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必须在维护法律公平正义过程中服从于党的领导、服从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当前检察工作服务改革开放大局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支持乡镇人大工作,加强检察宣传工作,抓好捕、诉案件质量,强化控申和民行检察职能,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浅谈如何通过履行检察职能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应当将法律监督活动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在互动中克服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的观点,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加强调控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能力。一、增强为民工作的本领,把执法办案同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解决新时期的矛盾纠纷,必须尊重人们的平等地  相似文献   

3.
一、坚持以保障社会和谐为目标,充分认识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为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新时期人民司法工作的根本任务。通过司法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关键是运用法律等手段,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因此,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思路,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各类纠纷复杂多样的情况下,建…  相似文献   

4.
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刻变迁,社会利益格局大规模调整,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以司法诉求的形式涌入司法领域。因此,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就成为当前检察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根本目标。从检察环节建立科学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要求出发,分析传统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存在的不足,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建立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的探索,进而就最大化地运用检察职能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机制进行探索性的思考,探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检察环节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化解社会矛盾、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当今检察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旨在立足法律监督职责,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控告申诉工作处在检察工作的最前沿,是与广大群众联系最紧密的部门。近年来创新开展的民生检察服务热线、检察联络站、群众诉求服务中心,无一不是由控申部门牵头、逐步落实、完善。又因其对内制约、对外监督的特殊法律定位,控申干警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责、范围、方式和途径均比其他部门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控申干警的素质将决定控申部门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再次探讨控申干警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优势地位,确立参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途径,将具有很重要的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秀红 《法制与社会》2010,(18):185-185,190
控申检察是检察机关的窗口,在当前严峻的信访形势下,要立足控申检察的职能,抓住工作重点、难点,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着眼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性问题,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着眼于恢复性司法和被害人保护,以服务民生、修复社会关系为宗旨.主动融入到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综合运用法律监督、协商调解等多种方法,在刑事和解中主动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对接,积极探索和试行检调对接工作。努力化解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8.
吴玉华 《中国司法》2008,(11):32-36
按照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阐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谋划好、部署好司法行政工作,是当前首都司法行政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都司法行政工作要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造和教育矫正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人民调解化解矛盾体系、满足民生需求的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和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法制宣传体系,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一、应具有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检察机关的本职工作就是法律监督。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应包括:打击预防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依法打击职务犯罪,促进廉正建设的能力;正确处理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规范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和  相似文献   

10.
曾毅 《法制与社会》2010,(24):204-205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工作,是中央对今年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控申检察工作与三项重点工作关系密切,妥善处理涉检信访案件,是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践行执法为民观念、提升检察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只有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矛盾,并且转变维稳工作思维方式,才能充分发挥控申检察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事诉讼数量激增,如何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当前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民事检察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民事司法实现公平与公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天津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各种困难和风险,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任务更加繁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事关司法行政工作发展全局,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机遇,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要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4·21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行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换位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着力加强二十项民心工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政府绩效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省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纷纷凸显,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化解矛盾纠纷为第一职责和任务.喊响“司法行政为人民、化解矛盾促和谐”的口号。努力发挥职能作用,打造人民调解核心品牌.建立健全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机制,促使各利益主体依法表达诉求,在发展中求和谐,在和谐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履行好人民法院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中国特色司法职能,2008年以来,天津法院以深化改革为切入点,在全市三级法院创设了统合司法服务职能的"诉讼服务中心",逐步形成了"以市和区县双重架构的多方联动为支撑、以诉前化解、诉与非诉对接、诉讼调解和调解保障四大机制为框架"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新机制,进一步适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法观点指出义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尊重当事人程序主导权的基础上,法官和当事人共同推进诉讼,寻求纠纷的公正解决,是协同式诉讼模式的要求,是促进司法和谐的必然途径。法律的不确定性、法律活动的专业化以及社会转型时期法律冲突增多、法官创造性立法的出现以及当事人较低的诉讼能力是法观点指出义务的实践基础。确立法观点指出义务是对当事人诉权的有力保障,能提高司法公信力,达到纠纷的一次性解决。  相似文献   

16.
纠纷解决是社会和谐的第一要义,中国法律传统始终贯穿着注重和谐这一主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许多构思与实践,特别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与社会治理模式,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基础上,通过考察中国传统社会纠纷解决承担主体的多样性,以及纠纷解决途径的多样性,阐释了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对当下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无论在司法方面,还是非司法方面都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卢传新 《法制与社会》2012,(31):252-253
公诉工作是司法工作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诸多的社会责任,应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采取多项举措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实现公诉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宗忆 《山东审判》2008,24(1):71-75
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赔偿纠纷的多元化与解决机制的一元化之间的冲突、法律规定的概括性与局限性的约束、诉讼的对抗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升级、和谐主题的需求,呼唤建构国家赔偿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国家赔偿纠纷的特殊性和有效化解国家侵权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现行赔偿纠纷单一司法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针对社会呈现出的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等新特点,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湖南”中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依托,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以下简称“三调联动”)的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主办实施、相关部门协作联动”的调解工作新路子,把社会矛盾纠纷特别是大量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单位、多主体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力推进“三调联动”对于建立以司法行政…  相似文献   

20.
郭爱忠 《法制与社会》2012,(11):175-17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大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问题增多,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日益艰巨和繁重。新的形势促使检察机关控申部门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做好涉检涉诉案件的息诉罢访工作上来,那么承担具体信访稳定工作任务的控申部门如何充分发挥举报线索初核工作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