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宣传和弘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的同志感到困惑:无私奉献精神与等价交换原则是相互矛盾的,讲等价交换就不是无私奉献,讲无私奉献就不是等价交换。既然市场经济通行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还要在全社会宣传和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是因为,任何具体的道德准则,都有自己特定的反映对象和适用范围。无私奉献与等价交换属于两种不同的道德准则,二者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最近明确提出,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包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在内的五种精神。这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澄清以下几个思想认识问题: 一、既然市场经济通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提倡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这是因为,任何具体的道德准则,都有自己特定的反映对象和适用范围。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领域通行的原则,而不是所有社会关系领域普遍适用的原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及个人与社…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正向纵深发展,国内外经济理论工作者对按劳分配原则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有些观点是应该研究和商榷的,如:(1) 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已无存在的必然性;(2) 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因果关系;(3)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矛盾。本文就这些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仍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但是,除按劳分配外,还有其它分配形式。例如:按资金分配、按经营成果分配和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分配等。这就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格局,而不象经典作家设想的那样,社会主义只有按劳分配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从《哥达纲领批判》看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建立的基本理论前提之一,按劳分配原则属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实现《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的"按劳分配"需要一些前提条件。我们的确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有一些差异。为此,有必要全面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的层次性和目前存在的非劳动收入,更加注重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倡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与尊重个人合法利益是否相矛盾?这是许多同志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 弘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并非不尊重个人合法利益,而是根据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求人们自觉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利益融入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中,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并不是要求人们完全放弃个人利益,也不是不容许人们对个人利益有任何考虑。在这里,淡泊名利指的  相似文献   

7.
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一样,都必须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实行按劳分配,即优等的、高质量的产品应该得到较高的报酬。但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平均主义代替了按劳分配原则。众所周知,由于精神生产是复杂的劳动,生产者必须深入生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不论是文艺创作,还是科学发明,都依靠创造性的劳动。因此,精神产品的劳动报酬,不能简单地采用“计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政策原则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政策原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一个是用什么思想体系教育劳动者;一个是劳动者之间分配劳动产品的政策原则。二者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把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同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政策原则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
激励因素包括物质性激励因素和非物质性激励因素激励因素的来源是有限的,而人们对激励因素的要求又是无限的。无限的要求和有限的来源,形成尖锐的矛盾。要解决好这对矛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公平合理的分配激励因素。公平合理的分配激励因素,必须确立分配激励因素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平均主义原则,二是按劳分配原则,三是按需分配原则,四是精神鼓励原则。对这四个原则,应该在使用时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平均主义原则,它不适用于工资,也不适用于奖金、荣誉、地位的分配领域。而在一些公益性补贴、津贴等激励因素的分配中,…  相似文献   

10.
杨智恒 《求索》2012,(4):51-5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劳动产权概念,在收入分配领域提出了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实质是一种劳动激励,其前提是必须实现劳动力价值的足额补偿。国民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具有正当性。不过,按劳分配原则并不完善,其在企业亏损承担和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现实原因方面的理论阐释不足导致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原则的产生。以资本承担不确定性建立起来的合理性原则是片面的,需要批判;以资本和劳动的基本分工事实建立起来的现实性原则说明了资本的作用和价值,实现了资本和劳动的统一。按照现实性原则思路展开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关于“按劳分配”的原则,还是关于“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原则如何实现的问题,从理论上缺乏科学的论证,在实践上则是变相沿革战争年代的经验和做法,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按劳分配长期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 以统收统支为核心的供给方式,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分配体制,它是由军事共产主义的平均分配制度演变而来的,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教条式经验式理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熊小果  林高财 《传承》2013,(6):92-93
马克思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但是,马克思按劳分配设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确立的理论基础、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前提。我们必须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既要看到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历史进步意义,又要看到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按劳分配"是一个老命题,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明确和实行的分配原则。然而,在"文革"期间,这一原则却被"四人帮"污蔑为"资产阶级法权"。邓小平早在1975年8月就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4.
周本卫 《传承》2013,(4):92-93
马克思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但是,马克思按劳分配设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确立的理论基础、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前提。我们必须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既要看到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历史进步意义,又要看到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不成熟、不完善阶段。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消费资料分配方面的特征,就不能只是按劳分配,而应该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元化分配形式并存。这一特征的实质是:(1) 整个社会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以按劳分配形式为主体;(2)在按劳分配形式中,多种分配因素并存,以按劳分配因素为主体。这一特征,是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和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既要承认必要的索取,更要大力提倡无私奉献精神 无私奉献是军人的美德,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私奉献始终是我军的思想准则,它鞭策和激励一代又一代新人在成长。可是在十年内乱时期,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无私奉献精神被扭曲为只奉献不索取,甚至连军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都被取消了,把无私奉献推向了极端。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种“左”的思想被否定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开始形成,这就是在讲无私奉献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按劳分配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其存在的前提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要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联合劳动,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和劳动差别,只要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按劳分配方式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就必然存在和发生作用。按劳分配作为调节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式,要求在公有制企业中以劳动的质和量作为劳动者获得个人消费品的最一般依据,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也总体上要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如何实行按劳分配,这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在我国…  相似文献   

18.
以劳动效益为中心实施按劳分配原则王科一我国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如何贯彻实施按劳分配原则,做过曲折而努力的探索,明确提出了按劳分配就是要按照劳动者给全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来决定劳动者个人的报酬。按这样的尺度,又相应实行了计时工资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阶段应当与时俱进地看待按劳分配原则,科学地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新的更全面的概括。对社会主义实行的按劳分配原则人们并不陌生,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