6275户,占56.9%。在已经改制的国有大中型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破产、停产、半停产的现状。圈内的分析家们认为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造成的遗患。是等、靠、要等陈旧的经营观念的结果。 市场经济公平且无情的竞争,使国有大中型企业无法拒绝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国有大中型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