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湘潮》1986,(5)
一九二六年夏,在北伐军总政治部任宣传队长的周逸群,奉令率宣传队到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工作。八月六日,宣传队路过常德,遇到了九军一师师长贺龙。他们两人早有接触,周逸群在黄埔军校时,经常将《向导》、《中国青年》和《中国军人》等刊物,寄给贵州铜仁的亲友。其时,贺龙部驻扎铜仁,  相似文献   

2.
正"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这是周逸群的铮铮誓言。这位毕生为党工作、对党忠诚,"要像铁一样硬,钢一样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用短暂的生命谱写下雄浑壮丽的英雄赞歌。周逸群,1896年生,贵州铜仁县人,家境富裕,父母早亡,在族叔周自炳的照料下,自幼用功学习,1914年考入贵阳南明中学。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铜仁教育会任会计。1919年春,周逸群东渡日本,入东京庆应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这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介绍十月革命的书刊,向往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个25岁的青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到今天,他正好100岁。颇具传奇色彩的八路军高级参议宣侠父,曾任复兴社特务头子,后为台湾“交通部长”的贺衷寒,都是一期同龄学友。在黄埔做过政治教官,80年代被推举为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的聂荣臻,也是同一年生人。1924年6月入校的470名学生,不知还有几人在世?  相似文献   

4.
洪水(1906~195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一位被授衔的外籍将军。他原名武元博,又名武鸿秀,越南河内人,在赴法留学期间和胡志明是同学。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聘请苏联专家鲍罗廷当顾问,而胡志明正是鲍罗廷的秘书。胡志明在熟识孙中山后,向他求情道:“孙先生,借您黄埔之宝炉,为我越南锻造几粒火种吧!”这样,洪水等20多名越南青年成了黄埔军校的第四批学员。广州起义后,胡志明让洪水  相似文献   

5.
贺龙三哭     
贺龙元帅乃“有泪不轻弹”之人,他的亲人甚至他的姐姐贺英被敌人杀害时,他都没有落泪,可是,在1946年的一年中,他却屡次伤感。 一哭卢冬生 中共党员卢冬生,湖南湘潭人,1925年到湘军当兵,后参加北伐、“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初随贺龙、周逸群由上海赴湘鄂西,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汇》2010,(12):17-17
罗英,号国华,江西余干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连长。后被党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回国后在家乡搞党的地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有缘千里来相会 俞秀松(1899-1939),又名寿松,浙江诸暨人。1916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在杭州参加五四运动,下半年去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1920年与陈独秀、施存统等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受陈独秀委托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是第一任书记。1921年3月,他前往苏联参加少共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从事工人运动和青年工作,在杭州指导并参加创建浙江省团的工作。1922年5月,他参加团的“一大”,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同年11月,去泉州、广州等地协助孙中山做军运等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任国民党浙江省临时党部委员,与宣中华等一起从事革命统一战线工作。1925年至1933年,先后在莫  相似文献   

8.
回国参军,小参谋提高见 郭化若,1904年8月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之家”。20年代初期,他开始阅读《共产主义浅说》、《新青年》等进步书刊。1925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4期学员,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郭化若被派赴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他人在苏联心在国内,闻听朱毛红军在井冈山开展了如火如茶的武装斗争,便主动要求回国参加朱毛红军,并为此坐了一个星期的禁闭,但最终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9.
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到了上海。党中央想派他到前苏联学习军事,他考虑了一下说“还是让我回湘鄂西拉队伍打游击,干土地革命吧。”于是,党中央就派他和周逸群等7人,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和两支手枪,前往湘鄂西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贺龙和湘鄂西地区的党  相似文献   

10.
1925年6月23日“沙基惨案”中幸免于难 1924年9月初,周恩来奉党中央的命令从欧洲回到广州,10月被派往新组建的中共广东区委,任区委委员兼宣传部长,随后又到国民党黄埔军校任教官,11月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当时周恩来只有26岁,却深受广大军校师生的敬重,军校的党代表廖仲凯曾在家中对他16岁的儿子廖承志介绍说:“他就是共产党的大将周恩来。”黄埔一期的学生胡宗南,在没有考入黄埔军校前在他的老家浙江以“狂生”著称,天底下几乎没有人能让胡宗南看得起的,但自认识周恩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历史久远和当时的艰苦环境,有关周邦采烈士的史料记载很少,然而他作为父亲周肃清的亲密战友和入党介绍人,我们从小就听父亲讲述过与周邦采伯伯在北伐和南昌起义中并肩战斗的英雄故事。生平周邦采,1902年出生在河南省唐河县,黄埔三期,在黄埔军校参加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积极为"青年会"主办的《中国军人》《青年军人》《兵友必读》等刊物撰稿,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行。1925年经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我父亲袁国平,1906年5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邵东县一个工人家庭。他1922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在“一师”的革命氛围熏陶影响下,父亲很快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1925年,他在黄埔军校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中,  相似文献   

13.
贺龙识字     
《湘潮》1985,(4)
一九二七年,“八一”南昌暴动成功,宋庆龄同志发表宣言,贺龙听了觉得这个宣言很好,要战友周逸群再念三遍给他听。贺龙听后对周说;“我俩人比比看,看谁能把这个宣言背诵出来!”贺龙先背,背得一字不差;周接着背,不能完全背出。贺龙笑说道:“到底知识分子不如大老粗啊!”周逸群口里没说,心里却想: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可惜识字不多,不能读书吸收更多的知识;如果能够读书识字,前途不可限量啊!于是,周便乘机向贺龙讲读书识字的道理,说:“别人念着你听,你能背得出,这固然很好;但是,假如这个念给你听的人  相似文献   

14.
在5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群众运动中 ,上海青年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工作委员会 (简称团上海市工委 ,1953年6月起改名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 ,简称团上海市委 )的领导下 ,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了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 ,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早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初期 ,上海青年就积极参加了“和平签名运动周”、“反美侵略运动周”和“庆祝八一建军节 ,反对美帝侵略台湾、朝鲜示威大游行”。在“和平签名运动周”中 ,上海学生界共动员了15000多人参加宣传 ,仅格致中学140个同学在4小时中就发动了3…  相似文献   

15.
收 买 北伐的军歌还在武汉三镇的上空回荡,蒋介石已经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贺龙对他的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周逸群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蒋介石屠杀工农,是个王八蛋!”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组成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他对政府秘书长李仲公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湘西有条龙你知道吗?他现在在武汉。你把他拉过来,我给他一个军长,一个江西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埔军校“在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前,是一所国共合作的革命军校.”①党先后派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同志到军校担任各项负责工作.学校设有国民党特别党部,共产党员在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严凤仪、黄锦辉、金佛庄、李之龙、周逸群、蒋先云、熊雄等,还曾先后担任过特别党部的执委;肖楚女、张秋人、孙炳文等担任过特别党部的政治顾问.这对贯彻统一战线、执行三大政策、开展党的政治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黄埔军校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在1924年5月召开的中共扩大执委会上,要求“要注意军官学校.至少要组织小的C、P组织”.据此,中共广东区委于1924年秋在校内建立了秘密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30日,是杨至成将军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久经考验的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主要创始人和优秀的军事教育家。一 杨至成一生戎马生涯,大部分时间从事军事后勤领导工作,是我军后勤工作的主要创始人。1903年11月30日,他出生在贵州省三穗县木界村一个侗族家庭。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了远大志向,1917年考入贵阳甲科农业学校,想走一条“实现救国”振兴家乡的道路。在校期间,五四运动爆发,他与同学们上街游行集会,后结识学生领袖周逸群,深受其革命思想影响。1922年,他辞母别妻,辗转云南、…  相似文献   

18.
正郭天民:从红军师参谋长到解放军兵团副司令郭天民的革命资历比较显赫:1926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第二团学习。1927年3月,经黄埔军校中共组织严格考察,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11日,他以黄埔军校特务营某连班长  相似文献   

19.
赖晨 《党史文汇》2014,(10):29-31
正曹渊(1902~1926),原名曹新宽,别字溥泉,安徽省寿县南乡曹家冈人,中共党员。早年参加了护国运动,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4年冬,周恩来参加接受曹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小组会。此后,选举他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曹渊为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曹渊毕业后担任军校教导团连长、第一军第九团营长。他参加了两次东征,带领部队英勇作战,表  相似文献   

20.
王展程,1903年冬生于石门县楚江镇一个普通家庭。青年时代,王展程曾和哥哥同在长沙法政学校学习。毕业后,哥哥去当律师,而王展程立誓从军,喋血报国。1926年1月,他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10月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王展程于1928年随南昌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在这里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