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鞠开 《新湘评论》2012,(5):44-45
今年1月10日是淮海战役胜利63周年,特写此文纪念我的老首长粟裕,表示我对他深深的怀念。"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粟裕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他光辉一生战功的一个总结。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总前委,有五位同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为什么单独提粟裕立了第  相似文献   

2.
鞠开 《学习导报》2012,(5):44-45
今年1月10日是淮海战役胜利63周年,特写此文纪念我的老首长粟裕,表示我对他深深的怀念。"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粟裕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他光辉一生战功的一个总结。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总前委,有五位同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为什么单独提粟裕立了第  相似文献   

3.
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出身于会同县枫木树脚村一个破落的侗族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不落第秀才.整年不出门,只是一心想培养儿子继承和振兴祖业。然而时移事易,粟裕走上了与父亲愿望截然相反的道路。投笔从戎粟裕少年时代正处在五四运动时期。革命的进步潮流影响着少年粟裕的成长。他从小勤奋好学,热爱劳动。课余喜读《三侠五义》等剑侠小说,崇拜  相似文献   

4.
1940年夏天,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陈毅、副司令粟裕,率领部队分批渡江,北上开辟敌后抗日战场。7月29日,新四军挺进纵队一举攻占了南控长江,北接苏北平原的重镇——黄桥,使这座人间地狱,获得解放。陈毅、粟裕、钟期光(政治部副主任)等首长,已进驻黄桥,政治部管在离黄桥10里左右的一个村庄里,待命进镇。上午约10点多钟,哨兵突然发现一股敌人,向我驻地进  相似文献   

5.
正1955年9月27日,国务院隆重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典礼。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了国务院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的命令。周恩来分别把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粟裕等在京的将官。当年典礼仪式的这种报道,点出了粟裕一个突出之处:他是人民解放军10位大将的首位,也是第一批1038名将官中的第一位。10位大将中,粟裕的资历、年龄应该排在中后部。1907年出生的粟裕比许光达年长  相似文献   

6.
正1955年授大将衔的10位将领中,陈赓与粟裕是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陈赓对屡打大仗、恶仗,智谋百出的粟裕由衷地钦佩。粟裕对陈赓也欣赏有加。1954年10月粟裕担任总参谋长后,陈赓以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之职兼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分工的时候,粟裕让陈赓接管自己过去的职责:分管作战。因故不在总参时,粟裕经常指定陈赓代理总参谋长职责,替他主持总参谋部。  相似文献   

7.
正粟裕,湖南省湘西会同县人,侗族,1907年出生,1927年入党。参加了南昌起义(时任周恩来警卫班班长)和井冈山革命斗争。由士兵逐步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员。粟裕先后6次负伤,九死一生,用兵如神,百战百胜,经历极富传奇色彩,淮海战役中更是以少胜多,创造了战争奇迹。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毛泽东1961年在接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曾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刘伯承元帅曾评价粟裕:"百战  相似文献   

8.
鞠开 《世纪桥》2012,(6):18-19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这是毛泽东对粟裕的极高评价,也是对他一生战功总结的一个缩影。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当时的总前委,有五位同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为什么单独提粟裕立了第一功呢?这里仅从提建议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余玮 《党史纵横》2007,(8):20-25
2007年8月10日,是我军素有"常胜将军"之称的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粟裕将军诞辰百年纪念日。粟裕将军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过重大的贡献,本文通过粟裕将军的夫人楚青同志的回忆,再现这位将军的英雄事迹和作为平凡人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0.
凡读过《粟裕战争回忆录》的同志,无不为粟裕大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超指挥艺术和精湛的军事理论所折服。那么,这部体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军事著作是怎样完成的呢?笔者有幸在粟裕晚年担任他的秘书,愿把耳闻目睹的一些片断整理成文,以飨读者。粟裕下决心写战争回忆录,有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大将军衔的十人中,粟裕排名第一。从普通士兵到共和国大将,从南昌起义到全国解放,著名军事家、战略家粟裕身经百战,战功显赫。刘伯承曾说:“粟裕同志百战百胜,是解放军的最优秀将领之一。”一生革命粟裕,侗族,1907年出生于湖南会同县一个地主家庭,6岁上私塾,后随家迁入县城上小学。据他回忆,“父亲一心想  相似文献   

12.
对多年来社会上有关粟裕对授予他大将的军衔不满,受到毛泽东同志严肃批评的传说,粟裕大将身边的工作人员鞠开同志撰写了<粟裕大将授衔真相>一文,刊登在<北京日报>上作了澄清.实际情况是,1955年授衔时,党中央、毛泽东原本是要给粟裕授元帅衔的,是粟裕高风亮节,自己不要,把元帅衔主动让了.作者鞠开当时并不知情,得悉邵力子说粟裕应评元帅的消息后,当作一个喜讯兴冲冲报告粟裕,并把材料指给他看,以为他会高兴的,哪知他脸一沉,脱口而出:"评我大将,就是够高的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相似文献   

13.
粟裕将军,荣列中华人民共和国10位大将之首.在民主革命时期战功赫赫.被誉为“常胜将军”.本文奉献给读者的是粟裕将军在“十年浩劫”的特殊岁月中所创下的彪炳千古的特殊业绩.  相似文献   

14.
鞠开 《湘潮》2008,(7):15-17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个战役,我作为粟裕的秘书,从头至尾跟随他参加了淮海战役。粟裕酝酿、参与战役决策指挥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5.
韩继云 《党史博采》2004,(12):41-44
粟裕大将是我军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之一。他一生指挥战斗无数。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军事指挥才华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先后独立指挥和参与指挥了苏中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 战役、渡江战役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其中,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涯中,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13—16日)的制定和实施,是粟裕军事指挥才能的充分发挥和展现,是神来之笔,值得大书特书。 此役,粟裕与陈毅密切配合,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 雄气概,采取“猛虎掏心”战术,指挥华东野…  相似文献   

16.
粟裕是我军杰出的高级将领,是一个真正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共和国大将.他虽然从未进过军校,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粟裕将军善于学习和应用毛泽东军事思想,不断积累战争经验,掌握战争规律,最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常胜将军.更为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粟裕将军自觉以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武装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一心以党和革命事业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名利,是中国共产党人无私的光辉典范.其中,粟裕将军两次辞让司令的故事,一时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  相似文献   

17.
智慧粟裕     
《党史纵览》2002,(1):47
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 1947年7月13日至8月27日,粟裕发起苏中战役,首战宜(堡)泰(兴)、再战如(皋)南、三战海安、四战李堡,五战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史、战史上,粟裕有着特殊的地位。在解放战争中,粟裕指挥的战役“愈打愈神,愈打愈妙”(陈毅语),创造了十余个军史、战史上的“第一”,人称“常胜将军”。1955年9月,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列于十大将之首,被人们称为共和国第一将。 由于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显赫战功,粟裕在建国后受到党中央的器重。1951年11月,粟裕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  相似文献   

19.
粟裕是湖南省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树脚村人。1907年8月10日出生。  相似文献   

20.
根据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同志回忆,在1955年授军衔时,毛泽东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竞三次‘辞让’,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军区司令员,现在又让了元帅衔。”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尚革命情操的人, 却在1958年突然蒙冤。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上,强加在粟裕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大罪状是说粟裕是“野心家”、“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原因是“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