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结果概念研究──兼论犯罪结果与相关概念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结果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的客观显示,在定罪量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迄今为止,刑法学界对犯罪结果的概念及相关理论问题研究远未形成共识。本文在对犯罪结果与犯罪客体、犯罪结果与犯罪对象、犯罪结果与定罪量刑、犯罪结果与社会危害性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犯罪结果的概述进行了重新界定: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引起或可能引起的、从客观方面反映社会危害性质与量的一切事实现象。  相似文献   

2.
论计算机犯罪的定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计算机犯罪的定义从其被提出之日起,无论是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还是从刑法学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说直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刑法学界也尚未对计算机犯罪形成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各种观点众说纷纭,相去甚远。计算机犯罪定义的具体范畴是...  相似文献   

3.
论单位犯罪的定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刑法学界现有单位犯罪定义的成果基础上,评说各种单位犯罪定义。本文作者认为,单位犯罪是指单位的从业人员或代理人在其代理权限范围内为了单位的利益而实施刑法规定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从而将单位犯罪与以单位为幌子实为个人谋利益的个人犯罪划清了界限,并将单位犯罪与非法组织实施的共同犯罪与组织犯罪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4.
《法学研究》2008,30(3):143-145
  相似文献   

5.
犯罪客体的构成性地位决定着犯罪构成的体系编排。犯罪客体具有超规范性、价值性,即使诉讼中无独立证据,但由于它可以校正犯罪的边界,对于犯罪成立仍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与价值是分立的,犯罪成立的要件也应是双层体系,即第一层是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第二层为犯罪客体。犯罪客体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犯罪故意的通说定义以结果为本位、以知—意为内容,缺陷明显,应当表述为:行为人明知构成事实而任容该事实的发生或自觉实行构成行为的心理态度。  相似文献   

6.
网上交易犯罪是特殊领域内的网络犯罪,它具有网络犯罪的一般性质,又具有现实社会中交易犯罪的一般性质。网上交易犯罪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它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犯罪,其犯罪空间具有虚拟性,犯罪对象具有经济价值性,犯罪运行具有数字性,犯罪现场具有复杂性,犯罪手段具有多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喻义东 《行政与法》2005,(2):112-115
恐怖主义犯罪是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通过暴力或暴力威胁以及其他非暴力手段制造社会恐怖,侵害他人生命财产的犯罪行为。其在犯罪主体、动机、目的、行为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因而不能用传统的个体论的方法探究其产生的根源,而必须将之作为一种犯罪现象从宏观的角度用整体论的方法去研究。作者借鉴著名犯罪学家迪姆凯尔和默顿的犯罪学理论,通过对恐怖主义犯罪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恐怖主义犯罪的原因在于各特定社会的文化目标的冲突以及对制度化手段的不同选择。因而只有尊重各种文明的独特性,协调它们的冲突,才是治理恐怖主义犯罪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违反公司法犯罪,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公司形态高度发达、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的基础上,而发生的一类新型犯罪。在我国,违反公司法犯罪尚属初露端睨;而在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例如日本,违反公司法犯罪早已出现,并成为人们密切关注与深入研究、司法机关严密注视并严格取缔的一类犯罪。本文拟就我国违反公司法犯罪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对我国与日本有关理论及立法之异同,做简要的比较分析,以求对此问题有较深入的理解。一、违反公司法犯罪的概念在我国《刑法》上,并无违反公司法犯罪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际犯罪的定义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本文从国际犯罪应然的实质内涵与实然的法律评价来展开论辩 ,在总结分析目前各种论点的基础上 ,提出国际法益侵害本质特征说 ,并对国际犯罪作出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发生在责任人员的职务范围以内”和“以单位名义”不应成为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在单位犯罪定义中,应当用“经过单位决策机关或者负责人员决定”而非“单位意志”来表述其主观要件。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点对犯罪既遂所下的定义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对犯罪既遂的定义应当这样下:“实施终了的犯罪行为,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目的。”这个定义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强调犯罪行为必须进入实施阶段,尚未着手实行的,只能构成犯罪预备或犯罪中止;二、强调犯罪行为必须实施终了。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的,只能构成犯罪未遂或犯罪中止;三、强调必须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不可能是既遵。只要满足了犯罪人的主观愿望,就属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之所以要这样给犯罪既遵下定义,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第一,这样下定义与刑法第二…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犯罪定义之我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运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同时,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犯罪,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计算机犯罪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而且发生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例如:1989年的“六四”病毒在我国部分地区的传染,影响极坏。由于计算机犯罪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不得不研究对策,以期从技术安全上和法律保障上  相似文献   

13.
论犯罪信息--兼与犯罪全息论者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是被定义了的认识系统。犯罪信息是表征犯罪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消息、情报、数据或信号,其特点是一般信息特征的具体化实用化。犯罪系统相对开放时,可形成暂时的耗散结构;但其总体上的封闭性,会使熵值不断增大。犯罪系统的所谓“犯罪全息”论,并无相关的证据证实,侦查还需找寻不完整信息去拼接案件事实。产生、捕捉、利用犯罪信息的关键因素是人之能动性,收集犯罪信息时不我待,应不遗细微之点。  相似文献   

14.
刘涛 《犯罪研究》2011,(5):79-89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后911”时代用有了不少新的特征。对其从新的角度进行定义变得重要和迫切起来。另外,恐怖组织与有组织犯罪的合作日益紧密,这种紧密的合作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其合作的结构。关于恐怖主义的一个准确的定义和有关其与犯罪组织合作清晰的图卷有助于全球范围内打击这两股势力的行动的展开。  相似文献   

15.
法定犯罪目的的实质是犯罪故意内的主观心理要素,它具有“法定性”,是定罪所必须查明的。法定犯罪目的贯穿于整个意志心理过程,指引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对法定犯罪目的的证明必须建立在推定的基础上,以客观方面的事实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6.
《青海检察》2009,(1):51-54
一、环境犯罪问题的由来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从此,“环境与发展”就成为时代的主题。“环境”一词,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指出: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相似文献   

17.
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然而国际立法却对这一问题有点滞后,连一个界定恐怖主义的定义都不曾出台,其根源何在呢?国际社会应如何来应对这一棘手的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早在本世纪40年代,美国犯罪学家埃德温·H·萨瑟兰就开始分析和研究才智和现代技术工具的结合产生犯罪的可能性。他建议,犯罪学家应将他们的注意力从传统犯罪转向利用技术和才智实施的犯罪①。他的观点在当时受到了猛烈的攻击。但在今天信息时代,利用高技术和高智慧实施的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金融犯罪的界定入手,在分析并列举国际上、我国台湾地区、我国大陆地区对金融犯罪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对预防与惩治两岸金融犯罪所需的条件,提出从方便两岸协同打击角度,将任何在金融活动中涉及两岸(含人、事、物)的犯罪均可归入两岸金融犯罪范畴以定义两岸金融犯罪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犯罪是个古老的问题,它寄生于社会,如同疾病寄生于人类的有机体一样。任何社会都不是纯而又纯的,都必然存在一定的犯罪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犯罪问题越来越复杂,势必会困扰人类安宁和社会发展。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矛盾增多,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形形色色的犯罪层出不穷。我们很有必要正确认识犯罪,尤其在剖析和表述犯罪定义时,须从法学与非法学,刑法学与犯罪学,立法与司法等方面的犯罪定义界定中,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