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梅华 《学理论》2014,(1):22-2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也对党和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延续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成为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哲学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更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且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3.
刘士文  向鑫 《党政论坛》2013,(23):14-16
群众路线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前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确性不是先验地设定,而是在实践的检验中被证明,在同各种错误群众观的斗争中发展并显示其真理性。但是,当前我们几乎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当作唯一的群众观向宣传教育的受众灌输,使不少受众在面对不同群众观时疑惑无措。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0)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一内容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也丰富了其理论体系,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建设发展有很大意义。认真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哲学知识方面的内涵,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容,揭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指导思想,他们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中坚持发扬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文章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产生背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发展,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并提出实施"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中逐渐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制定一切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开辟这一观点的新境界。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既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维护好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永恒主题,又是党带领、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改革和建设事业新成就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的又一创新,其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意义,必须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哲学基础进行分析,以文献研究法溯源得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其群众观的前提,革命性是其群众观的起点,科学性是其群众观的保障,人民性是其群众观的归宿,再结合现实分析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意义,进而提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8.
张可芬 《理论探讨》2005,2(2):33-34
邓小平的群众观内容丰富,表述深入浅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群众观,表现为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固的理论基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9)
习近平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理论来源上看,它不仅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还是对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阐释。从理论特征上看,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立足主体视角,具有概念的整体性和历史的主体性特征,是对现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分析和把脉。据此,习近平人民群众观既具有体现人民群众价值主体性的政治内涵,又具有改善民生的经济内涵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内涵。强调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阐发形式,坚持习近平人民群众观不仅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前提要求,还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群众路线以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为历史渊源,所蕴含的"知行合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蔡奇 《求知》2012,(4):38-39
我们党是依靠群众起家的,坚持群众观点、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防止脱离群众最大危险、经受住"四大考验"的利器。领导干部要从党长期执政的高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做好基层群众工作。树立群众观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群众观的经典著作。在该论著中,马克思、恩格斯讨论了"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的主体性和先进性,阐述了革命思想的存在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等群众观的基本理论。我们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同时,要尊重群众的主体性、重视人民群众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的基础地位,避免用虚幻的群众"共同体"任意宰割群众的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等观念,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3.
姚东 《党政论坛》2012,(8):8-10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贯以来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同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形成了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群众观点。  相似文献   

14.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三代领导人始终坚持的思想作风。为人民谋利益,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优势所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凭此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还要凭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将其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思想精华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路线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硕果,既包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结合起来,倡…  相似文献   

15.
薛冰 《求知》2014,(8):27-28
<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加强和改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群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在很多王朝都是统治阶级执政的道义之基。随着近代以来中国国门的打开和西方文化的传入,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厚重的民本传统自此开出了人民的概念之花,人民以及人民群众观成为中国现代政治话语中历久弥新的热词。新时代,习近平人民群众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其多重维度的阐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壮大的全部依据,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所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要求。新形势下,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的人民观是在继承前人思想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这其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其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习近平人民观的文化渊源;其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习近平人民观的理论基石;其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观是习近平人民观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在人民群众,根本价值追求是为人民群众。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党是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中不断壮大的。群众路线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不断经受考验和化解危险的传家宝。群众路线常讲常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群众路线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只要党长期执政,那就必须不断进行群众路线教育。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年,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布局中并非一直处于关键性地位,表明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40年政治建设的艰辛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四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科学谋划党的政治建设布局;传承创新灌输理论,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信念;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权威观,高度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行动;坚持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努力增强党的政治向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