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发展文化产业能促进当地地区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地区和城市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但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着思想盲目、规则重复和不明晰、投入过大、浪费严重、效益不佳等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了尽快发展本地文化产业,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地区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地区和城市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各地区和城市纷纷建立起了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园。那么,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是否对城市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否还存在问题,怎样使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更健康的发展,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3.
珠海是珠三角区域经济的重要棋子。加快该地区的区域经济整合速度、加大该地区的区域经济整合力度,将对珠海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挑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珠海城市定位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应突破自己的行政区划而放在大珠三角范围之中,在大格局中明确自己位置,树立“工业兴市、科教强市、环境立市、旅游旺市”的发展战略,做好借势、造势、蓄势和避势四篇文章,努力提升自身在珠三角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峨眉山市跨越式发展,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关键也在工业。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靠工业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是广大内陆地区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加快企业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是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地区要迅速崛起腾飞,主要依靠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龙头企业可以带动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鉴于此,今年初,我市明确提出了实施“旅游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大打“工业强市”总体仗,促进市域经济的大发展。 针对我市是旅游城市的特点,“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是:  相似文献   

5.
随着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步伐的加快,以及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加深,珲春已成为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区,它将具有区域经济合作前沿和中介的功能和中心城市的功能。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诸如区位优势、口岸及通道优势、航线优势以及经济一体化节点优势等。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整体经济实力弱、竞争力不强,各种产业园区集聚效应不明显,金融、保险、物流等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不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开展,不符合城市未来发展的高端定位等。为此,珲春今后的发展要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实现口岸城市建设与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道路,为航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加快边境自由贸易区、境外加工园区的建设并引入高级生产要素,实现价值链向两端延伸,打造图们江下游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提高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而推动中心城市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则是进一步释放市场经济的体制能量,提高中心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一、制度创新对推动中心城市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和托马斯认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倒不如说是经济增长本身,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变迁。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也认为,全球竞争的核心是制度的竞争,哪个地区所有制问题解决的好,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哪个地区的效率就高,经济发展就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心城市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陕西关中地处内陆地区,城市经济实体是发展这一区域经济的首选实体。而在城市带动作用的发挥上,尽快形成集群经济体系是关键环节。要加快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带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生产力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关中地区尽快崛起,带动陕南、陕北,以实现陕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中经济带发展集群经济体系,须重点培育关中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加快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步伐,提升关中二阶地区生产力水平,实施政府推动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能够通过以点带面的杠杆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从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尝试构建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贡献的评价体系,并以上海、青岛之间我国沿海中部地区9个城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计算排序,数量化地反映各城市的聚集、扩散、服务、创新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对连云港建设我国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路径选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是中西部地区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为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品牌,具有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优势的峨眉山市,面对良好机遇,必须牢牢抓住,加快“创世界旅游精品,建国际旅游城市”的步伐,从而实现全市社会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由来。城市是一个具有完整经济功能、生活功能和市场功能的社会载体。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都是由国家统一投入、统一管理,供城市居民无偿或低价使用,没有形成再投入机制。加之经济实力不足、资金匮乏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使我国城市发展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低的问题。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产业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基础设施成为一段时期内阻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同时,随着城市投融资体制的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