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在论文艺复兴的时候曾经指出,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造成了一种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局面。实际上,一般来看,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局面,可以说是领导人才的一个普遍规律。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概括起来,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因为问题的发现和事业的召唤;其次是因为,“惺惺惜惺惺”、“英雄识英雄”的同声相求意气风发;第三是因为,“共同心理”的形成,使得领导集体作为一个群体,比他们作为个人,更容易脱颖而出。而这样形成的领导群体,当然有它独特的内部结构。此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相似文献   

2.
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造就巨人的时代,拉伯雷的《巨人传》则很好地传达出了巨人时代的巨人精神与巨人意识。作品中塑造的巨人形象庞大固埃是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巨人英雄,而明哲达观、乐享人生的"庞大固埃主义",则呐喊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巨人精神与巨人意识的时代强音,标志着人性对神性的对抗和觉醒。  相似文献   

3.
张岩 《求索》2012,(8):166-168
塑造英雄可以说是西方文学的伟大传统,从英雄形象的第一个原型"半神"在古希腊文学中诞生,"英雄"形象就一直支配并主宰着西方文学的人物塑造。20世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笔下的一系列"文化巨人式英雄",既是对自古希腊以来的"半神式"英雄传统的可贵坚守与回归,也是对英雄母题传统认知范式的突破与超越,使英雄的种族涅槃变异而再生,从而赋予"英雄"概念以特定的指涉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强 《党建研究》2012,(2):44-45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要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选人用人提出的新要求。为政之要,唯在用人。作为区县组织部门,选好班子、用好干部,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大使命。我们认为,落实好"人才辈出、  相似文献   

5.
塑造英雄可以说是西方文学的伟大传统,一部西方文学史其实是一部抒写英雄心灵的历史,从英雄形象的第一个原型“半神”在古希腊文学中诞生,英雄母题就一直支配并主宰着西方文学的人物塑造:从中世纪的骑士英雄,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英雄;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英雄,到18世纪的启蒙英雄;无论是19世纪的拜伦式英雄、撒旦式英雄,还是20世纪的海明威式英雄,甚至是的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反英雄”,他们都可以看作是古希腊的“半神式英雄”母题在不同时代的“变体”.正是这些英雄形象汇成了西方文学多姿多彩的河流.  相似文献   

6.
征订启事     
王充阊 《辽宁人大》2006,(11):48-48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写过首脍炙人口的好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愤慨于封建社会特别是清王朝阻塞贤路、压抑人才的积弊,渴望一场暴风迅雷般的政治变革,以改变不合理的人才制度,从而出现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生气蓬勃的局面。这在夜气如磐的封建社会,当然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一声饱含着血泪的哀唤。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作为一个社会概念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他认为虽然从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学校和一些教育理论,但并没有对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有特别的关注,"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产生于16世纪。在此之前,儿童曾经与成年人在同一观念世界中。在社会开始把儿童作为不同于成人的特殊群体看待后,社会在抚养、教育等方面才逐渐对儿童加以特别的重视,各种相关的教育理论、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俞吾金 《传承》2011,(16):61-63
在当代中国社会,"人文精神"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术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并不是偶然的。20世纪80年代,作为对"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理论界掀起了"人道主义"讨论;90年代再度兴起了探寻人文精神的热潮。  相似文献   

9.
正民族复兴需要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可以强有力地推动民族复兴。恩格斯曾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巨人的时代。我们当代中国正处在从宗法制小生产农耕社会向现代化文明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同样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巨人的时代。当代中国作家的时代角色和历史使命是既要当好人类的工程师,又要像巴尔扎克那样,当好人类历史的书记官,为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立传,为人民立言立德,为建设者、创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是社会主义学院创建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工作会议,在社会主义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用,加强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要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原则;深入贯彻<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在统一战线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对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曹晓青 《湖湘论坛》2007,20(6):79-81
文艺复兴是改变欧洲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次极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在这场历史变革中,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一种新的文学--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文学,以其独有的特质、卓越的成就载入世界文学史.它在反教会旗帜下生长,在反封建的浪潮中发展.它在诸多方面对中世纪教会发起挑战,形成了一整套新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理念.因此,就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一方爱国拥军的热土.这里群星灿烂,英雄辈出.战争年代,"红嫂"的故事激发了齐鲁儿女拥军支前的空前热情.如今,一位心系国防、情注双拥的齐鲁优秀女儿,又用自己的行动续写了新时期爱国拥军的精彩华章.部队官兵亲切地称她为齐鲁新红嫂.  相似文献   

13.
新语录     
《中国人大》2010,(11):5-5
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努力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座谈会上这样指出。  相似文献   

14.
公安民警遭受的群体围攻事件,实质上是由公安民警执法活动这一刺激作用于某一群体,而由该群体产生的破坏性聚群行为或聚偏行为.它大体上有"松散群体--观望群体--围攻群体--群体围攻"这样一个形成过程,群体思维在其形成中起了极大的心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站得更高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们解读这句话时,无不视之为谦虚的表述。这也许没有错,但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牛顿之所以这么“牛”,是因为他不甘于绻缩在巨人的胳肢窝里,而是始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维。笔者以为,这样理解更合乎西方人一贯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台湾"监察院院长"王作荣九月一日在《联合报》发表文章指出,台湾经济幸好有大陆市场这个吞吐港,才有今天这样稳定的局面。他建议台湾当局全面检讨对大陆的"戒急用忍"政策,以度过台湾经济衰退的危机。王作荣指出,台湾经济的繁荣很长一段时间有部分是靠大陆,有大陆这样一个市场作为台湾调节经济的吞吐港,这一点十分重要。自大陆经济改革开放后,台湾经济便很少有严重衰退局面出现,这是因为由大陆市场所吸收了。现在台湾当局正在"戒急用忍",假如众家商人都严格执行"戒急用忍"政策,那台湾现在的经济可能已经严重衰退了。好在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曾有这样一支英雄连队:面对20倍于己的日伪军,全连82名壮士毫不畏惧,奋勇拼杀,战至最后也没屈服,直到全部壮烈殉国。这支彪炳史册的连队,就是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亦即著名的"刘老庄连"。2014年9月1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前夕,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刘老庄连"82烈士集体入列。  相似文献   

18.
战士与作家、学者的统一我们对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的巨人至今仍怀着深深的敬意。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伟大 ,这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郭沫若便是应运而生的一批巨人中的一个 ,他多才多艺 ,学识渊博 ,始终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 ,既用舌和笔 ,也用刀和枪。这位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人又是北伐战争的参加者。他投笔从戎 ,献身于武装的革命斗争。北伐途中 ,时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在江西南昌起草了《请看今日蒋介石》 ,这是载入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册的重要文献。这篇讨蒋檄文写于 192 7年 3月…  相似文献   

19.
加强县级政府领导班子的建设,建立一个优化的群体结构,对促进县域范围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县政府领导班子群体结构的优化呢?根据我们江苏省海门县本届政府领导班子组建运转的实践,我认为必须抓住这样三个环节: 一、适应领导特点,提高群体素质,是县政府领导班子群体结构优化的喜础。 在我国领导体系中,县级领导是介于宏观领导与微观领导之间的一个层次,其领导机制运转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而构成了对其领导班子成员素质修养的特殊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与领导工作特点相适应的群体素质,整个领导班子群体结构的优化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的官民对话体系中,你说我听,我做你看,已是一种固定程式。微博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固有的模式,实现了官民"零距离"交流,也让更多的官员从幕后走上台前。【背景资料】官员开博渐趋活跃,成为微博世界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有文章这样描述官员微博:"他们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他们的体制内领导身份。他们用电脑、手机拉近了和公众的距离。他们是官员,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