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 949年5月1 9日,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诚颁布《台湾省戒严令》:自5月20日零时起在台湾省全境实施戒严。戒严,这个临时措施,在台湾却"临时"了38年又56天,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的戒严。谨防"共谍"渗透《台湾省戒严令》颁布后,国民党政权在内地的情势持续恶化,被迫于12月迁台。跟随国民党政权一同来到台湾的还有一百多万军政人员和数十万平民,当然也很可能混入大量"共谍"。蒋介石撤到台湾后,第一要务就是谨防"共谍"渗透。迁台后,警备总司今部将台湾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15)
正"婚姻,是一种平淡却嚼之有味的相处,一种相敬如宾的尊重,需要长久的坚持与忍耐,融入更多的责任和无私。"郑文钦总是时不时地这样评价着自己的婚姻,并一直强调——"Dear容容:你是一个好女孩,如今也是一个好妈妈,我一直这么认为。你持家有术,对一个家的定位有自己的理解,有着独立的人格与思维。但在我记忆中,从交往到现在你基本没有否定过我的意见和想法,感谢你一如既往地默默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有学者认为:摩梭人的走婚制,是人类婚姻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人类婚姻史上,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之外的第四种婚姻形态,是一份至今保留完整的独一无二的家庭与婚姻"活化石"。在英国约克大学博士周华山的论著中,曾被视作"落后""愚昧""野蛮"的摩梭文化,甚至能妥善解决"两性社会地位和感情空间""婆媳、妯娌、  相似文献   

4.
“剩男”与“剩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挤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性别看,男性婚姻挤压现象一直存在并不断恶化。近年来,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也遭遇婚姻挤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剩男"和"剩女"现象,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男孩偏好"导致的出生性别比偏高,打破社会性别角色分工的期待,以及择偶的梯度模式,是社会性别视角下婚姻挤压的三大成因。婚姻挤压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从个体角度来看,婚姻挤压直接对青年人的婚姻产生影响。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婚姻挤压会引起社会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再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婚姻挤压会给人口再生产带来障碍,造成人口萎缩,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最后,高层次女性的婚姻挤压,直接影响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解决婚姻挤压问题,必须以对社会性别的平等建构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中国唯一"的摩梭母系制文化独具魅力,对外界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首先是这种母系制的大家庭,在人类婚姻和家庭形式中,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这种母系制的大家庭和"走访"婚俗,被称为现代人类家庭史、婚姻史上的"奇观",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青庐”之制的源流与演变李晖这里所要论述的“青庐”之制,实际上是一种古代的婚礼仪式,也可以说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婚姻习俗。对于民俗民风的研究者来说,尤其是对婚姻风俗史的研究者来说,是婚俗,就有义务和责任对它进行研究,得告诉人们:这种古老的婚姻习俗,产生...  相似文献   

7.
婚姻是每个人的事情。古往今来,关于婚姻的论说举不胜举,但有关婚姻契约的话题却有些少见,而具体阐述婚姻契约关系的文章几乎没有。众所周知,婚姻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因此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婚姻完全寄托在社会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救济上。笔者认为,在社会制定婚姻法律制度保障个人婚姻权利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每个人更应该认清婚姻的本质,正视自己在婚姻中的权利义务,对自已的每一个行为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认真对待(或者经营)自己的婚姻。本文就是从社会契约(本文所指社会契约都仅指民商事领域)的角度来分析婚姻关系。笔者认为,婚姻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既有作为契约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时,婚姻关系也是一种心理契约关系,它于无形中制约着婚姻中的男女,这种制约导致了许多规避婚姻法律的社会现象,因此,笔者强调,婚姻契约关系应由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婚姻上份"保险",有人在结婚时互相签订一份"忠诚协议",约定不忠者将承担相应的义务。近日,广西南宁市西乡塘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奇特的官司。(11月12日《南国早报》)每一个准备走进婚姻殿堂的人,都期待着会有一份忠贞的婚姻。谁会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花心萝卜"或者妻子是"水性杨花"呢?所以,基于这样的心理,要求对方签订"忠诚协议",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9.
本刊点评     
正"5·20"谐音"我爱你",各地婚姻登记处迎来高峰。北京朝阳区婚姻登记处,平时一天网上预约人数不到百对,这天达到430多对;在南京,有人凌晨三点就来排队了……各地婚姻登记处新人扎堆。本刊点评:情人节、"5·20"对于婚姻登记服务来说,是一场大考。如何提前做好预案,包括预约服务、人员配备、应急处理等,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既需应变之力,更需平时之功。另一方面,这也给婚姻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生活有哪些特点? 姜向群:婚姻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人在进入老年期后,婚姻继续存在。但是这个时候的婚姻和年轻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年轻的时候,人们更注重婚姻对事业的支持作用,以及它对子女教育产生的种种影响。老年人退出了劳动领域,子女们也陆续长大成人,独立成家。这时候,婚姻的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对老两口晚年生活的支撑作用上。 在经济上,它是一种相互照料的关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长春市百合"婚姻救助站"以耐心"劝说"做工作,帮助婚姻当事人消除误会.使那些濒危婚姻得到挽救.破碎家庭得以保全。笔者认为,这个婚姻救助站是在为群众办好事.为人民谋利益,值得提倡。现时社会上的青年人,结婚快,离婚也快.究其离婚的原因.不外乎一是经济困难.二是子女问题,三是性格不合,四是第三者介  相似文献   

12.
青年的婚姻问题不仅影响青年自身及家庭,也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当今适婚人群的主体,当代青年的婚姻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北京青年为调查对象,试图探究新世纪以来青年婚姻变迁状况。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角色分配对当代青年婚姻的影响最大;父母对青年的择偶决定有重要影响;性成为调节当代青年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仍有重要影响;出现"试婚""闪婚""裸婚"等婚姻时尚;夫妻之间良好的互动方式对直接提升婚姻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婚姻质量应明确角色分配并共同履行婚姻的责任和义务;理性看待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影响;重视性生活并对性保持理性的态度;树立合理的婚姻观;加强伴侣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14,(9):50-50
<正>婚姻自由,这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似乎也不再严肃认真,更有甚者婚姻成为了一种利益交易形式。比如近些年频频发生的为了迁户口或房屋等利益而办理假离婚、亲属间结婚等丑恶现象。因此,我们认为任何权利也还是需要一定的约束的,否则就会走向一种极端的状态。据《三秦都市报》报道,西安长安区民政局对离婚"限号",一天最多发15个号。相关部门回应称:他们不干涉婚姻自由,此举意在挽救盲目离婚的家庭,自"限号"新规实施后,当地办理离婚者人数逐年降低。此举引发争议,褒贬不一。反对声中比较主要的有几种观点。一种认为民政部门虽精神可嘉,但实际上确实在为群众生活设障,给群众制造麻烦。不知道持此观点的人对当下闪婚、闪离做  相似文献   

14.
其实,“短期关系”是多数,而寻找“婚姻可能”的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有婚姻了吧,有婚姻的人,如果不到山穷水尽万不得已不会弄到家庭破裂。想在婚姻之外寻求一份刺激,一种不同以往的体验,就像没坐过过山车的小孩想坐一下过山车一样。坐过了,有的小孩会觉得这过山车也不过如此,很快就失去了兴致;有的小孩可能觉得这过山车蛮好玩的,可以再坐一次,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孩子对过山车始终保持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婚姻"总是呈现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式的矛盾。如何克服矛盾,实现自由发展,成就婚姻生活的"自由的呼吸",实际上这也是困惑人生的恒久问题。当代女性作家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经验,分别从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情感与理智等多个维度,艺术地再现"中国式婚姻"的"幸福"与"尴尬",藉此表达出了对当代女性"自在存在"中主体意识的缺失与伤感,对"自为存在"中主体意识的建构与渴望。  相似文献   

16.
兰帆 《青年探索》2003,(3):59-59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虽是戏谑之语,但也不难看出爱情在婚姻中的处境。婚姻也是一门学问,所以它也有可以学习与改变的空间。因此,近年来美国中学里兴起了“婚姻教育”的风潮 多年来,美国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大约每两对夫妻中就有一对离婚,因此在过去的4年内,美国40多个州的初中和高中都纷纷开设了与婚姻教育相关的课程 佛罗里达州甚至规定,婚姻教育是学生拿到高中毕业文凭的必修课之一  相似文献   

17.
1、最有争议的学习--"小姐"老师爱情原本是两个人相濡以沫的甜蜜,当爱和责任都不复存在的时候,坦然说声"再见"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然而,南京一位女士凡林(化名)在丈夫变心后,非但没有选择放弃,反而要拜"小姐"为师学习性技巧来挽救婚姻,令人瞠目。面对婚姻的背叛,凡林准备挽回婚姻,找丈夫谈心,让他发誓以后不再去那种地方。但凡林始终觉得,丈夫之所以变  相似文献   

18.
张清  姚雪莹 《思想战线》2007,33(2):101-107
自1791年法国宪法宣布“法律上承认婚姻是一种民事契约”以来,虽然在形式上,婚姻具备了契约的特征,但在实质上,并不能完全体现为一种契约关系。在婚姻契约中男性任意支配女性的传统和行为,阻碍了两性关系的发展。于是,新型伙伴关系社会模式的建立就有了现实基础,它展示的是平等、和谐、宁静和非暴力的生存状态,其婚姻结构也趋向一种互动的友好关系,基于两性合作、互补的快感,使爱成为生命中最神圣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何谓外遇 ?本文沿用台湾李昂的定义 ,即外遇是指婚姻关系之外的异性间关系 ,并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1)双方含有一定的感情成分 ;(2)已经发生性关系或至少拥抱、亲吻等亲密行为 ;(3)是一种持久的关系。外遇是相对婚姻而存在的。婚姻是一种契约行为 ,只有已签约的人有违婚姻才构成外遇。怎样看待外遇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 ,一夫一妻制并非是一种最合人的天性的婚姻制度 ,外遇是人的天性的一部分 ,外遇即使算罪 ,也是一种可以宽恕的罪。也有人认为 ,男人 (丈夫 )不忠实于女人 (妻子 ) ,性欲对象具有发散性和不稳定性 ,虽然有社…  相似文献   

20.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虽是戏谑之语,但也不难看出爱情在婚姻中的处境。婚姻也是一门学问,所以它也有可以学习与改变的空间。因此,近年来美国中学里兴起了“婚姻教育”的风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