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燕 《前沿》2015,(2):68-70
我国西部地区要缩小地区差距,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本地区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充分、有效的开发。西部人力资源数量丰富,但质量偏低,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人力资源配置不当。西部的人力资源开发,要结合西部实际,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素质,坚持人才"适用性"原则,转变落后观念,加强企业人本管理,加快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人才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为西部的各项事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几个不可忽视的难题首先,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不容忽视。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丰富廉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农民增加收入的最大制约因素也在于此。在城乡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既定条件下,中国现在进行的结构调整导致的主要是结构性失业,即现有城乡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于庞大的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后备军来说,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仍是极为有限的。即使户籍制度放开,用按需引进代替数量控制,有条件准入代替计划…  相似文献   

3.
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令人意外地发生了局部“民工荒”,仅珠三角地区就缺工200万人,连江西这样的劳动力输出大省也缺工。劳工短缺的背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并没有明显减缓。这说明,随着各地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选择更多了,珠三角这样的开发区不再具有唯一的“致命诱惑力”。当SA8000企业道德标准成为约束全球企业的准则,大量重视劳工权益的跨国资本进入中国,劳工权益保护将成为企业一项新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都应该让我们重新思考:一直引以为优势的“廉价劳动力”是否真的廉价而且会永远廉价?企…  相似文献   

4.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4):63-63
拿1990年和2010年的上海城市建筑作对比,会发现本应是60年的发展历程被压缩到了20年。为这一超级增长提供动力的主要有三大因素: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改革和全球化。中国已经把这个世界变成了“中国制造”的世界。但这一状况正发生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矛盾阶段,人们变得越来越富有.但经济增长却变得越来越缓慢。  相似文献   

5.
刘芳鸣 《人民论坛》2011,(7):200-20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但其中也存在着劳动力转移组织化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政策落实不到位、劳动力工作环境差且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对此,无论是政府和个人,都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同时规范规范劳动力市场,适当拓展境外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6.
傅勇 《同舟共进》2009,(4):15-16
改革开放使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以发挥优势,但中国的成功并不完全依赖廉价劳动力。未来人口红利消失期中国的发展,同样要依靠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7.
劳动就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社会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资源竞争时代。现代经济发展证明,劳动力资源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人类社会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竞争,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应归结为人力资本的内在的积累和增长。我国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总体素质较差,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加入WTO标志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这会进一步刺激市场体系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  相似文献   

8.
薛涌 《同舟共进》2009,(9):21-23
中国的经济崛起靠的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但检视现代史上的大国崛起,靠廉价劳动力是无法维持大国地位的。中国要真正崛起,必须依靠建立在优越的劳动生产率基础上的昂贵劳动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对高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9.
粗放型发展方式是那种主要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进行重复性低端商品生产以实现经济目标的一种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投入不断增加;二是重复性低端商品的大量生产;三是低利润的数量扩张;四是严重依赖外部市场。这种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有一定的合理性,适应了资源尚未深度开发,劳动力廉价且丰富,技术水平不高,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实际需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却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10.
民生无小事。从家政服务到美容美发,从汽车修理到美食厨房,在很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第三产业中,从业者因为“服务业”的“蓝领”标签,常常难免被外界轻视,并被认为是“廉价劳动力”的代名词。但事实上,在他们中间,不乏职业素养高的佼佼者。低起点的服务行业,一样可以“出状元”,甚至拿着不菲的薪水,过上城市中产阶层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试析“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工荒”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在数量上供过于求了,其实质是民工在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民工荒”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民工的低素质、低待遇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教育体制的缺陷、企业观念的滞后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从总的趋势看,其发展速度赶不上全国的步伐,同发达的东部、中部相比,生产力还很落后,文化、教育也不发达,相当一部分人至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西部地区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四个优势与劣势并存”,即自然资源丰富与自然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人口素质差并存;土地广袤与耕地稀少并存;高科技人才聚集与民众普遍科技水平低并存;“三个突出矛盾”,即资金需求旺盛与资金使  相似文献   

13.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青田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3亩,这一现实条件,使外出经商务工谋生成了青田人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劳动部有关专家最近指出,由于我回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物质资源与资金相对短缺,因而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在长时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据了解,从现在起到2000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约为6800万,国有企业富余职工达1000万,而农村则有近2亿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同时,随着市场的发育,流动性就业和结构性失业将日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今后几年我国就业形势将有几个特点: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尖锐。一方面,城乡劳动力资源数量仍然较大,总体素质较低。另一方面,社会生产的增长则不能满足劳动力…  相似文献   

15.
曹敏 《湖湘论坛》2002,15(3):57-58
一、我国人才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资源开发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一支初具规模且有一定实力的人才队伍基本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但相对经济领域的改革成就而言,这一改革显然滞后,主要表现在:一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之一。我国人力资源丰富意味着劳动力要素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数量供给充裕的劳动力队伍往往伴随着低素质、低技能,将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16.
范开石 《政策》2000,(4):22-23
湖北参与西部开发开放,除了有着西部省份共有的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劳动力便宜等优势外,还有着独特的开放优势和发展潜力。 1.东西部市场“纽带”优势。湖北省位于我国腹部,是全国的市场中心。随着我国“入世”变为现实,湖北省市场容量大、辐射力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外商投资湖北,就意味着获取了开拓西部市场的金钥匙,湖北无可争议地成为跨国公司和东部发达地区切入西部市场的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07,(4):8-8
通过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劳动力状况是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整体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而且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务农的劳动力大多数为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18.
“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是衢州市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农民素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载体。今年前4个月,全市已培训劳务输出对象2.58万人,新增输出劳动力2.99万人,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称这是——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劳动力素质结构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严重制约了甘肃经济发展。为此,要通过推进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提升城乡劳动力素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口素质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马克思主义从来就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口素质的高低,离不开社会的总体发育。湖南历史上以农立省,小农经济和小生产方式长期占主导地位,由此形成湖南农村人口数量多,比重大,年龄构成轻,增长速度快。这个历史的基本的人口格局,不但影响湖南人口的数量发展,同时也导致湖南人口素质偏低,提高不快。这可以从湖南人口的身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科学素质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