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少婕 《传承》2009,(12):120-121
我国政务公开法治化发展中存在着政务公开的主体具有局部性、公开内容具有选择性、公开程序机制不健全、公开救济机制缺乏等问题。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政务公开各部门职责;规范政务公开的程序;扩大政务公开的主体,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完善政务公开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视野下的警务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务公开制度创建之初并无来自法律法规方面的压力。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确立后,警务公开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在公开工作理念、公开工作机制和救济制度方面,政府信息公开均对警务公开产生深刻影响。公安机关需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明定公开范围,优化公开方式和程序,完善救济途径,并进一步夯实档案管理、教育培训等基础工作,以此来推动警务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3.
政务文件公开是加入WTO后的必然趋势,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必须尽快制定《行政信息公开法》,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要规范文件制定行为,建立专门的政务文件公开工作机构;建立政务文件公开的责任追究制度,确定公开程序和公开方式。要公开政府有关决策性文件信息;公开所有法规、规章文件;公开行政标准文件;公开政府办事程序和操作规程;公开有关办事结果文件。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提升了政务公开效率,政务信息公开方式更加多样化,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大数据时代,社会各界迫切期待政府能够最大限度公开政务信息。要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考核机制,发挥政务公开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信息流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无非有四支不可或缺的相关信息流,包括政府间的内部公开信息流、公众间的外部公开信息流、政府向公众提供信息的主动公开信息流和公众向政府申请信息的被动公开信息流。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其实是一支主动公开信息流,是我国开展近30年的政务公开工作一贯做法的延续。开展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不是为了公开而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的立法目的,其中一个就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6.
政务公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以传统媒体为载体的政务公开固守着"权力本位"的意识,政务公开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由行政机关决定。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灵活、互动性更强,公众的参与热情高涨,这就要求政务公开必须回归"权利本位"。实践中,政务公开在公开的方式方法、公开的内容、公开的程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为适应新媒体环境,政务公开必须转换路向,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变单向公开为双向沟通。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民政政务公开工作,通过拓宽政务公开渠道,丰富政务公开内容,强化社会参与,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了立体公开、全面公开、主动公开、规范公开。  相似文献   

8.
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有两种:自愿的公开和无意的公开。在尚未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古代,自愿公开个人财产的官员毕竟是少数,而大量存在的财产公开方式是那些被称为身后财产的公开。我们发现,无论是哪一种公开方式,都是在颂扬廉政,警戒贪污腐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公开"一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从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到检务公开、审判公开,从干部的公开招考、选拔到政府办公用品公开采购、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公开"之领域不断扩展。应该说,绝大多数地方和部门在推行"公开"中都做到了名副其实,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公认"的原则。但毋庸讳言,当前仍有不少的"公开"变了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是避重就轻、半遮半掩的半公开。即把无关痛痒、无关紧要的和盘托出,完全公开,而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真正关心的重要内容,却三缄其口、秘而不宣,或仅透露一鳞半爪。二是雷大雨…  相似文献   

10.
尽快完善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众望所归。在此背景下,有望在今年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出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对政府公开信息作出强制性规定,标志着政务公开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衡东县和炎陵县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的实践探索主要表现在确定党务公开原则、明确党务公开内容,建立党务公开制度、畅通党务公开信息渠道,依托群众抓实党务公开、将党务公开工作与其他工作相结合,狠抓监督落实、创新党务公开实现形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政务公开是现代行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政务公开的原则、制度、重点、载体等方面,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13.
罗军  高建军 《前沿》2013,(16):32-34
高校党务公开是指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将相关党内事务进行公开的活动。运用现代信息传播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对高校党务公开的路径选择和实效性进行研究,分析新时期下高校师生对党务公开的现实需求与实践反馈。研究表明:高校党务公开引入信息传播理论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高校党务公开的主体重视程度、公开内容的质量、公开方式或形式、公开对象的受众研究,公开效果的信息反馈是直接影响高校党务公开实效性的五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推行基层事务公开 ,以公开公正取信于民 ,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 ,是我军三大民主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扬 ,是密切基层官兵关系、端正基层风气的有效手段 ,也是加强基层全面建设的重要措施。当前 ,推行基层事务公开工作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事务公开重点要突出。目前 ,少数基层单位 ,还存在公开事项不全面的问题 ,怕公开得太多会失去许多“好处” ,对敏感的问题不敢公开 ,对难点问题不愿意公开 ,对薄弱环节也不想公开。公开的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 ,玩“假公开”、“半公开”的招数 ,这必然使官兵失去参与公开的积极性。为此…  相似文献   

15.
高一飞  吕阳 《电子政务》2015,(2):101-113
电子检务公开是指检察机关通过网络公开检务信息,是对检务公开方式的创新。电子检务公开平台的实践形态主要包括检察机关门户网站、办案流程平台、终结性法律文书平台、新媒体平台四个方面。电子检务公开对于提高检察机关的工作效率、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提高向社会公开的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电子检务公开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评估标准缺失、实质公开不足、未建立文书公开统一平台等问题。为了实现电子检务平台建设的正当化,要确立统一的公开标准,加大公开的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据《人民日报》报道 ,广东省高要市白土镇政府大胆推行“政误公开” ,自觉接受群众批评监督 ,仅半年就公布了近年来因决策或管理问题而出现失误的 3件事 ,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白土镇这种自揭老底 ,知错即改的勇气和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政务公开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 ,“还干部一个清白 ,给群众一个明白” ,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但目前 ,政务公开往往流于形式 :或者公开一部分 ,还有一部分不公开 ;或者能公开的就公开 ,不能公开的就不公开 ;或者只公开结果 ,不公开过程。这种公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上海市A区信息公开三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得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五年来以及《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实施十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制约。破解之策就是改变传统思路,从信息流通这一全新角度系统改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这就要求将被动公开视为一种信息流,放在一国信息环境当中进行审视,并从主动公开、内部公开和外部公开对被动公开影响以及从被动公开本身角度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8.
推行政务公开必须从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机制入手 ,以科学的机制促进政务公开向广度、深度拓展 ,保障政务公开的健康、有效运行。一、完善制约机制 ,确保政务公开的内容真实可信。衡量一个单位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是真心实意的 ,还是图形式、搞花架子 ,关键是看这个单位公开的内容是否完整、规范 ,公开的办事结果是否真实可信。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还不够规范 ,随意性较大 ,公开哪些事项、公开到什么程度以及有关的程序、时限、收费标准等往往只凭个别领导的主观意愿确定。有的单位虽然实行了政务公开 ,但公开的结果可信度不高 ,群众仍…  相似文献   

19.
治安警情公开是公安机关警务公开的基本要求,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公民警务知情权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治安警情公开的范围一直以来缺乏明确的界定,在实践中对于哪些治安警情该公开,哪些不应公开往往把握不够准确,容易出现公开内容不当、公民个人信息外泄等问题,使公众无法及时获取警情信息,进而激化警民矛盾。因此,进一步明确治安警情公开的范围势在必行,需要通过厘清公开范围、制定公开的法律规范,完善治安警情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在"四大公开"中,中国共产党把自身的党务公开名列首位,足见对它的重视。党务公开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关注,期待它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工程。本文围绕党务公开的话题,阐述以下八点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