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的阶层,由于诸多原因,农民工维权备受社会关注,尤其是社会保障问题更是日益凸现。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农民工现状与问题出发,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赵奕钧 《求索》2012,(7):80-81,66
农民工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保护农民工医疗权益、促进农民工流动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其医疗保险必须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医疗权益必须得到法规和制度的保障。本文主要从博弈论视角探讨农民工医疗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我国现阶段所处城市化、工业化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其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问题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不断寻求为农民工建立一个适合其特点的低门槛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在对福建省农民工养老保险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比较了国家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从中意识到因农民工群体的复杂性,但最终目标是将其纳入全国统一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并对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霞  魏丛东 《前沿》2005,(1):97-100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我国城市社会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基于身份所建立 ,从而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中就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这些歧视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 ,而且还严重地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公正原则 ,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因此 ,就如何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问题 ,在当前法律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予以探讨和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我国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农民工迁移行为最终决定于经济动机,比较利益的对比是驱动农民工迁移的主要原因。为此,解决农民工问题应从逐步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大力提高农民工的劳动力素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民工外出就业的风险保障制度,鼓励和帮助非政府组织的建设与完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他们进城务工经商,从事第二、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们自身的素质及技能与我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农民工培训不仅可以增强其岗位适应性,而且对国家、企业和农民工本人都大有裨益。一、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制约我国农民工培训的首要问题是有关方面对农民工培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由于现行的城市就业体制将农民工划入另册,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并不重视,使农民工未能纳入城市职业培训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同…  相似文献   

7.
谭冬梅 《传承》2011,(31):46-47,49
农民工问题一直是一个被高度关注的问题,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户籍制度。广东省出台《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是目前我国户籍制度迈得相对较远的一个政策。但是,妄想户籍改革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还需要推进与户籍挂钩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农民工积分入户"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8.
案由: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在社会阶层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2亿人口左右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农民工阶层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要力量。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务工农民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泉  尚珂 《中国发展》2004,(2):22-25
如何实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和社会保障权的基本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实现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障碍,指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实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田 《就业与保障》2008,(11):49-50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市,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2007年,厦门市以其开放和包容的胸怀,被评选为全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之一,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门市劳动保障局在对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上深受农民工朋友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民工队伍将进一步壮大。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还存在组织化程度不高、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等问题。当代中国农民工问题构成了我国国情的重要方面,是一个需要引起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要站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农民工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作用,切实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加快相关立法工作,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农民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农民工的职业化、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维护农民工选举权的思考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自鹏 《传承》2010,(36):50-51
选举权是一切民主权利的"母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伴随着改革开放而产生的庞大农民工队伍,由于我国法律法规保护不完善和立法技术上不合理,导致他们不能充分地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如何使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回到普选的队伍之中,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也是我国民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改革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和创新选举登记方式,建立健全代表农民工利益的合法组织,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成为维护农民工正当政治权益的四项举措。  相似文献   

13.
论法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然而,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农民工的保护遇到了很多困难,因此构建一个以社会保险为基础、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补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改革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对国家的建设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对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予以关注和引导是新生代农民工健康成长的需要。在新生代农民工人生价值观的培育中,应遵循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农民工是指有着农民身份的工人,是我国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过程中出现的新工人阶级群体。农民工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已经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因此,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曹锐  张莉 《青年探索》2020,(5):84-92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婚恋是其自身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本文从农民工婚恋模式的理论视角、模式特点、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做了系统梳理,指出其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农民工的婚恋模式研究做出展望。研究发现,二十年的农民工婚恋研究是在西方理论框架下的本土解释;农民工的婚恋模式依然带有鲜明的传统与现代二元色彩;未来的农民工婚恋研究应该向提炼系统的本土理论,细化农民工内部群体研究对象,开展纵向动态研究,规范研究方法等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10,(5):35-3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达2亿人,其中女性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3,表明女性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如何有效保障女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劳动权利长期没有得到尊重和保障。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确立了农民工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政府的责任,从而使农民工作为劳动者的权利保障有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因此,应当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宣传,普及劳动合同法知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权利,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民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缺失,合法权益受损,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认真研究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试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农民工是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 ,建立对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我国国情和现实情况 ,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 ,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 ,以街道、社区为纽带 ,以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依托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