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青藏高原东部,中华皮蝇是引起牦牛皮蝇蛆病的优势虫种,受其危害最严重的是1~3岁的幼年牛。迄今的研究结果表明,成蝇飞翔季节在5~8月,盛期为7~8月。宿主内脏器官9月份寄生有较多的一期幼虫,继而在10~12(或11)月份达到高潮。11月到翌年2月(或3月)幼虫陆续移行到皮下,发育为二、三期幼虫,3~5月三期幼虫陆续离开牛体。笔者建议,在宿主内脏器官幼虫寄生高潮期及皮下出现幼虫的初期,即每年在11月份对牛皮蝇蛆病进行有计划地大面积防治。  相似文献   

2.
从机体抗胃肠道线虫的黏膜免疫、胃肠道黏膜的抗原加工与递呈、胃肠道黏膜抵御寄生虫的效应机制等几方面论述了胃肠道线虫的免疫机理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旨在进一步阐明用免疫介入方法防治胃肠道线虫的理论基础,以解决胃肠道线虫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残留以及寄生虫的抗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粪便检查法、幼虫培养法和蠕虫学剖检法对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羊胃肠道线虫虫卵排出与成虫寄生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年羊胃肠道线虫的虫卵排出量和成虫寄生量于5月出现一次明显的春季高潮,8月又出现一次较小的高峰,而一年的其他时期,虫卵排出量和成虫寄生量很低。羊胃肠道线虫的优势虫种是捻转血矛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羊仰口线虫、毛圆线虫和毛首线虫。羔羊粪便中最早检获虫卵的时间是6月下旬,一年内虫卵排出量只在7月下旬出现一次高峰。研究结果对控制黑龙江省羊消化道线虫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宁夏羊胃肠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对宁夏地区所属灵武、贺兰、盐池、吴忠、中宁、中卫、永宁和银川市郊8个县(市)的12个绵羊场、6个山羊场进行了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抗药性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在用丙硫苯咪唑调查的10个绵羊场和6个山羊场中,虫卵减少率在95%以下和95%的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的有山羊场2个、绵羊场2个,证明对丙硫苯咪唑有抗药性;1个绵羊场和1个山羊场的虫卵减少率是96.3%、95.9%,但95%置信域的下限在90%以下,具有抗药性可疑;山羊群中丙硫苯咪唑的抗药性为33.3%,绵羊群为20.0%。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了1个山羊场和5个绵羊场(其中有4个羊场曾执行了丙硫苯咪唑的试验),查出1个山羊场和1个绵羊场对阿维菌素具有抗药性可疑,其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7.3%和95.5%,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揭示了宁夏地区羊消化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状态,为今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奥氏奥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和环纹背带线虫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掌握三种线虫在甘南牦牛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以三种线虫的核糖体ITS序列为靶标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方法,同时检测986份甘南牦牛粪便样品,对三种线虫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检测到奥氏奥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环纹背带线虫DNA的最低浓度分别为0.03、0.03、0.02 ng/μL,三种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2.58%、14.30%、11.36%,混合感染率为12.98%。1—4月份3种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率显著高于5—8月份和9—12月份(P<0.01),3种消化道线虫的感染率在0~3岁与大于3岁的牦牛之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用于牦牛奥氏奥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环纹背带线虫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甘南牦牛三种线虫的流行率较高,提示甘南牦牛消化道线虫的防控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6.
绵羊胃肠道线虫的消长规律驱虫时间与生产效益王光雷,王琪(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绵羊胃肠道线虫病是一种非常普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有些地区成年绵羊的感染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荷虫量的高低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季节、温度、湿度、畜种、...  相似文献   

7.
对自然感染绵羊夏伯特线虫的牦牛(感染组)进行了病理学观察,并同正常牦牛(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虫体寄生部位主要在大肠回盲口、盲肠以及结肠前约1/3处,寄生数量为30~50条.寄生部位黏膜增厚,呈脑回样增生,颜色灰白,偶见散在点状出血现象,表面附有较多黏液.黏膜上皮、固有层内肠腺及杯状细胞、浆细胞、弥散淋巴组织均有增生,固有层、黏膜肌层以及黏膜下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淋巴小结、淋巴集结以及血管周围肥大细胞显著增生,偶见黏膜出血、黏膜上皮坏死脱落等变化.结果表明,肠黏膜脑回样病变实际是由宿主机体自身组织增生所致.成年牦牛对绵羊夏伯特线虫的抗感染能力较强,其原因可能是成年牦牛寄生部位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发育成熟完善,可通过增生加强局部免疫力来抵抗寄生虫的寄生.  相似文献   

8.
采集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等胃肠道线虫绵羊粪便培养、分离三期幼虫,加入嗜线虫真菌纯培养物中,72 h?4%的幼虫被真菌菌丝缠绕和捕获;将该真菌培养物与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等胃肠道线虫的绵羊粪便混合后共同培养10 d,粪便培养物中的三期幼虫减少82%.  相似文献   

9.
对奥斯特线虫和细颈线虫外生期发育温度和湿度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初步建立了模拟模型。该模型描述的理论消长曲线与野外观察的实际数据曲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和气象资料可以预测牧场上奥斯特线虫和细颈线虫外生期的发育季节动态,从而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11月,应用蠕虫学完全剖解法对13只柯氏鼠兔进行了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柯氏鼠兔感染的线虫有四川曲殖线虫、Ohbayashinema erbaevae和Eugenuris sp.,其感染率分别为46.14%、38.50%和7.60%;平均感染强度为33.33、5.80和1.00.柯氏鼠兔是这些线虫的新宿主,而Ohbayashine-ma erbaevae线虫为中国新记录.四川曲殖线虫是Graphidiella olsoni线虫的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丙硫苯咪唑与相应的缓释赋形剂混合研制成一种缓释药弹。通过动物试验证明,这种药弹能在羊瘤胃内长期滞留,缓慢释放驱虫达100d以上,用麦克马斯特法对试验羊连续3个月跟踪检查EPG,减卵率在98%以上。药物释放速率每天保持在16.18~20.96mg,即可有效地驱除羊胃肠道线虫并预防再感染。一次投药即能起到驱虫作用,又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预防羊胃肠道线虫病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12.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鞭式达丁屯氏菌对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性幼虫(L3)和秀丽隐杆线虫的动态作用。将鞭式达丁屯氏菌接种在0.2g/L玉米粉培养基中,培养7d后,加入试验线虫,在虫体刚被捕捉时即开始记为0h,此后分别于第1、2、3、4、6、8、12、16、20、24、36和48小时取样观察。结果显示,该菌培养后可自发形成捕食结构;加虫30min后即有虫体被捕捉;捕捉后第4小时,菌丝侵入秀丽隐杆线虫导致死亡,而捻转血矛线虫L3被菌丝侵入致死亡则需要20~24h;捕捉后第24小时,整个秀丽隐杆线虫被菌丝侵占并完全消化;而捻转血矛线虫L3则需要36h被菌丝完全侵占,48h被完全消化。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杀虫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多头绦虫原头节、囊壁、囊液层析纯化抗原及原头节排泄分泌(ES)抗原对绵羊免疫及攻击感染多头绦虫虫卵后的血清进行ELISA检测,观察了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绵羊在感染虫卵后第1周即可检测出血清抗体,感染后3~5周抗体效价达到峰值,一直持续到试验结束;免疫组绵羊在免疫3次后,血清抗体效价迅速升高,第3次免疫后1~2周达到峰值,且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虫卵感染组,在攻击虫卵后抗体效价开始下降,但直到试验结束时抗体效价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免疫组和原头节ES抗原免疫组血清抗体总体水平要高于囊壁和囊液抗原免疫组,原头节ES抗原和原头节层析纯化抗原的敏感性、特异性要高于囊壁和囊液层析抗原。试验表明,以上4种抗原可用于ELISA检测绵羊免疫及感染后的抗体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4.
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和氯氰碘硫胺钠 (佳灵三特 )对绵羊寄生虫驱杀效果的报道很多。为了解这些药物防治牦牛寄生虫病的效果 ,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于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5月在青海省刚察县进行了伊维菌素等药物控制牦牛胃肠道线虫春季高潮的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伊维菌素 :商品名伊力佳 ,片剂 ,每片含伊维菌素 5mg ,批号 2 0 0 10 90 8。阿维菌素 :商品名阿力佳 ,片剂 ,每片含阿维菌素 5mg ,批号2 0 0 10 90 8。这 2种制剂为北京中农华威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氯氰碘硫胺钠 :商品名CA 佳灵三特 ,片剂 ,每片含有效成分 2 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牦牛血红细胞Cu、Zn-SOD的部分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其分子量、紫外吸收率与黄牛SOD的接近,而在Cu和Zn的含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牦牛Cu、Zn-SOD对pH及温度的变化不敏感,但抗胰蛋白酶和抗H_2O_2的能力稍差。  相似文献   

16.
从80年代中后期,在青海省祁连县野牛沟乡夏季牧场上放牧的牦牛群中,流行着一种以消化道广泛出血和拉稀为特征并引起大批牦牛急性死亡的疑难病。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肠毒素检测、病原分离鉴定、小动物实验及疫苗诊断性免疫试验,确诊本病系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从病死的牦牛病料中分离出了致病力较强的A型魏氏梭菌和从部分病料中分离出毒力很强的溶血梭菌,为本病的有效防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以牦牛血红细胞为原料,采用乙醇-氯仿处理,丙酮沉淀和DE AE-32纤维素柱层析等分离手段提取纯化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本法每升血红细胞可获得纯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为360000单位,比活为13000U/mg蛋白(邻苯三酚法),活力回收为64.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H8.9,Tris-Gly缓冲液)显示清晰的两条带。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牦牛子宫及卵巢动脉的结构特点及供血特征,本文利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血管铸型技术,对20例未发情的健康成年牦牛子宫及卵巢动脉进行离体铸型标本制作和观察.结果发现,牦牛的子宫动脉非常丰富,分为上行支和下行支.上行支在子宫角部发出卵巢支和输卵管支,与卵巢动脉吻合;下行支主要向子宫体和子宫颈供血,并且两侧子...  相似文献   

19.
1991年5~12月,在甘肃省肃南县从不同生态环境下放牧的牦牛群采血清99份,用ELISA检测莱姆病流行情况,其中采自草甸草原牦牛群血清58份,检出阳性血清38份,阳性率为65.52%;采自灌丛草原牦牛群血清41份,检出阳性32份,阳性率为78.05%。总阳性率达70.71%(70/99)。  相似文献   

20.
艾弗菌素(IVERMECTIN)是一种新的广谱、高效、低毒和低残毒的抗寄生虫药剂。它是由艾弗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s)产生而分离出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杀虫机理是加强r-氨基丁酸(GABA)阻断虫体神经系统部位中间神经原到运动神经原的传递。在非常低的剂量上能抗很多种胃肠线虫和节肢动物,同时具有广阔的安全幅度(即高于治疗剂量每公斤体重0.2毫克的30倍时,动物也不发生中毒)。在动物怀孕期进行3~4决处理也无畸胎形成。用放射性物质氘标记药物,以每公斤体重0.3~0.4毫克给牛、羊、猪和大鼠皮下或口服途径投药后,28日内屠宰化验,其肝和脂肪里的放射性残基最高,肌肉和肾里几乎没有。该药是美国新泽西州拉赫的默克制药公司推销,应用于不同的国家治疗和控制牛、马和绵羊体内外寄生虫。为了确定进口的艾弗菌素对自然感染皮下蝇幼虫和胃肠线虫的牦牛的驱杀虫效果,作为我国即将生产的艾弗菌素的疗效试验作对照之用,我们做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