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容是政治文明的标志性价值,是政治民主、政治自由的最重要的考量标准.然而当前人们对于宽容的理解并不一致,有着原始宽容与现代宽容、消极宽容和积极宽容之分,而且宽容概念也逐渐走进了私领域和国际法领域.宽容的写意分析,以写意的手法,历数了近代以降学者对于宽容的不同理解.宽容的本质就是对于"他者"的尊重,来自于人类族群自我持存努力的智慧.当然无止境的宽容是不可容忍的.  相似文献   

2.
梅花谣     
田人 《民主》2014,(2):54-55
<正>画家海天的工笔画"卵石"系列在国内很有影响,最近他却以梅花为题材画起了"梅花"来,他不画梅花的热烈与繁茂,只让每一朵梅花在他的写意中都透着一股清寒与冷峻之气……梅花谣我们习惯在这种颜色下交谈我们习惯有一个冰冷的房间习惯睡觉的时候,冬雪在一粒粒毁灭。我们还有很多话要说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温暖和幸福  相似文献   

3.
李燕 《瞭望》1984,(30)
我国著名写意画派画家李苦禅生前说,写意画乃中日两国共同的文化。这类画发源于中国,从宋代开始传入日本,很快变成日本民族自己的文化艺术。东渡樱花之国交流学术,是苦禅先生未竞遗愿。今年六月,李苦禅之子李燕应邀赴日参加在京都举行的《李苦禅李燕父子画展》,有感于中日两国人民旧情新谊,心湖难平,即以优雅的笔触,写成了这篇《赴日画展侧记》。李苦禅所作《双栖图》  相似文献   

4.
陶兴琳 《各界》2007,(4):116,118
宋代绘画确立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规范,开创和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形成了“文人画”和“院体画”两大绘画风格。宋代写意文人画的逐渐兴起,对当时的宫廷“院体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罗小岑 《学理论》2009,(23):67-68
奥运开幕式向世界人民讲述中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以绘画长卷为线索,以美学写意精神展现了东方文明的底蕴,绚烂的色彩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勃勃生机,富有创造性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等,无不闪烁着中国儒家文化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0,(1):F0002-F0002
<正>詹仁左,1954年生于上海。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浦东新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精于竹刻艺术,1996年拍摄《小写意花鸟画教学》十五讲,在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2000年拍摄  相似文献   

7.
闵文彬 《民主》2009,(2):F0003-F0003
闵文彬 1940年生于江苏太仑,师从上海花鸟画家江寒汀、房介复先生学花鸟画,专攻小写意花鸟,尤擅鸣禽小品、扇面册页,此中精品颇为收藏家青睐,多次被政府部门赠与国际友人。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3,(12):F0003-F0003
张葆东长期从事中国画艺术创作,他的绘画以小写意水墨、浅绛山水为主,笔墨简练而内涵丰富,表现手法上融入了泼彩技法。看他的画作仿佛使人置身于一个幽雅静美的胜地,其画面千岩万壑、云烟笼罩,茅屋人家、飞瀑溪流,将理想中诗意的“桃花源”唯美、空灵境界巧妙地置于画景中。  相似文献   

9.
郭淼 《学理论》2009,(32):132-132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但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元代的写意山水画却创造了自己的辉煌,由此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具有转折与开创意义的历史时期。它标志着艺术更加注重对自然本质的领悟和人的主体精神的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10.
陈聿东 《求知》2013,(4):66-66
(接上期)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民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所谓写生就是"移生动质",就是"变态不穷"地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谓寓兴,就是通过花鸟草木的描写,来寄寓作者的独特感触,以类似于  相似文献   

11.
不少人说曹今奇画的猫跟他的名字一样,占个“奇”字。奇在哪里?一是他画的猫,无论是写意或工笔,也无论是写实或变形,突出了猫的“神”和“情”,千姿百态,超逸流宕,且富哲理性;二是他没有大学学历和文凭,完全靠自己的勤学苦练,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杰出的漫画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也是"子恺漫画"开创者.他的漫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往往具有将西方绘画的"写实"、中国文人画的"写意"和民间美术的"趣"三者有机融合的特点.本文试从丰子恺漫画的造型、题材、审美情趣等来分析他的漫画受到民间美术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深入认识丰子恺漫画的独特文化意蕴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16,(7)
正刘人岛的山水画作品大致有两种风格类型,一种是以写生或记忆中的实境为基础的全景山水,另一种是以画家对大自然的印象或感兴为基础的大写意山水。前一种作品显然是他家乡湘西南新宁崀山景色的艺术转化,层峦叠嶂、飞瀑流泉被低云薄雾掩映装饰,山间瓦舍和  相似文献   

14.
姜宏宇  宋魁彦  金岩 《学理论》2013,(8):159-160
以分析法和归纳法为手段,在全面考察康熙五彩纹饰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探讨康熙五彩人物纹饰的具象内涵及色彩意境。此纹饰虽为装饰语言,但深层次的研究文化心理语言,还是无几,所以,试图从具象艺术的主调及思想内涵,色彩意境的儒家观及写意化,分析其两角度的传统中国美学文化语言,以为研习者作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5.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是人生的苍凉意蕴,意象的运用随处可见.其中不乏象征的手法和秀丽的警句.奇思妙喻一般的意象的运用,使其着意刻画地略显阴郁的气氛增色不少,其笔下的意象是一种点缀更是一种写意.讲究凝词炼句的张爱玲笔下同样不乏一些出色的警句,时常让人感到惊艳.  相似文献   

16.
同初 《瞭望》1991,(45)
出生在山东莱阳的王树春所作书画,亦有山东大汉宽博、豪放的气质。他熟悉农村生活,农家小院的瓜、果、梨、藤是在他的创作中常见的题材。他善于从传统书画艺术中吸取营养,远宗徐渭、八大,近法吴昌硕、齐白石、崔子范,并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赋予作品以时代气息。从多年的创作实践中,王树春形成自己的艺术观念:写意花鸟画的布局、构图要简而更简或繁而再繁,不取“不简不繁”的中间道路。他重视传统笔墨。用笔方圆结合,如荷、兰、葡萄,往  相似文献   

17.
<正>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时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立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历史成就,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守正创新,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刻阐发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04,(1)
杨丽华1939年生,苏州市人,副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顾问。长期从事国画创作,擅长写意花鸟,兼工山水。她的国画作品曾参加“中国当代花鸟画展”获优秀奖并编入画册;曾参加美国“第九届国际艺术画展”;又入选泰国“东南亚国际名家水墨画展”获金奖。前两年,她沉醉于陶瓷艺术,把自己的国画作品移作陶瓷装饰,取得艺术上的突破。其陶艺作品曾先后参加在北京、香港、澳门等地举行的陶艺作品展,并刊载于《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景德镇陶瓷全集》、《壶中天地》(台湾版) 等图书,又有《杨丽华画集》出版。  相似文献   

19.
李新蕊 《理论导刊》2023,(12):72-77
“中国之制”规范“中国之治”,“中国之治”践行“中国之制”,实现了中国式“制”“治”互洽。其内在逻辑集中体现在“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本土内生、“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耦合共进、“中国之制”嵌入“中国之治”现实可行、“中国之制”提效“中国之治”自觉自信四个方面,彰显了“制”“治”生成合洽、关系契洽、运行协洽、转化融洽,为更好探究“制”“治”规避西方式乱象、实现在中国的互融互通给出解答。  相似文献   

20.
这次武汉引发至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鲜明的重大危机特点,其扩散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广、危害程度之大、民众关注程度之高、需要保障资源之紧迫不亚于战时状态,更需要我们从更高的视野、更长远的规划、更紧迫的需求、更实效的办法来看待和解决。这次危机采用了军地联动方式应对,在应急管理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