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作为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作为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高校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新时期高校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悄然兴起。由此而导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亦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取胜。就我国而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赶超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而肩负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双重任务的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知识经济大潮涌动的情况下,关注高校科研工作的走向。并制定适宜的对策,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深化高校内部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念。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在我国政府所营造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宏观政策环境中深化改革,将培养创新型人才落到实处。创新型人才培…  相似文献   

4.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具备高智商、高情商、高灵商。在对“三商”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为培养创新人才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勾勒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图景。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需在教学模式、教育宣传、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创新,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全面推进高校“两个文明”建设和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建带团建”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党加强对共青团工作领导形成的一条成功经验。目前,高校党建、团建工作正处在一个更加复杂、开放的环境中,处于一个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氛围中,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高校必须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团组织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大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  相似文献   

7.
强化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霞 《工会论坛》2007,13(5):104-105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要针对高校和教师在创新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从优化教学过程、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提高现代化教师队伍的水平和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干部队伍素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党的事业影响极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是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一、执政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培养讲政治、懂全局、善…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它正以其不同于以往经济形态的显著特征,为世界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一次机会。同时,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对新的挑战。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和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那么,如何搞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时代脉搏,利用知识经济带来的双重影响,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拟从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方面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地方高校应当采取如下对策:树立前瞻性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主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进体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等等.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的世纪,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培养“四有”人才这个中心,以素质拓展统揽工作,构建高校适应新世纪共青团工作的新格局。根据高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点是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创造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促使青年学生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发展。为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就要紧紧围绕培养跨世纪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中心任务,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青年一代的强大精神支柱,切实培养出民族振兴需要的强大的接班人队伍。  相似文献   

12.
大学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地区产业振兴提供智力支撑.淮海工学院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探索并实践了六种社会服务模式:扎实推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校区合作;积极开展专家挂职咨询;成立国内首家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建立高校联盟。通过服务社会实践,大学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质成效: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基地,成为引领先进文化发展和创新的策源地,成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囊团与思想库。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既为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高等学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并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具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人才培养和知识应用等重要职能。从长  相似文献   

14.
公安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实验教学、科研活动是提高学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公安高校必须重视加强实验教学及科研活动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更好的为公安基层服务。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我国迎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崭新阶段,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我国各级各类高校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对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技术、教育成果评价等各个层面形成发展和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和拔尖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教师的师德养成、职业专业化素质建设是形成高等学校教师基本素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育要贯彻"三个代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最根本的是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 ,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7.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部门,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中起着带头和表率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失信现象屡有发生,其危害性与隐患性不容忽视。在广东开展“三打两建”活动之际,“建诚信校园、育诚信学子”已然成了一项紧迫的任务。文章以“三打两建”为契机,深究“诚信”之重要性,摸索出“建诚信校园、育诚信学子”的系列措施,以期建立、健全高校诚信体系,为建设“幸福广东”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8.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科学文化水平人才的摇篮和主要场所。进入现代社会,在任何国度,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在上至政党、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上、下至社会各个领域里,都对其政党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培养的人才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取决于其素质的高低。而在诸素质中,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其他素质具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高校党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对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加强高校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紧密联系高校在新世纪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 一、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具体分析高校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世纪推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努力承担起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关键在党;战胜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困难,进一步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