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舆论与政府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几件大事被网络媒体聚焦并在网络上掀起了巨大波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人们开始关注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网络已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公共平台。当前,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行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政治环境,引发了政治方式和内容的变革,推动了网络政治的进程。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实现政府政治决策和公众民意表达互动沟通的有效平台,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路径选择。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网络政治的发展进程,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积极作用及负面作用,并对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公共行政话语理论倡导的真实、真诚、切合情境的“少数人的对话”等主张,对创新我国县级政府公共决策、化解公众参与决策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这就是要扶植县域社会组织、开发县域网络话语表达平台、重视县域公众制度化话语表达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民意表达与政府决策和回应之间构建有效的制度化衔接机制,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制度性平台基础上嵌入公众参与和民意表达机制,公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向政府部门“传递”自身意见与建议,影响政府决策、治理议程和资源分配。在信访制度基础上,嵌入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可以有效拓展民意表达的路径,建立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实现“有门参与”,提高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促进“有意参与”,搭建多元参与平台保障“有路参与”,构建资源分配与监督反馈网络达成“有效参与”。赋权要素是法定基础,平台要素是制度前提,主体要素是动力之源,资源要素是效用保障,四大要素共同构成民意表达制度化的路径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爱军贾璐 《探索》2023,(3):162-175
ChatGPT通过自然语言的方式模仿人类的思维方式与表达逻辑,搭建起新的公共政治舆论平台,这同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变化和范式革命引发的新公共政治舆论的转型。ChatGPT内部的通用性、开放式交互设置生成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公众间的公共政治舆论情感模式。ChatGPT成为新公众政治交流对话中的引导性工具,推动、影响甚至干扰公众对社会事件的政治认知和公共政治舆论的情感表达,造就出公共政治舆论发展新的独特的情感体系。ChatGPT驱动公众新政治情感,导致政治行为发生改变。公众在大型数字语料库的融合内化中建构公共政治舆论场域,改变网络舆论的主体参与结构,加剧公共政治舆论发展中的误判风险,使新公共政治舆论杂糅化,影响公众政治舆论发展的稳定性。加强与改进对ChatGPT的技术、伦理、政策规制,提升公众应用ChatGPT的素养,将ChatGPT的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相结合,实现ChatGPT与公共政治舆论的均衡发展,塑造全方位、多层次、现代化的公共政治舆论发展格局,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6.
《求贤》2006,(5):48-48
据新华网4月11日报道,目前中国网民已达1.11亿,网络传播方式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舆论平台。据《半月谈》报道,互联网已受到中南海高层的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对社会上重大事态的发展影响巨大,甚至影响各级政府领导的决策参考,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舆情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完善政府和公众良性互动的平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微博、网站、微信,互联网+监管正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倾听民意、汇聚民智、为民谋利,全方位织就互联网+公众+政府监督的巨大网络4月19日,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课题。随着互联网成为群众意见表达的最大平台、热点难点问题的集散地,互联网+监管,被更多的地区和部门重视起来,也为各级干部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三资"监管平台……德阳市在全方位利用互联网打造监管的道路上,走在了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9.
近段时间,中国政坛上出现了网络问政的新气象,一些地方规定党政官员必须重视互联网络的民意,通过网络及时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个别地方还设立了政府互联网络新闻发言人,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公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陈丽华  李倩 《廉政瞭望》2014,(21):54-55
公众参与,是公众通过民主、协商、利益诉求表达影响公其政策制定和执行.以期实现公其利益最大化。当前,公众参与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进步.但据我们调查,在实践中仍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校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号,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探讨影响大学生接受微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教育平台产生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以及平台推送信息的全面性和时效性,平台自身的功能性和易用性,网络外部性,都会正向影响大学生接受行为意向。其中,感知有用性、感知趣味性、网络外部性直接影响行为意向,其他因素通过感知趣味性、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12.
雷璐豪 《湘潮》2016,(1):67-68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大力提倡高校要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微信是目前网络新媒体最活跃的代表之一,将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一次新机遇。本文以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微信公众平台"教之初湖湘学前"为观察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陈发桂 《唯实》2010,(6):62-67
司法民主化改革的取向、社会主体间复杂的利益冲突、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为网络公众司法参与制度化建构提供了制度、动因和技术等基本生成要素。形成制度化的网络公众司法参与,需要选择从建立有效的司法网络回应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的程序性制度及规范网络公众司法参与行为这些路径入手。  相似文献   

14.
民粹主义是当前较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之一。微时代为网络民粹主义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微媒体"降低了公众意见表达的门槛,"微用户"增强了"沉默的螺旋"作用,"微话语"综合了多媒体技术优势。针对微时代网络民粹主义的"双刃剑"效应,应善用微媒体,创建制度化参与监督的"微平台",提升网络意见领袖的"微权威",增强平衡话语对抗的"微力量",全面推进互联网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网络问政时代扑面而来,网络监督作为公众表达诉求、行使话语权和监督政府的一个重要渠道,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在网络政治的生态环境下,领导干部应积极融入网络,树立廉洁自律、平等互动、公开透明、政治民主、宽容服务的五种意识,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监督。  相似文献   

16.
一、互联网已成为公众参与的重要平台公众参与有许多途径,互联网是一个重要平台。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网民数量达到了5.38亿。而微博客的用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突破了3亿。特别是近年来社交网络的兴盛,不但改变了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格局,也极大地改变了党的执政环境,为公众参与提供了很好的渠道。1.互联网形成了有效的公共话题讨论空间。借助互联网独特的传播特性,公众的表达意识空前高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亿万网民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普及和发展,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越来越快捷,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公共事务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但同时,基于网络自由、匿名的特性,也使得网络舆论言辞比较激烈,容易误导公众,政府如果引导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就会形成舆论危机事件,并对行政管理工作及政府公信力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颢。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网络普及赋予了高校党建工作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提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迫切性和优势的基础上,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党建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特色,探讨从"党建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规划、内容布局和运作管理等方面开展党建工作的具体途径,并针对高校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思考和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严州夫 《先锋队》2011,(11):52-55
近两年来,迅猛发展的网络微博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各个层面的影响日趋明显。微博不仅为个人在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方面提供了便利,也为社会组织机构提供了记录事件、影响社会的渠道。因为它具有迅速广泛的媒介功能,提高了公众对于公共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参与能力,在反腐方面也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5,(7)
网络正能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主题探究教学模式运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微信公众平台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基础"课教学中不仅实践上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理论依据,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依次为确定探究主题、精心教学组织、规范教学过程和完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