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建军、方学宝盗窃案的追诉时效期限应为十年 本刊去年第十一期出版后,编辑部陆续收到各地读者数十封来信,指出该期《依法纠正错判的张建军、方学宝盗窃案》一文适用法律不当,该案的追诉时效期限应为十年,而不是五年。我们认为读者的意见是正确的,下面选载其中的三封。  相似文献   

2.
《中外法学》1983,(3):46
<正> 本刊去年第6期发表《比较刑法》一文后,曾收到读者金木同志来函,指出译文的一些错误,我们当即与原文对照审核,并请译者与原文核对,一致发现有些地方需要作重要"更正和补遗"。例如第4页第26行原文为:"欧洲,苏联一些非英美法系国家几乎一经逮捕或发现被告是嫌疑犯,法院就立刻参加到调查程序中来。"译为:"欧洲、苏联和一些非英美法系国家的侦审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告是嫌疑犯,几乎就立即加以逮捕。"再如,第5页第27行原文为:  相似文献   

3.
《人民司法》复刊两年多来,尤其是去年,编辑部收到法院内外读者许多热情的来信。同志们对本刊有鼓励,有批评,更多的是要求解答审判工作上的问题,这都表明对我们刊物的很大爱护和殷切期待。但因编辑部人手很少,有些问题也不是我们答复得了的,所以对大多数来信均未作复,这是编辑部全体同志深感不安的。这里发表一组读者来信,指出本刊有些文章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特别是张天心同志为壶证一个年代特去北京图书馆查阅文中引证的书籍,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深为感人。我们在编辑工作中正应当学习这种精神。类似的来信还有一些。在此,我们对热心关注和支持本刊的读者,表示感谢。之所以发生这些错误和疏漏,责任在编者。有的是我们自己没有学好法律而未发现的;有的是我们在改稿中不慎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校对粗心大意而未加改正的,如(《从贞观二卿谈起》一文中第四段“贞观十二年”之误,原稿上是“贞观十一年”,完全是校对的疏忽,这里我们并向作者致歉。我们真诚地欢迎读者继续指出本刊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们决心在读者的督促和鞭策下,努力提高法律业务和编辑工作水平,力求把刊物办得好一些。  相似文献   

4.
自今年1月《人民司法》公开发行后,我们陆续收到一些读者对本刊的反映和要求,在此,我们摘登了一部分。这里,有对我们亲切的鼓励,更有对本刊很好的建议。这些,都是对我们的期望和鞭策。谢谢广大读者。 在《人民司法》这块园地里,我们愿意和广大读者、作者一起,更加勤奋地耕耘,播种,施肥,浇水,以期采撷更多更大的果实,奉献给大家。  相似文献   

5.
《法学》1985,(1)
《法学》在五十年代就是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刊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使这株花树重新发出新芽,绽开了艳丽的花朵。我们作为《法学》的通讯员和忠实的读者,深深感到在法学这个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虽然《法学》这朵稍开迟一些的鲜花,但有它独特的馨香和色彩。首先,该刊坚持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它注意研究和解决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问  相似文献   

6.
镜界·驴友     
《检察风云》2013,(12):85
跨入到2013年,本栏目也重新起航,增设"驴友",与原有"镜界"交替刊登。"镜界",通过一组高质量的摄影照片,辅以美文阐释。"驴友",以照片传达旅游途中的所见所闻,从旅者的视角出发,为读者呈现各类人文故事。  相似文献   

7.
几个月来,《中国监察》全体同仁的心一直被浓厚的关爱激荡着,被深情的信任感动着。一则小小的征文启事,吸引了1000余件读者来稿,如此热情的关注,如此积极的回应,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似乎又在意料之中。15年来,读者充满关爱的目光何时稍移,读者倾力扶持的心血何时稍减,正因为如此,《中国监察》才有了不断的成长和今日的茁壮。共同走过的岁月,共同演绎的故事,激动着你也激动着我们。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在你的学习工作中,如果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对你稍有助益,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你的赞美却让我们深感不安,扪心自问,差距何止千里万里,但我们愿意…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读者,当您拿到这一期《中国监察》的时候,我们已经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 沐浴新世纪的晨光,我们和您一样,心中时时涌动着一腔自豪之情。我们的祖国蓬勃向上,我们的人民英姿勃发。华夏大地的现代化建设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前进的道路上尽管曲折,尽管艰难,我们庆幸中国人民终于有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宁静、美丽的家园。一切来之不易,一切要格外珍惜。民主、富强、文明,我们仍然要继续奋斗。我们完全相信,新的世纪,社会主义的中国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东方晓,君行早。新世纪的第一年…  相似文献   

9.
时间老人匆匆的脚步真是太快了。迎接新千年的钟声恍惚还在耳际,可是日历已翻到了岁末,即将迎来新一年的曙光。 2000年既是新千年的头年。又是新世纪交替的一年。编辑部的同志聚在一起,共同回顾这一年,提出了一个同样的问题:这一年我们跟上祖国前进的步伐了吗?为读者做了些什么有益的事呢?对得起“上帝”吗?认真总结,沉思中也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看法:令人欣慰和鼓舞。 首先感到欣慰、鼓舞的是,过去的一年我们的祖国以新的面貌在飞跃前进。众所周知,“九五”计划(1996-2000)是中国实现小康的冲刺阶段,人们关注党和…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读者诤言编辑同志: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办得很火,收视率很高,主要原因是能很好地与观众互动。杂志类互动栏目很少,而贵刊的“编读往来”栏目办得却很有特色。《读者诤言》:征集了读者对栏目的评价,反映了读者的意见,对提高办刊质量大有裨益;《法律咨询》:既为读者答疑解惑,又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对美国法院的考察不可谓不多,但考察活动多为座谈或旁听,考察内容则侧重于司法体制或法律适用问题,等等。但是,除此之外,美国法院还干些什么?案件是"一判了之"还是向后延伸?有没有美国版的"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法院是否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又是如何宣传法治、如何向政府要钱(编制司法预算)……2010年5月,关岛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托里斯以务实的态度、风趣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作了一个务实诚恳、有人情味、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年度工作报告。读者也许可以从中找到有关上述问题的一些答案或者线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司法鉴定》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主管部门,兄弟省市的司法鉴定协会和管理机构的领导,司法鉴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学者,以及从事司法鉴定科学研究和实务界的朋友们撰写的许多寄语。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洋溢着对《中国司法鉴定》关心、热诚和厚爱之情的寄语中,对进一步办好期刊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寄予了殷切的期望,表达了作者、读者与编者相携而行历程中的真情厚谊。对于不吝给予我们赐教,为《中国司法鉴定》刊庆而撰写寄语、感言者,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司法鉴定》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主管部门,兄弟省市的司法鉴定协会和管理机构的领导,司法鉴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学者,以及从事司法鉴定科学研究和实务界的朋友们撰写的许多寄语。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洋溢着对《中国司法鉴定》关心、热诚和厚爱之情的寄语中,对进一步办好期刊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寄予了殷切的期望,表达了作者、读者与编者相携而行历程中的真情厚谊。对于不吝给予我们赐教,为《中国司法鉴定》刊庆而撰写寄语、感言,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编辑部将分期遴选刊登。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91,(4)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院长读了《文汇报》上刊登的一篇稿件后,写了一段意见,希望法院干部都看一下此文,并建议在内刊上组织一次“假如我是一个当事人”的讨论,要求各区县法院及高、中院各庭、处、室负责人带头参加。《文汇报》上发表的那篇题为“当我前来要求信访接待时…”的文章写了些什么呢?是要求对来信来访者做到“四要”:要尊重、要理解、要关心、要帮助;实行“三不政策”:不打回票,不踢皮球,不打官腔;要在时间上赶一下,节奏上快一步,效率上高一点;对来访者做到三点:交点政策,出点点子,指点迷津。这些意见和要求不是专对司法部  相似文献   

15.
树·阳光·二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结论,就是人们懒得继续思考的地方。许多被奉为通说的原理,细加推敲,并非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完美,“思想——表达二分法”即属一例。“法律保护作品的表达,而不保护作品的思想”,给予了一种暗示:法律有能力保护思想,只是不予保护而已。在实践中,不少判决也宣称:被告之所以不构成侵权,是因为仅仅利用了原告作品的思想。言外之意是:法官有能力判断何谓“作品的思想”。毫无疑问,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多半试图传达某种思想,但这种思想除了作者之外任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杂志自1997年第7期刊登沈德咏同志《为中国司法体制问沙切脉》一文以来,已有近10篇文章就中国的司法体制,特别是审判制度展开讨论,剖析现象,挖掘根源,提出对策,无一不是胸怀一试身手之情,一扫瘤疾之志。作为读者,我看了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用文字表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在本刊出满100期之际,我们收到了许多同行、作者、读者的祝贺来信。不少来信谈了他们的成长与刊物的关系,流露出对刊物的真挚的感情,使我们倍感亲切。信中更多的内容是对刊物的肯定与鼓励,使我们倍受鼓舞,体会到编辑工作的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贵刊研究组在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信箱”一栏里,对齐民同志的答复意见中有这样一句话,即:“对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的,无疑构成了重婚罪。”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因为,构成重婚罪必须得有“重婚”的前提,也就是说,犯重婚罪的人必须是已经结过婚的人,其本人已有配偶,在这一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本刊今年第七期刊登读者调查问卷,举办读者调查活动以后,广大读者热情参与,积极填写,本刊编辑部收到大量读者答卷。为感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关心。我们从参加答卷者中随机抽取100名热心读者,赠阅2003年度《人民检察》。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3,(17):4-4
为了增加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为了听取读者对本刊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本刊特别组织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活动将从参与问卷调查的热心读者中选取幸运读者,为其赠送一个季度的《法律与生活》杂志或一册法律类书籍。调查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