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海红 《学理论》2011,(13):222-22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重在对话,有了对话,文本便有了生命力;有了对话,学生才能收获自己的心灵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营造氛围,穿针走线,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性思考与审视,强调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不仅是情感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骁 《学理论》2009,(2):100-101
语言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手段。它不仅包含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体现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因此,理解语言必须了解其承载的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学习技巧之外,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中蕴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作为特殊的阅读活动,因为有了特定的读者——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其实也走过了一个从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再到教师中心最后是学生中心的变化过程。我们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息过的"课堂中心"和"课堂主人"之争实质上就是"读者中心"与"文本中心"在教学活动中的思想交锋。事实是,在我们新的课程理念中,传统的解释学理论与新锐的解释学理论共存交织,纠缠不清。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从这段表述,我们看得出清晰的建构主义印迹。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对话理论的影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另外,旧的阅读理论也阴魂不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说:"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知人论世不正是中国最古老的作者中心论吗?不同的阅读理论混杂在一起,其必然结果是阅读教学莫衷一是,不知所措。于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胡孔旺 《学理论》2009,(25):215-216
反思性教学突出自我理解与理解自我,教师职责是要协调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从而实现心理准备—沟通理解—反思理解—跟踪理解的教学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探索和创新的机遇。广大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课堂和文本等因素,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型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6.
李明 《学理论》2011,(11):346-347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晓英 《学理论》2009,(6):182-183
本文对100名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做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文化差异和母语对理解英语否定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英汉否定词位置相同,被否定成分一致时,母语产生正迁移;当英汉否定句被否定成分一致。但否定词位置不一致时,母语产生负迁移,中西文化差异对理解英语否定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丹凤 《学理论》2009,(9):199-200
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缺乏对异质文化的了解,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有实质性的影响,漠视这种差异将会造成歧义和误解。作为阅读理解的高层障碍,文化差异应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起足够重视,应该在课内外渗透英语文化常识,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英语交际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听力理解过程是听话者根据语言材料以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创造性地建构意义的过程.接受反应理论注重读者的先理解对于文学文本的接受的影响,同样,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的先理解对于促进学生的听力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春梅 《学理论》2008,(20):84-84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保健工作本不是班主任老师的主要任务,但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兆金 《各界》2006,(12):21-22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愉快的环境,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搭建理想的平台;开放课堂,让学生尽兴地表达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化解误读,为个性化阅读指明方向;拓展文本,给个性化阅读赋予现实生活的意义,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一门张扬学生个性、灵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阅读理解中阅读技巧的运用非常重要,它使读者能综合运用要领性和文本含义来分析理解原文.而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又受个人兴趣、动机和需要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有意义的部分,使学生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本文提出英语阅读理解训练应采用论文式提问,使学生能思考并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理解方式,并能根据阅读材料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舒新余 《学理论》2010,(29):252-252,310
在规训时代的学校环境中,教师的职能就是对学生进行规训;教师是这个规训机制里理所当然的一个雇员。在这个系统里,教师扮演着狱卒、园丁、医生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从而完成对学生的规训。  相似文献   

14.
汤燕芬 《学理论》2011,(2):271-272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作为构成教育的三要素,正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着变化。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学校作为教育环境的传统理解已发生了变化。随着网络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三要素呈现出教师、学生互为教学主体,学校、网络构成教育环境的新现象。在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以更新、更全的视角来理解以上的教育新要素,并使教育要素协调发展,将有利于发挥教育各要素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郭晓峰 《学理论》2009,(31):245-246
新课程在我国很多省已经实施多年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产生了一些误解,只有清楚这些误解,课程改革才能深入的推进下去。本文主要阐释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消除误解推进课程改革;二是突破传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任务型教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其理论基础是任务型学习(Task—basedlearning)理论,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为了更好理解并在教学活动中准确运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阐述了支撑这一教学方法的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燕 《各界》2008,17(5)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且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学",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化学的教学,不单纯是化学知识的教学,它还能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认识、理解、掌握并深入探究化学,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热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学生不重视、教学实效差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育部门和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解的偏差和教学模式的单一、枯燥.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和教育主导部门理念的改变、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要求老师在教学时要改变自己的角色,要从以前追求的"正式性、权力性、官僚性、僵化性等传统价值观念"中走出来,自觉形成"非正式性、平等性、灵活性、适应性、创造性"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完成"文本对话"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宽松、具有亲和力的氛围中走入文本,再走出文本,从而获取完全属于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纵观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一》,无论是教材结构体系、内容主题还是呈现方式,无不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化学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新教材?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怎样实施教学过程?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