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如 《瞭望》1990,(47)
三国魏时的名士嵇康,是个美男子。《世说新语》说:“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更重要的是嵇康是个奇男子,他性情刚直,疾恶如仇,从不随波逐流。他的奇文、奇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倾慕他的人品,亲手抄写校订了为数十卷的《嵇康集》。  相似文献   

2.
嵇康的自由     
张鸿雁 《侨园》2014,(2):56-57
自汉末黄巾起义(184年)到魏文帝即位(220年)的30多年里,战火不断,民不聊生.乱世之中,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父子苦心经营,终于取代曹氏执掌大权.  相似文献   

3.
荣宏君 《各界》2009,(12):18-20
欧洲游学成为至交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美术评论家,一生译著丰厚,与其长子、著名钢琴家傅聪的书信往来集结成册,留给世人一笔丰厚的精神财产.  相似文献   

4.
高荣伟 《侨园》2012,(2):60-61
父亲和舅舅一个生活在大陆,一个生活在台湾.他们分别在一个炎热的夏季和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走了,留给我的是无限的伤痛以及无尽的哀思……年幼时,我常坐在冬夜的火塘旁,听家人述说着关于父亲和舅舅的故事,品味着他们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艰辛.从小时候记事起,我就感到低人一等,其原因在于我家有海外关系.父亲兄弟三人,父亲是老小,大伯和二伯在1948年随国民党去了台湾,在大陆时他们两个分别在国民党交通部和教育部任职.  相似文献   

5.
方未艾  方朔 《各界》2013,(8):18-20
我和萧军相识、相知直至患难与共六十余年,是我一生的满足。多少年来,许多人访问我时,常问到我和萧军是怎样结识的。为此,我将这段往事写出来,也作为对老友的一份缅怀。  相似文献   

6.
清风慕竹 《各界》2013,(12):69-71
魏晋时期,山涛、嵇康、阮籍、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吟诗作赋,他们蔑视礼法,崇尚放达,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在这七贤之中,山涛被尊为“老大”,这不仅因为他在7人中最年长,更因为他的风神气度无人能比.  相似文献   

7.
越楚 《各界》2008,(4):2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大顽症,大凡给人盖棺定论时,总脱离不开"一俊遮百丑"或"一丑掩百俊"之怪圈.套用时下流行的话说,便是"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比如,历史上真实的杨广,本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绝对帅哥.……  相似文献   

8.
陈知进  黄博 《各界》2011,(12):94-96
我母亲原名叫傅惹英。1938年进入延安的抗大第四期,那年她20岁。她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参与抗日运动,游行、募捐都参加过。有一大募捐的时候募到了。‘个旅馆里,那个地方不太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色情活动。结果被我们家一个亲戚看见了,就告诉我外公,  相似文献   

9.
10.
余显斌 《各界》2013,(11):60-62
那个年代,很早,早到战国时期。 战国舞台,锣鼓齐鸣,七个主角,登台亮相,头角峥嵘,威风凛凛,赢得赫赫威名——战国七雄。有个小青年一见,眼红了,也想走上台前,展露拳脚,亮相武林,独霸群雄,成为战国第八雄。这人,就是宋康王。  相似文献   

11.
走远的往事     
正~~  相似文献   

12.
老张书场 《各界》2009,(3):53-56
公孙子都,传说是当时天下第一帅哥.天下第一帅哥这个说法是从民间诗歌里来的,<诗经>郑风曰过: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讲的是一个少女交友征婚,没见到子都那样的大帅哥,尽是些追捧鲜花的热乎牛粪.人民思想家孟子也曰了: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意思是:不知道公孙子都高大、英俊、潇洒的人,没长眼.他这么一说可不得了,一下就让子都帅了两千多年.可孟大思想家本人没见过子都大帅哥,具体长什么样估计他心里没谱也说不清楚.他俩隔着好几百年,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相似文献   

13.
付琦博 《学理论》2012,(28):152-153
嵇康的隐逸思想是其自然论的玄学思想的一部分,为了摆脱世间种种矛盾的束缚,转而追求人与道的融合的人生至境,呈现为平和安宁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自然。这种思想既是对传统隐逸精神的继承,又因其历史承担精神焕发了个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倪璐 《学理论》2012,(35):178-179
魏晋时代崇尚自然无为的老庄哲学,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一反先秦以来认为音乐能够移风易俗的观点,提出音乐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存在的客观规律,与人的感情哀乐无关。音声的组合排列是音乐形成的客观因素,同时嵇康认为,音乐艺术的本体遵循平和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纪坡民 《各界》2008,(8):90-91
李小林约我为纪念她父亲李雪峰写点东西,这使我有点为难.对我父亲纪登奎过去工作上的事,我知道得很少,对李雪峰和我父亲之间曾经有过什么工作关系和交往,也了解不多.我想,我就从李雪峰最初在我心中的印象谈起吧.……  相似文献   

16.
穆易 《各界》2011,(4):1-1
在华君武人生及艺术成长的过程中,延安时期给了他许多滋养。这使他终身受益,也永难忘怀。  相似文献   

17.
冯亦斐 《各界》2011,(5):25-27
多年以后,我爷爷回到阔别20多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从脑血栓病发作后就腿脚不太灵便的他进到帐篷里,推开专门给他准备的椅子,把拐棍一甩,抬腿就上了炕,一盘腿坐了下来……就像当年他骑着马去拜访团场里的哈萨克牧民一样。那一刻,时光倒流,举座皆惊,兵团老兵,青春依旧。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6,(Z2)
正进入老年后,我常常为那些不会再复现的往事叹息。虽不能再重现,但我可以用笔记录下来,让它们永久保留下来。街头观剧1965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尚未开始前,在武汉的小街上常上演街头剧,这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剧队。既没有红旗,也没有扩音器,只在街头稍宽处围一个小场子,吆喝几声,就自会有观众围成一团,见有一二十个人围观,小话剧就开演了。我至今还记得常在街头演出的剧名叫《补套鞋》和《两角钱》。这是武汉地方方言剧,内容是反映勤俭节约持家。我那时虽只有十二三岁,但看了很感动,很受教育,至今内  相似文献   

19.
阿春 《侨园》2013,(2):67
吃不吃得饱饭,对现在的人们来说,就像一个可笑的问题.现在的人们追求的是"美食",讲的是为了减肥要"节食".殊不知,在30年前,普通百姓的要求仅仅就是"能吃饱饭".我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有关想吃饱饭的所见所闻很多,今天就讲一个最有意思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主要是锤炼自己的能力1982年到1985年间,习近平先后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习近平给时任正定县副县长王幼辉的第一印象是,"穿着一件绿色军装,看上去不像干部","打扮像个炊事班长","在一般人看来,这位县委副书记好像有点‘土’"。好在,这种平民气,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可以迅速助其打开工作局面。习近平在正定养成经常骑自行车到各个乡、村去考察的习惯。后来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提升了这种风格,他说:"当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