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官理念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和现实基础,虽时空变迁,制度更替,仍绵延不绝。辩证地分析与正视清官理念,剔除其糟粕,继承其精华,汲取传统清官所具有的为民请命的体恤价值、严格的执法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同时赋予它时代内涵,将清官理念的积极精神和社会价值融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2.
“清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概念 ,也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在中国古代 ,历代王朝对其称谓虽不尽相同 ,但均视其为官吏之楷模 ,倍加褒扬。此种偶像式宣传成为封建统治者澄清吏治 ,维持君主专制的重要手段。迄今为止 ,对如何批判继承与利用这一传统政治文化资源可谓见仁见智。其实 ,“清官”的内涵颇为复杂 ,学术界对其特征虽不乏一定论述 ,但仍有进一步解读之必要。本文拟从价值理念、思想品格、行为特征、历史命运四方面对此略陈管见。一、价值理念 :国家理想与个人理想共存“清官”一词并非古已有之 ,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  相似文献   

3.
民主是一种价值理论与社会管理机制的复合系统,民主的精神更主要是侧重于其价值理念的考量.人本和理性是民主精神的两个基本因素,民主精神在党章中以不同形式体现和存在,并成为其价值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章也就是因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民主精神的内涵,才蕴涵了时代精华,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精神纽带、力量源泉和行为指南,是其价值意义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能够指导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廉洁奉公、为官清正是我国公共伦理最为重要的规范之一.在公共伦理学的理论视野下,通过对中国传统清官信仰的追溯与剖析,以及对当代中国清官信仰的伦理追求的分析,可以认为,传统政治文明中的清官信仰背后的政治伦理追求虽然是狭隘的"忠君"思想,但清官信仰的主要要素如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规范在当代被继承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而继续发挥其作用.这也是清官信仰这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对"清官",可谓情有独钟.在封建时代,历代的统治者对于为清官的倡导和鼓励自不待言.在老百姓,则无不盼望官府衙门的大堂上都坐着一位"青天"大老爷.及到真的出现了一个所谓的"清官",则感激之余,或则编成戏剧,或则写成评书、小说之类广为传颂.凡此种种,似可称之为"清官情结".  相似文献   

7.
当前,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崭新的政府模式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领域.其中,它所遵循的价值理念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发挥着灵魂和导向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服务型政府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价值理念进行探索,主要包括:公共精神,公平意识,民主精神,责任意识,人本思想和绩效意识.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清官的子女历来难做,他们也确实并非都能坚持操守。清代清官张玮曾经慨而言之:"为清官甚难!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而后清官可为,不然则败其守矣。"  相似文献   

9.
孔云峰 《探索》2012,(6):119-122
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发展中国当代廉政文化,应当探寻其逻辑规律,提升廉政文化自觉、增强廉政文化自信、实现廉政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大爱精神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爱精神是大学制度文化的核心理念.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大学要实现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就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弘扬以人为本的大爱精神,更好地推动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创新大学文化与培育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所形成的文化,它既是大学历史发展形成的结果,又是一所大学发展过程的反映,其核心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就是大学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文章阐述了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内涵,并对创新大学文化与培育大学精神的意义及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韩美群 《学习论坛》2008,24(5):48-51
中国古代和谐文化观是一种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和谐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经过时代的磨炼,它已具有跨越时空的巨大生命力,成为人们不自觉的文化理念与思维方式,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自古至今,中国人评价官员一向爱用简单的"两分法":"贪官"和"清官".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对于"贪官"的无比憎恨,可以说是"必欲食其肉,寝其皮"方才解恨;而对于"清官",则一律加以敬仰膜拜、感激涕零.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晋江人就有乐善好施的慈善精神.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晋江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晋江慈善更是由于遵承传统伦理道德、弘扬现代慈善精神并践行社会和谐理念而彰显出丰富的精神价值,在晋江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经济诸方面的发展中都发挥着巨大的品牌效应.鉴于此,文章以晋江市为例来阐述慈善的精神价值与品牌效应,同时,为进一步激发晋江慈善对晋江社会发展的促进效能,我们应从慈善供给、慈善中介以及慈善授予等环节对其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伦理学的研究视角考察井冈山精神?熏可以发现井冈山精神实质上包含了新时期政治伦理精神的原型.作为政治伦理的井冈山精神,主要内容包括:体现政治本质的价值理念;达致政治目标的政治制度;锻造政治操守的传统和作风.  相似文献   

16.
试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大学进行精神教育、构建大学生价值世界的过程。这里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大学的精神教育理念,二是大学生精神大厦、价值世界的结构,三是将大学和大学生两者结合起来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帮助大学生构建个人的精神大厦,也承载着高等教育关于价值建构的使命。一数百年来,大学作为传承文化和学术研究的基地,其传授的文化知识及科学研究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培养人并赋予人以独特的精神品质却是大学永恒不变的理念。人的精神教育的实施和人的价值观念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清官的子女历来难做,他们也确实并非都能坚持操守。清代清官张玮曾经慨而言之:“为清官甚难!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而后清宦司为,不然则败其守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本特征,是一种博采众家之长的融汇发展的精神.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暂时的"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但她却是我们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始终需要的永恒精神.古代人文精神推崇民族气节和操守,注重和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原则,颂扬刻苦耐劳、勇敢拼搏的美德,倡导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拼搏意志,这些恒久价值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持久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中所包含的团结统一、和平友好的理念,勤劳勇敢的品格,自强不息的精神等内容,已经孕育于中国人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兢要克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时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相似文献   

20.
百姓呼唤清官张卓桥其实“清官”是个陈旧的词语,以此来代称现在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不甚妥当,但因其在中国政治生活和民间百姓中具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特殊意义及巨大影响,故笔者拿来借用之,大概不会有人求全责备吧。当然,封建社会的清官和社会主义的清官是有区别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