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一位少年儿童在上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知道了他们的壮举。六十多年来,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几代人。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前夕,笔者作为党史研究者数次来到狼牙山区实地考察,真实地还原了围绕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其前前后后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2.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一位少年儿童在上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知道了他们的壮举。六十多年来,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几代人。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前夕,笔者作为党史研究者数次来到狼牙山区实地考察,真实地还原了围绕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其前前后后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3.
孙大光 《侨园》2009,(1):34-35
去年夏末的一天,笔者有幸到河北保定的狼牙山参观.在此之前,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早在儿时就已耳熟能详.五壮士为掩护老百姓和大部队撤离英勇阻击日本侵略者最后跳崖的壮烈之举,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几十年后的今天,笔者终于到狼牙山亲自瞻仰烈士洒血的地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4.
<正>1969年,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的长子葛长生16岁,他听从父亲意见应征入伍,到了条件艰苦的基建工程兵建筑52师,长年风餐露宿,修建国防工程。父亲写信勉励他克服苦难,坚持战斗。"穿上军装,走出家门,你长大了。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你非常不容易,踏上社会,就走进生活最苦、工作最累、管理最严的部队。每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都渴望着成功。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5.
王贞勤 《侨园》2013,(7):72-73
<正>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硝烟早已散尽,抗日先烈们把血肉之躯献给了那个悲壮时代,其中最为著名的英雄集体有狼牙山五壮士和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其实在山东,还有一个英雄集体马石山十勇士,其英勇悲壮堪与狼牙山五壮士相媲美。日军"合围"马石山在山东胶东半岛的乳山、海阳两县的交界处,耸立着一座高高的马石山。远远望去,宛如一匹驰骋疆场的骏马,飞腾在蓝天白云之中。1942年,山东的敌后抗战正处在最艰苦时期。11月8日,日本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赴烟台召开会议,决定发动"第三次鲁东作战",妄图歼灭  相似文献   

6.
神圣的八年抗战,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工人阶级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八年抗战,上海工人阶级为夺取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5,(19)
永远铭记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整整50年了。50年前德、意、日发动的这场世界大战,其规模是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造成的民族牺牲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这场浩劫使人类社会的进步推迟了许多年。半个世纪过去了,...  相似文献   

8.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打倒,但黄涛认为应该坚持历史的真实性,《星火燎原》丛书中仍然保留了彭德怀的名字《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红色娘子军》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这些影片都改编自同一辑丛书——《星火燎原》。这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次第出版的丛书影响了几代人。《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飞夺泸定桥》《朱德的扁担》等36篇作品被  相似文献   

9.
<正>正是"满林霜、俯潇湘"的时节,踏着几分料峭冬寒,记者来到衡阳,寻访在这里住了近半个世纪的老人,舟车辗转,在湘江畔的一个院子,找到他的住所。来时,恰逢搬家,显眼的是,一捆捆旧得泛黄的图书,从外露的书脊看,大多是马列主义文集和军事书籍,还有一把几近散架的藤椅,磨得黑亮还有破洞。坐这把藤椅的老人已去世,并有近十个年头。这位老人是葛振林,"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副班长,"副班长葛振林打一  相似文献   

10.
张军才 《民主》2005,(8):41-42
对日寇的切齿痛恨首先源自于《鸡毛信》、《小兵张嘎》这类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稍大一点,《狼牙山五壮士》的感天动地,《烈火金钢》里“一弹突围的史更新”,永远使人无法忘记! 南京大屠杀的惨绝人寰,“黑太阳731”的灭绝人性,无不使人在刻骨铭心的仇恨里,深入反思:日本为何要入侵中国?中国人民到底靠什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中规模最大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人类战争历史奇迹。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基础。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担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六年五月,我从红军大学政治连毕业后,分配到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通信营当政治委员。八月下旬,我们营随朱德总司令到达了四川北部的毛儿盖。一路上,部队因战斗伤亡的人不多,因饿、冻而牺牲的却不少。很多同志因饥饿劳累掉了队。跟上队的同志,随身所带的粮食也所剩无几,少数同志的粮袋早已空空如也。这一带由于红军三次经过,能吃的的东西差不多都被买光了,我们在这里什么也没补充上,整个部队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思想有点波动。我们几个年青的营干部,更是焦急不安,束手无  相似文献   

13.
人民的女儿     
春节前夕,我访问了赵志珍同志。赵志珍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的夫人,当年活跃在晋察冀抗日前线的女八路。她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几缕银丝飘拂在两鬓,慈祥的面容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我问起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历时,赵志珍同志的神情变得深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2)
木刻连环画作为连坛里的一朵奇葩,是众多收藏者和艺术馆孜孜以求的珍稀藏品。解放区根据地木刻连环画是伴随着木刻艺术在我国的兴起而成长壮大起来的。抗日战争的爆发,广大美术工作者纷纷投身革命洪流,创作了大量具有艺术性和革命性的木刻连环画,如温涛《她的觉醒》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还出现了许多有关共产党土地政策、抗日政策等内容的木刻连环画,如吕蒙等创作的《铁佛寺》等。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以延安木刻为典型和代表。彦涵的《狼牙山五壮士》、洛井的《血战大渔岛》、林军的《不朽的战士》等作品均采用了木刻连环画的形式。这些作品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革命历史文物价值,已经成为今天人们争相收藏的红色文献和珍贵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5.
“抛们特别能战斗”,是毛泽东同志77年前对包括开滦广大矿工在内的200万产业工人阶级革命斗争精神的高度赞扬。这一精辟概括所孕育的理念内涵,不仅仅是对当时煤矿工人罢工斗争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英勇牺牲精神的历史结论,更重要的,它是我们党领导革命斗争制定阶级路线的理论基础,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先进意识形态,从根本上反映了广大矿工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深受压榨,渴求政治解放、经济翻身的迫切愿望。这正是特别能战斗精神得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深刻社会历史根源。 开滦“特别能战斗”精神在77年的发展过程中,大体…  相似文献   

16.
杨柳 《瞭望》2005,(33)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60年前那场空前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付出巨大民族牺牲,终于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翻开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页。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纪念抗战胜利就是要昭示国人: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我们要集中力量搞建设,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睦邻友好,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珍惜和维护中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大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7.
50年前的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牺牲在中国的太行山区。他是中国人民的挚友,也是一个伟大信仰、一种崇高品格的化身。 座落在石家庄市西城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是白求恩同志在战火中亲自主持创建的。作为白求恩所开创的事业的继承人,也承继着白求恩的崇高品德与医疗作风。  相似文献   

18.
正1980年,四川省泸定县决定重建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之时,请杨成武将军写纪念文字。想起当年战士立下的不朽功勋,66岁的杨成武挥墨写下:"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在共和国的开国将帅中,杨成武上将以忠诚、勇敢、智慧闻名三军,他与杨勇上将、杨得志上将被毛泽东风趣地称为"三羊(杨)开泰"。杨成武15岁参加古城农民暴动。红军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利     
《侨园》2020,(1)
正编者按: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辽宁是打响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的地方,也是反法西斯战争的终战之地。"九·一八"的第一枪拉开了反抗侵略的序幕,抗联的密营体现着民族不屈的意志,远东大审判标志着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百万日侨大遣返又表现了中华民族以德报怨的博大胸怀……辽宁的抗战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为了打造辽宁的红色文化,本刊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抗战在辽宁·75周年纪"专栏,邀请省内著名专家学者引领读者朋友们在文字中重温那段烽火弥漫的岁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述历史是要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镜鉴。  相似文献   

20.
关于资本主义以前有没有民族,资本主义以前存在不存在各种民族类型的问题,在学术界过去和现在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就资本主义以前有没有民族,民族有没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否认资本主义以前就有民族存在的危害性谈一点拙见。一针对在资本主义以前有没有民族存在的问题,有的同志说:“民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在奴隶制时代,只有部族,并没有民族。在封建制时代,民族的潜在因素是在发展着,但还没有发展完成的民族。”(孙叔平:《历史唯物主义纲要》1980年1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0、141页)有的同志为了说明在资本主义以前没有民族,引用斯大林所说的“在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